江北鋼貿案的餘震仍在持續。東海分行內部人心惶惶,各種檢討、追責、資產清收會議占據了管理層絕大部分精力。普惠金融部雖然並非風暴眼,但也因受到波及而步履維艱,林墨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處理壞賬和安撫客戶,疲於奔命。
但在他內心深處,那個關於“導師”和“幽靈船”的疑團從未消散。他堅信,這場看似獨立的傳統信貸危機,與那個高科技、全球化的金融黑產網絡之間,必然存在某種不為人知的聯係。
在又一個加班到深夜的晚上,林墨屏蔽了所有外部乾擾,將自己鎖在辦公室裡,再次打開電腦,調閱所有與江北鋼貿案相關的、他能接觸到的數據。他不再僅僅關注東海分行自身的損失,而是試圖從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這場危機的全貌。
他調取了涉及重複質押的那些核心倉單的流轉記錄,追蹤它們在不同銀行間抵押的時間線和資金流向。這項工作繁瑣至極,如同在沙漠中篩選沙粒。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窗外萬籟俱寂,隻有鍵盤和鼠標的敲擊聲在房間裡回響。眼睛因長時間盯著屏幕而布滿血絲,但林墨的精神卻愈發集中。
突然,他的目光死死鎖定了屏幕上幾條幾乎被海量數據淹沒的記錄!
這幾筆通過江北某家問題鋼貿商質押貸款流出的資金,在經曆了與其他違規資金類似的、在數個空殼公司間短暫流轉後,並沒有像其他資金那樣沉澱下來或用於維持騙局,而是以一種極其隱蔽的方式,彙入了一個……境外支付平台的賬戶!
而這個境外支付平台的注冊代碼,經過林墨在加密平板上的快速比對,與“天宇跨境”用於接收境外個人“墊付款”的平台,高度相似!
更讓他背後發涼的是,這幾筆資金流出境外的時間點,恰好就在江北鋼貿危機全麵爆發、所有銀行開始凍結賬戶、抽貸的前幾天!
這絕不是巧合!
一個驚人的推論在林墨腦海中炸開:
“幽靈船”網絡,不僅僅是利用了這場危機。
他們很可能是這場危機的幕後推手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引爆者”!
他們通過控製的渠道,向這些早已問題重重的鋼貿商注入“看似合規”的資金如同他們對“天宇跨境”供應商所做的那樣),一方麵吹大了泡沫,加速了危機的到來;另一方麵,他們利用這個龐大的、即將引爆的“資金池”作為掩護,在最後關頭,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其中的一部分資金,通過他們熟悉的跨境通道轉移了出去!
這不僅僅是一次“聲東擊西”的戰術乾擾,更是一次“廢物利用”式的精準掠奪!他們在監管和銀行體係發現並鎖定這個巨大的風險敞口之前,搶先一步,從這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裡,偷走了最具價值的部分!
其膽大、精準與冷酷,令人發指!
林墨立刻將這個突破性的發現,連同詳細的數據截圖和分析,通過加密通道緊急報送“磐石”。
這一次,專案組的反應遠超以往。
不到半小時,“磐石”直接請求了加密視頻通話。屏幕上,不僅是他,還有總指揮那位目光如炬的官員,以及幾位技術分析專家。
“林墨同誌,你的發現極其重要!”總指揮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和凝重,“這證實了我們一個最大膽的猜想——‘幽靈船’網絡並非孤立存在,它像一個高度智能的金融病毒,不僅會躲避追查,更會主動尋找並利用宿主經濟體內已有的‘病灶’如鋼貿泡沫)進行繁殖和掠奪!它的危害性和適應性,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一個等級!”
一位技術專家補充道:“我們正在根據你提供的線索,反向追蹤那幾筆資金的最終去向。如果能確認它們最終彙入了‘幽靈船’主資金池,這將是證明其國內犯罪行為、並將其與境外實體進行直接關聯的鐵證!”
“但是,‘導師’非常謹慎。”林墨冷靜地提醒,“他選擇這個時機和方式,就是看準了鋼貿危機爆發後,數據混亂,追查困難。我們很難憑這幾筆資金就鎖定他。”
“沒錯。”總指揮點頭,“所以,我們接下來的策略需要調整。既然‘導師’擅長利用和製造混亂,那我們就不能再被動地追在他後麵。我們要利用他這種貪婪和自信,為他創造一個……無法拒絕,卻又暗藏致命陷阱的‘完美病灶’!”
一個新的、更加宏大且冒險的反擊計劃,在專案組最高層的心中,開始醞釀。而林墨,作為最先發現這一關鍵模式的人,無疑將在新計劃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放下通訊器,林墨走到窗邊,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一夜未眠,他卻感覺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充滿力量。
廢墟之中,他不僅找到了火星,更看清了敵人真正的作戰模式。挫敗沒有擊倒他,反而讓他觸摸到了這場戰爭更深層次的本質。
他知道,反擊的號角,即將吹響。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