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主要得益於跨年時段的歌手緊缺,各家衛視爭相抬價。
若是平時演出,酬勞至少得砍一半。
"蜜蜜,今年咱們繼續搭檔吧,各自單唱再加個合唱。”
楊蜜先是眼前一亮,隨即抿嘴笑道:"去年我上過了,今年讓茜茜去吧。”
作為閨蜜,她時刻想著劉雨菲。
楊餘含笑將她攬入懷中:"那就三個人一起上,我和你們分彆合唱,再加個人獨唱。”
"太棒了!就這麼定了!"楊蜜頓時眉開眼笑。
午後陽光正好。
劉滔打來電話彙報:"小餘,番茄台和藍莓台確定聯播,價錢談到3300萬,你意下如何?"
《何以笙簫默》總投資約3000萬,包括楊餘的片酬。
主演陣容星光熠熠,首播權定價自然水漲船高。
"姐你決定就好,覺得合適就簽約。”
"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劉滔語氣輕快。
首次負責電視劇發行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值得高興。
掛斷電話後,她繼續帶領團隊與電視台敲定具體條款。
按理說這種商務談判本不必她親自出馬。
但作為公司首部作品,劉滔格外上心,事事都要把關。
家裡依然溫馨如初。
楊蜜得知消息後雀躍不已:"太棒了!首播權賣出去了!咱們是不是很快就能賺錢啦?"楊餘淡定地提醒:"彆高興太早,能不能回本還得看首播收視率。”
收視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後續發行的收益空間。
若市場反響平平,轉播權很可能無人接手;倘若表現搶眼,後續收益將呈幾何級增長。
業內普遍遵循的規則是,重播權交易價格約為首輪播映權的50。
若是現象級作品,報價還可能繼續上浮。
楊餘簡單測算過,《何以笙簫默》若能在雙平台同步取得1的收視均值,重播權收益預計可達1800萬元,三輪播映還能追加數百萬進賬。
剔除2000萬元製作經費與1000萬元宣傳投入後,淨利約在2000萬上下。
關於網絡傳播權,楊餘選擇按兵不動。
目前市價過於低迷,單集最高報價不超過兩萬元,整部劇作甚至難以突破百萬門檻。
與其低價拋售,不如等待市場轉機。
他敏銳地察覺到,隨著版權保護政策趨嚴,疊加互聯網資本加碼流媒體賽道,數字版權價值必將水漲船高。
參照2010年曆史劇單集20萬元的交易記錄,未來突破百萬單價並非天方夜譚。
即便行情漲幅有限,也遠勝當下賤賣。
客廳裡,楊蜜遞來剝好的香蕉輕聲祝福:"願我們這部劇收視飄紅,轉播權賣個理想價位。”
楊餘打趣道:"若能達成目標,特許你暖床三日作為嘉獎。”
"想得美!"楊蜜耳根泛紅反駁,"這分明是讓你占便宜!"
楊餘輕啄她臉頰笑道:"作為我的專屬小女仆,侍奉主人不是應儘的義務麼?討厭鬼!"楊蜜羞惱地捶他肩膀。”
還敢頂撞?這可是以下犯上。”
說罷便將人打橫抱起走向臥室。”
快放手啦!"楊蜜的驚叫在房間裡漾開。
次日上午的機場停車場,楊餘正在車廂裡刷手機等候劉雨菲母女。
如今身份不同,不便堂而皇之出現在接機口——盛夏時節的過度偽裝反而容易招來側目。
正思忖間,車窗玻璃傳來清脆敲擊聲,抬頭便見戴著茶色墨鏡的劉雨菲隔著玻璃朝他眨眼。
身後立著位氣質嫻雅的婦人。
劉小麗。
楊餘立即舒展笑顏推門相迎。
"茜茜!阿姨!"
劉雨菲親昵地挽住他胳膊輕晃:"餘哥哥有沒有想我呀?"
"每天都在想。"
"那...給你個特彆獎勵哦~"
話音剛落,她縱身一跳,整個人攀附在他身上,猶如無尾熊般纏住不放:"啵!"
身後的劉小麗苦笑著歎了口氣。
這是當她透明人?
楊餘伸手輕掐劉雨菲的臉蛋:"阿姨看著呢,還不快下來。"
"嘿嘿。"
劉雨菲做了個鬼臉,慢悠悠從他身上滑落。
楊餘轉向劉小麗:"阿姨,先把行李放後備箱吧,到家再慢慢敘舊。"
"行。"
三人利落地收拾好行李,陸續上車。
引擎轟鳴,車輛平穩起步。
劉雨菲倚在副駕駛座,雀躍地說道:"餘哥哥,我的恢複國籍材料都交上去啦,工作人員說最快一年,最遲兩年就能批下來。"
"不急,順其自然就好。"
"嗯嗯。"
劉雨菲眉眼含笑,這趟返鄉之行收獲滿滿。
她年邁的外婆慈祥和藹,聽聞孫女回鄉行善,倍感欣慰。
特彆是看到荊楚衛視的相關報道後,更是讚不絕口。
不過老人家心思細膩,問起了善款來源。
劉雨菲隻得和盤托出,說明這一億元都是楊餘所出,自己隻是代為執行。
同時也坦白了兩人的戀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番善舉加上母親與小姨的幫腔,外婆對這個外孫女婿相當滿意。
"怎麼不多陪外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