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網”行動遭遇的挫敗,並未讓林墨感到意外。與“普羅米修斯”這種層級的對手交鋒,本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動態博弈。對方的果斷收縮,反而印證了其組織嚴密、反應迅捷的特性,也意味著潛在的風險並未消散,隻是轉入了更深的暗處。
林墨的“b計劃”隨即啟動。這套方案的核心,並非強攻,而是“營造漏洞,引蛇出洞”。
他授意趙工團隊,在嚴格保密的前提下,對“風眼”係統監控的某幾個次要指標進行了極其細微的“技術性調整”,並刻意通過某個被嚴密監控的、看似中立的金融數據服務商渠道,“泄露”出一條經過精心偽裝的信息:由於係統算法優化,對部分基於“曆史貿易流水”的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監控閾值將被臨時性、小幅提升。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數字陷阱”。提升的閾值範圍恰好覆蓋了“迅通物流”那個已暴露的“腫瘤”網絡慣常的操作區間。信息傳遞的方式,也模擬了內部流程不慎泄露的假象。
與此同時,專案組的調查轉為地下,重點追蹤那十七家紅色標記供應商的實際控製人。網安部門則調整策略,不再強求穿透“普羅米修斯”的核心錢包,而是全力監控那個龐大的暗網“混幣池”的異常資金流出方向,試圖捕捉其下一個“清分”周期和資金去向。
在遙遠的境外,蘇晴的工作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
她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對那幾個持續增加的空頭倉位進行穿透式分析。這些倉位分散在全球十幾個不同的交易平台,通過數十個空殼公司持有,結構複雜得像一團亂麻。但蘇晴憑借其深厚的國際金融市場經驗和人脈,還是發現了一個關鍵共性:這些空頭倉位的建立和增倉,在時間點上,與一係列看似無關的“小事件”高度吻合。
這些“小事件”包括:東南亞某國一家中型電子代工廠突然失火;某國際航運公司臨時宣布調整亞太部分航線;甚至包括幾家影響力有限的環保組織,突然加大對區域內某特定工業園區的“汙染”指控力度。
這些事件單獨看,微不足道,無法對宏觀景氣指數產生實質影響。但如果……它們是被精心策劃,並在特定時間點被刻意放大和傳播呢?
“他們在製造‘死亡螺旋’!”蘇晴在加密通訊中對林墨說,語氣帶著一絲發現真相的寒意,“我懷疑,‘普羅米修斯’的計劃根本不是等待經濟自然下行,而是主動製造一場針對區域內中小企業的‘完美風暴’!通過一係列精準的供應鏈乾擾和負麵輿情打擊,人為地、快速地拉低那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從而讓他們巨大的空頭頭寸獲利!”
這個判斷讓林墨脊背發涼。這已遠超傳統的金融犯罪,而是一種融合了實業破壞、輿論操縱和金融狙擊的“混合戰爭”模式,其殘酷性和破壞性前所未有。對手為了在衍生品市場獲利,不惜摧毀真實的企業和就業。
就在此時,“b計劃”的魚餌似乎被觸動了。
“風眼”係統捕捉到,“迅通物流”那個沉寂數日的“腫瘤”網絡,突然出現了一絲微弱的資金流動。雖然金額不大,操作方式也更為隱蔽,試圖繞過之前的模式,但其核心特征依然被係統識彆。
“他們很謹慎,在試探。”趙工彙報,“但確實動起來了。”
幾乎同時,網安部門也傳來消息,監控中的暗網“混幣池”出現了新一輪的“清分”活動,部分資金流向了幾個之前未被標記的、與線上賭博和地下錢莊關聯的新地址。
“機會來了。”林墨眼中銳光一閃,“通知專案組,盯死這些新出現的資金接收地址,順藤摸瓜,務必找到境內實際操作人員的落腳點!蘇晴,密切關注境外輿情和供應鏈相關動態,一旦發現異常集中出現,立刻預警!”
然而,“普羅米修斯”的狡猾和殘酷,很快以另一種形式展現。
就在林墨以為抓住對方尾巴的時候,濱城下轄的青川縣,一家為“磐基基材”提供特種陶瓷原粉的小型供應商——“青川礦業”,其礦區突然被當地環保部門勒令停產整頓,理由是“涉嫌排放超標”。幾乎同一時間,數家自媒體開始集中報道“青川礦業”的“環境問題”,並有意無意地將矛頭引向其最大客戶“磐基基材”,質疑其供應鏈的“環保責任”。
“磐基基材”的股價應聲下跌。
這絕不是巧合!林墨立刻意識到,這是“普羅米修斯”的警告,或者說,是反擊。他們在告訴林墨:我知道你在查我,我也知道你的軟肋在哪裡。如果你不收手,我能精準地打擊你辛苦培育起來的核心企業!
“林組長,”“磐基基材”的郭教授焦急地打來電話,“這……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的原料供應要斷了!”
“郭教授,彆急,這是惡意攻擊。”林墨冷靜地安撫,“我會處理。請相信我們。”
掛斷電話,林墨麵沉如水。對手沒有選擇正麵對抗,而是直接攻擊他守護的價值核心。這種手段,卑劣而有效。
“通知青川當地政府和我們中心的環保專家,立刻組成聯合調查組,用最快的速度理清事實,澄清謠言!”林墨下令,“同時,將‘青川礦業’事件與境外做空倉位、以及我們監控的輿情動態進行關聯分析!我要確鑿的證據鏈!”
戰鬥,已然在多個維度同時打響。數據、資金、輿論、乃至實體產業,都成為了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林墨知道,他麵對的不僅僅是一個金融犯罪組織,更是一個深諳如何利用現代社會脆弱性進行精準打擊的殘酷敵人。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