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獎過獎。”
楊餘仰頭灌下半瓶水。
楊蜜突然湊近眨巴眼睛:"阿姨偏心!我演得不好嗎?"
"咳——"楊餘險些噴水,"哪有自己討表揚的?"
劉雨菲立刻幫腔:"餘哥哥,蜜蜜現在可會耍賴了,都是跟你學的。"
"這叫婦唱夫隨!"楊蜜理直氣壯環住楊餘胳膊。
楊餘扶額:"這鍋我可不背。"
三人笑鬨間,劉小麗溫聲道:"蜜蜜演得靈動可愛。
不過小餘這次角色跨度大,更讓人眼前一亮。"
"聽見沒茜茜?"楊蜜得意挑眉,"按輩分該叫我小姨啦!"
"做夢!"劉雨菲氣得直跺腳。
《何以笙簫默》劇組原計劃低調開機,卻因兩位主演的超高人氣引發熱議。
楊餘與楊蜜繼《魔幻手機》後二度合作,開機消息一經曝光便迅速登上熱搜。
"居然偷偷開機了?"
"餘哥真是低調,換成彆人早開始營銷了。"
"一年沒拍戲,終於等到他的新作品!"
"片酬再高也不接戲,這就是任性吧~"
"期待蜜蜜的新造型!《魔幻手機》裡的製服太驚豔了!"
"明明是天生衣架子,穿什麼都好看!"
隨後網友挖出更驚人的內幕——這部劇由楊餘的餘越文化獨家投資,旗下藝人竟包括劉雨菲和楊蜜!
"神仙姐姐居然簽在楊餘公司?"
"放著華藝不去選擇小公司?早該想到,畢竟《明天你好》就是楊餘給她寫的!"
"等著瞧吧,楊餘的公司遲早成為行業龍頭!"
"經營公司和演戲完全不同,演戲穩賺,投資拍劇卻可能血本無歸。"
"楊餘的星途太順,難免有些膨脹。"
"影視製作需要大量資金,《何以笙簫默》至少2000萬投資,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輿論持續發酵,各方看法不一。
有人分析劉雨菲的簽約動機,也有人質疑楊餘的投資眼光。
多數人並不看好——影視行業本就風險極高。
即便是海潤、華策這樣的電視劇巨頭,也無法保證每部劇都能盈利,何況新人楊餘?大公司虧得起,他卻未必扛得住。
三年演藝生涯收入有限,畢竟作品不多,代言更是寥寥。
不僅網友持懷疑態度,圈內也有不少人冷眼旁觀。
楊餘雖有才華與人氣,但跨界投資電視劇?此前成功離不開《白蛇傳》《魔幻手機》的央視團隊,以及《命中注定我愛你》的彎彎與海豚台聯合製作。
如今獨立操盤《何以笙簫默》,既無強大班底又缺經驗,前景堪憂。
榮信達辦公室內。
早前聽說楊餘要投資拍攝《何以笙簫默》時,李邵紅頗感意外。
如今開機消息傳出,她反而心生觸動。
與外界普遍看衰不同,她深信楊餘定能成功——那次在航班上的短暫交談讓她確信:這個年輕人遠比表麵看起來更有城府。
三十年導演生涯磨礪出的眼光告訴她,楊餘的沉穩老練遠超同齡人。
所謂"狂妄自大"完全是無稽之談,他分明是個深謀遠慮之人。
"若此劇成功,楊餘的發展空間將難以估量,成為第二個華藝也未可知。”
李邵紅低聲自語,隨即苦笑著搖頭,"可惜啊,當初本有機會簽下他......曾佳真是壞事。”
提到這個名字,她眉頭立刻緊鎖。
外界議論紛紛,楊餘卻全然不在意。
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評說的新人演員了。
自海外歸來那一刻起,他的視野與胸襟已然不同。
作為掌控80多億資產的商界大佬,投資幾千萬拍電視劇又算得了什麼?自然。
除了楊蜜等三人,沒人知道楊餘真正的財富實力。
就連王菁花也未能完全了解。
若讓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知道真相,不知會作何表情。
區區兩三千萬哪是他一半身家?即便《何以笙簫默》血本無歸,又怎麼可能動搖根本?實在可笑。
酒店內。
《何以笙簫默》的開機宴正熱火朝天。
劉雨菲因陪同母親劉小麗提前離場,接下來幾日都將暫住於此。
主桌旁。
楊蜜與佟莉丫低聲交談,顯得頗為熟稔。
而楊餘正舉杯與劉小峰對飲。
"峰哥,這已是咱們第三次合作,值得慶賀,來,乾杯!"酒杯輕碰間,劉小峰感慨道:"三年時光轉瞬即逝。”
"是啊,歲月如梭。”
"當年你剛高中畢業入行,如今已是餘越文化的掌門人。”
提及此事,劉小峰眼中閃過驚歎之色。
確實。
他親眼見證了楊餘從青澀少年蛻變為頂流偶像、企業總裁、品牌寵兒的全過程。
旗下更有劉雨菲這樣國民度爆棚的當紅藝人。
若非親眼所見,劉小峰絕難相信有人能如此迅速地崛起。”
虛名罷了,來,再喝一杯。”
夜色深沉,酒店套房裡燈火溫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餘推門而入時,時鐘已指向淩晨。
楊蜜端著熱氣氤氳的茶杯迎上前:"喝點茶醒醒酒,空腹睡覺對胃不好。"
楊餘嘴角微揚,伸手攬住她的腰肢:"還是我的蜜蜜最貼心,其實我沒喝多少。"
"少喝也要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