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碳墟獵影_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2章 碳墟獵影(1 / 1)

“環太平洋碳資產”的異常囤積行為,如同一片不祥的陰雲,籠罩在初具規模的中國碳市場之上。林墨的預警雖然及時,但市場的慣性、部分企業眼前的現金流壓力,以及國際輿論對“漂綠”指控的持續發酵,使得碳配額的外流仍在以不易察覺的速度進行。

真正的危機,往往源於內部防線的細微裂痕。

“新濱城銀行”對公業務部一位資深客戶經理,在處理一家地方林業公司“青山林業”的融資申請時,發現其近期獲得了一筆來自“環太平洋碳資產”的巨額預付款,用於購買其未來二十年的林業碳彙收益權。這筆預付款數額巨大,幾乎相當於“青山林業”過去五年的總收入,條件優厚得令人咋舌。

客戶經理按照規程將這筆異常交易標記上報。然而,“青山林業”是當地重點扶持的民營企業,吸納了大量就業,其董事長更是各級政府的“座上賓”。消息傳出,當地政府層麵給予了“青山林業”和銀行巨大的壓力,要求“特事特辦”,儘快完成基於這筆“優質應收賬款”的融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林行長,地方上的同誌很著急,說這是引進外資支持綠色發展的典範,我們不能因為過度謹慎就卡著好項目啊。”分管對公業務的副行長麵帶難色地向林墨彙報。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林墨仿佛看到了“科林精密”事件的重演——利用地方發展的急切心理,捆綁利益,將風險包裝成機遇。

“告訴他們,‘新濱城銀行’支持綠色發展堅定不移,但每一筆信貸投放,都必須建立在堅實的風險管控基礎上。”林墨語氣沒有絲毫鬆動,“對‘青山林業’的融資申請,啟動最高級彆的穿透式儘調。重點是,核查其與‘環太平洋碳資產’簽訂的收益權購買協議,是否存在隱藏的對賭條款、強製回購條件或者與我們未知的境外碳信用標準掛鉤的陷阱!”

趙工的風控團隊立刻介入。他們調取了協議原文,條款看似公允,但在不起眼的附件和補充協議中,發現了貓膩:協議約定,若在未來十年內,相關國際碳信用標準特指vcs等主流標準)因“政策或市場普遍認知變化”導致其簽發的碳信用價值下跌超過一定幅度,“環太平洋碳資產”有權要求“青山林業”以原價加不菲利息回購部分收益權!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看跌期權”!“環太平洋碳資產”賭的就是他們鼓吹的新標準會成功打壓舊標準資產價值。一旦成功,他們不僅能用貶值的舊標準碳信用完成交割,還能通過回購條款從“青山林業”身上再榨取一筆利潤!而“青山林業”和為其融資的銀行,將承擔幾乎所有的市場下行風險。

“其心可誅!”林墨看著儘調報告,怒火中燒。這已不僅僅是金融投機,更是利用規則和信息不對稱,對國內實體企業進行赤裸裸的掠奪。

他頂住壓力,堅決否決了基於此筆應收賬款的融資,並向當地政府詳細解釋了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同時,他將這一典型案例及完整分析,通過“金盾”係統,緊急報送至國家碳市場主管部門和最高金融監管機構。

然而,對手的布局,遠比想象的更深、更廣。

蘇晴從境外資本市場捕捉到更令人不安的信號。她發現,除了“環太平洋碳資產”,還有數家背景各異的基金,也在以類似模式,悄悄吸納與中國新能源項目尤其是風電、光伏)綁定的、基於舊標準的碳信用。更關鍵的是,她通過特殊渠道獲知,“智庫a”關聯的分析師,正在準備一份重磅報告,核心論調就是“中國綠色資產存在係統性估值泡沫,其依托的碳信用標準即將被更嚴格的全球新標準淘汰”。

報告發布的日期,被刻意選在了中國全國性碳市場一個重要政策節點——碳排放配額首次清繳履約期的前夕。

“他們想製造‘完美風暴’。”蘇晴的聲音帶著緊迫感,“在市場最敏感、流動性需求最大的時刻,通過發布看空報告,同時可能在二級市場配合拋售他們前期囤積的碳資產,引發恐慌性拋售,打垮碳價,進而質疑甚至阻斷中國通過碳市場推動減排的整體戰略!”

這已不再是針對一家企業、一家銀行的戰鬥,而是升級為一場針對國家綠色金融戰略和氣候治理信用的金融突襲!

林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時間緊迫,對手隱藏在市場交易的迷霧之後,擁有信息、規則和資本的多重優勢。

他必須雙線作戰,且必須快!

對內,強化防禦。他聯合央行、生態環境部,推動緊急出台臨時性指導政策,要求各金融機構對涉及跨境碳資產交易的融資業務進行嚴格審查,重點關注遠期交割和隱含衍生品條款的交易。同時,通過行業協會,緊急提醒所有重點控排企業和新能源項目業主,警惕碳資產遠期交易中的金融陷阱,建議他們持有核心碳資產以應對履約需求,避免在敏感期進行大規模非必要交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外,主動出擊。他指示“新濱城銀行”的研究院,聯合國內最權威的能源和環境智庫,搶在對手報告發布之前,率先發布《中國碳市場穩健性及綠色資產真實價值分析》報告。報告不僅用數據論證了中國碳市場的健康基礎和綠色資產的真實減排效益,更首次係統性地揭露了國際資本利用標準之爭進行“碳資產狙擊”的商業模式,將“環太平洋碳資產”等機構的操作手法公之於眾。

更重要的是,他祭出了金融領域最直接的武器。

在總行和陳永清的協調下,“新濱城銀行”聯合幾家國有大行,宣布共同發起設立“中國綠色轉型穩定基金”。該基金初始規模千億,明確宣布其首要任務之一,便是在碳市場出現非理性劇烈波動時,入場進行逆向操作,穩定市場預期!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向所有試圖狙擊中國碳市場的資本宣告:這裡,有國家資本的“鐵腕”托底!

報告的公開發布與穩定基金的橫空出世,如同在陰霾的天空中投下兩道刺目的閃電,瞬間照亮了戰場,也震懾了潛伏的獵手。

“環太平洋碳資產”及其關聯基金的囤積行為明顯放緩,境外那份醞釀中的看空報告,發布計劃被無限期推遲。

一場潛在的碳市場崩盤危機,在林墨和他所代表的金融守護力量的多維阻擊下,被強行扼殺在了萌芽狀態。

風控中心內,林墨看著碳價走勢圖回歸平穩,緩緩鬆了口氣。他知道,這隻是漫長戰爭中的一個回合。對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野心絕不會就此熄滅,他們一定會尋找新的漏洞,新的偽裝。

他拿起筆,在備忘錄上寫下新的待辦事項:

“1.推動建立碳資產交易的風險監測與壓力測試常態化機製。

2.加速‘金盾’係統對國際碳信用標準演變及關聯金融產品的追蹤與預警能力建設。”

潮湧無聲,但守護者,必須時刻聆聽那最深處的暗流。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梟凰臨九域 異界道途:惡魔高校的閒散仙師 重生:從友商公敵到友商之光 年代文反派的早亡妻 驚悚片生存守則 驚奇寶貝 詭道修仙:我能豁免代價 魔都秘契 [聖黛]木石前盟 夜話鬼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