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水軍,不過是自願當的!”
“加我一個!”
“沒看過就彆瞎質疑,信口開河真討人嫌。"
家中。
楊蜜與劉雨菲正翻看網絡熱議。
越看眼睛越亮。
因為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好評。
“老公,《好聲音》反響太火爆了。"
“昨天選手唱的歌曲全都衝上音樂平台熱搜了。”
“不管首播收視如何,下期絕對會大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個姑娘雀躍地討論著。
忽然,劉雨菲蹦到楊餘身邊坐下:“餘哥哥,我們商量好了,你要是輸了就得去《好聲音》當神秘嘉賓。”
楊餘順手摟住她:“乾嘛非要我去?”
“就想看有沒有導師為你轉身,所以錄製前必須保密。”
“行,願賭服輸!”
確實,許久未登台獻唱的楊餘,此刻也有些心癢難耐。
一小時後。
25城平均收視1.53,峰值飆至1.82。
整檔節目的收視曲線持續走高,表明觀眾黏性極強。
換句話說,新增觀眾數量遠遠超過流失觀眾。
“1.53!我們贏定啦!”
楊蜜興奮地跳了起來。
這份快樂不僅來自打賭獲勝,更因為節目首播表現大大超出預想。
在番茄台能拿到這樣的成績,確實非常難得。
隻要後麵維持住節目質量,五成收益簡直易如反掌。
當然。
憑著現在的好口碑和高熱度,經過一周時間累積,下期收視率肯定能刷新紀錄。”
餘哥哥,準備好乖乖來錄節目吧。”
"說到做到,你們說了算。”
楊餘痛快答應。
楊餘此刻內心充滿欣喜。
原先預測首播收視能破1.2就算不錯,沒想到實際數據直接衝到1.53。
根據以往經驗,《好聲音》第二期收視必定會大幅上漲,最終拿到六成分紅基本十拿九穩。
按照這個趨勢計算,這季度餘越文化傳媒至少能分到2億元收入。
去掉4000萬製作費用,純利潤能達到1.6億。
這筆生意確實超值。
不過楊餘更看重後續發展——第一季因為知名度不夠,讚助和廣告報價都比較低。
等到了第二季,各項收入起碼能翻三到四倍,到時候單季度賺三四個億完全不是難事。
難怪大家都說綜藝節目是搖錢樹,回報率比電視劇高得多。
網絡上討論熱火朝天。
番茄台立刻在官方微博發布收視喜訊,評論區瞬間沸騰:
"1.53?這也太誇張了吧!"
"番茄台首播能有這成績?芒果台都不敢這麼報!"
"隻要看過節目的都說不出這話——這收視率完全合理!"
"雖然觀眾基礎比不上芒果台,但節目質量硬生生讓收視率節節攀升!"
"楊餘太厲害了!《好聲音》永遠的神!"
"選手水平太高了,收視率爆表是應該的!"
"破2收視率穩了!下期達不到我直播倒立洗頭!"
番茄台高層會議中,總監正在布置新任務:"台裡決定把《好聲音》宣傳級彆從b級直接提到s級。
總決賽招商暫緩,留到下個月重新啟動。"
在場人員紛紛表示讚同:
"這節目絕對會成為現象級爆款!"
"當初芒果台拒絕合作,現在估計後悔死了吧?"
"分成模式反而更保險,零成本穩賺不賠。"
"楊餘這眼光和膽識,活該他能成功!"
《好聲音》首期收視率出爐後,立即引爆網絡熱議。
這檔節目的火爆態勢已成定局,各大媒體平台爭相追逐熱點。
《好聲音收視與口碑齊飛!》《番茄台異軍突起!》《劃時代綜藝橫空出世》《全新賽製重塑選秀格局》《楊餘又一次締造神話》《首播1.53!好聲音銳不可當!》在鋪天蓋地的報道中,總策劃楊餘雖未現身熒屏,卻因節目的巨大成功成為輿論中心,個人聲望更上一層樓。
某知名大v發文盛讚:"我一直佩服楊餘的創新能力!
從影視製作到音樂創作,再到《好聲音》的顛覆性變革,他總能在成熟領域開辟新賽道。
節目開播前質疑不斷,都說選秀市場已無新意,結果如何?
獨創的轉椅盲選、導師搶人環節令人耳目一新,既展現專業音樂水準,又融入娛樂互動元素——這樣的節目怎能不火?
可笑的是仍有唱衰者,說什麼"後勁不足"的風涼話。
無非是眼紅彆人成功的嫉妒心理作祟!
永遠質疑創新者的人,終將被時代淘汰。
我確信《好聲音》將再創佳績,楊餘的輝煌篇章才剛揭開序幕!"
客廳裡。
劉雨菲捧著平板一字一句念完評論,眨著眼睛調侃:"餘哥,這不會是你找的托兒吧?"
楊餘苦笑著搖頭:"你這腦洞也太大了?"
"開玩笑啦!"她笑著摟住楊餘的脖子,"現在節目這麼受歡迎,我們是不是已經大獲成功了?"
喜歡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請大家收藏:()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