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幾個小老板臉色不好看,但又因為陸硯壓著,不敢說話。
魯立國見狀,轉移話題,“時琛,那後麵的項目你什麼安排?”
靳時琛抬手,茶渣倒在茶寵上,暗淡的小獅子瞬間光澤四溢。
“繼續交給三喜是最合適的,三喜有資金,有設備,還有自己的工廠,各方各麵都是最好的。”
魯立國對三喜的優勢倒是深信不疑,隻是接下來總裁換成了溫嶼,他又不信任了。
“時琛,要不我們的項目你拿新公司去做?”
這樣的操作並不合規,但誰讓對方是靳時琛。
靳時琛操盤的項目,利潤這一塊都是很可觀的。
陸勝集團這邊雖然能接盤,但利潤他並不是非常滿意。
新茶入唇,靳時琛淡笑,“謝謝魯科長的信任,但我的公司小門小戶,吃不下這麼大的項目。”
魯立國退而求其次,“那就像陸硯一樣,你和幾個小公司一起做?”
“或者——你和三喜一起做。”
溫嶼聽出來了。
政府不信任三喜,不信任她,但絕對信任靳時琛這個人。
隻要有靳時琛,他就算拖了個廢物,甚至十個廢物,魯立國都願意合作。
“魯科長抬愛了,但我現在更喜歡搞一些風投項目,刺激,好玩。”
政府項目龐大,且時間線很長。
各個方麵都是提前定好了框架,循規蹈矩,並沒有什麼新鮮感可言。
靳時琛現在對這些不感興趣。
在以後的任何時候,隻要他想,這樣的項目手到擒來。
所以他並不著急接下這些束縛性很大的項目。
況且,他還想把陸勝養肥一點。
等過年殺豬的時候,就更喜慶一些。
魯立國臉色不好看,“那......等後續合作到期,我們就不和三喜續約了。”
“哪怕我們的利潤依舊比陸勝高出50%?”
魯立國直言:“這利潤是建立在你運營三喜的基礎上,如果續簽後,利潤還沒有陸勝的高呢?”
“那魯科長就能確定,陸勝能順利交付項目?”
這一點,魯立國不確定。
靳時琛淡定喝茶,“政府項目時間線長,短則一兩年,長則五六年,且投入資金龐大,動輒幾百個億。”
“三喜再差,靠著現有資源,起碼能把項目做完,但那些東拚西湊起來的小團體就不好說了。”
“彆到了交付時間,東西拿不出來,魯科長,那可不是利潤的事兒,您的位置還能不能坐住都是問題。況且小公司起的快,死的也快,到時底下的零部件找不到售後源頭,頭疼的還是魯科長您啊。”
陸硯笑著解釋,“魯科長,交付當然沒有問題,陸勝體量雖不及三喜,但也是京城第二大企業,如今三喜動蕩,京城經濟也深受影響,陸勝近三個月容納了30%的失業人口,一這些您也看到了的。”
“要說我們陸勝不靠譜的話,我想,全京城應該找不出一家靠譜的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