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愛奇異主動放出風聲,《步步驚心》與《咱們結婚吧》的獨家版權交易迅速衝上熱搜。
1.1億的天價授權費震驚業內。
單集突破120萬?
這符合市場規律嗎?
自2007年"56號令"重拳整治網絡盜版,明令視頻平台必須購買正版授權後,劇集網絡版權價格確實節節攀升。
但從未出現過如此誇張的漲幅。
參照去年12月《我的團長我的團》成交價僅20萬集。
年初餘越文化出售《何以笙簫默》時,價格已漲至50萬集。
不到半年後,《好聲音》網絡版權更以4000萬刷新紀錄。
不過作為現象級綜藝節目,這個價位還算合理。
但《步步驚心》與《咱們結婚吧》情況完全不同——
連播出效果都未經驗證,萬一市場遇冷呢?
1.1億可不是鬨著玩的。
愛奇異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這家由千度投資的新平台還沒正式運營,就敢如此大手筆燒錢?
微博上議論紛紛:
"誰來科普下愛奇異的背景?"
"千度旗下的視頻平台,這個月20號上線。"
"天呐!還沒開張就砸1.1億買劇?"
"不會是營銷噱頭吧?"
"《好聲音》版權才4000萬..."
"聽說兩部劇共85集,算下來每集129萬。"
"129萬還嫌低?去年電視劇單集均價才二三十萬。"
"這是打包價,愛奇異明顯是衝著楊餘和劉滔的《咱們結婚吧》,《步步驚心》隻是搭售。"
"同感。"
"光是楊餘和劉滔的號召力,就值得愛奇異豪賭。"
"就是想一鳴驚人。"
"楊餘真有排麵!"
"當今影視圈,能比楊餘更風光的演員有幾個?"
某影視公司。
版權主管目瞪口呆:"1.1億?愛奇異瘋了嗎?"
助理:"消息屬實。"
"見鬼!咱們上個月賣的劇網絡版權才45萬一集,楊餘的劇憑什麼值1.1億?"
"這個......"
助理欲言又止,暗自嘀咕:也不看看楊餘什麼級彆,咱們的演員能相提並論?
"愛奇異遲早要栽,要是劇砸了,他們就是業內笑柄。"
另一家公司。
高層正與愛奇異談判。
"兩部劇1.1億?"
總經理眼睛發亮:"千度果然財大氣粗!馬上通知老張,咱們的《烽火戰將》改報價,底價70萬一集。"
這是部抗戰劇,原本談妥35萬一集,現在看到楊餘的劇賣出天價,自然想坐地起價。
幾小時後。
總經理接到電話:"張總,愛奇異隻出37萬,一分不加。"
"37萬?楊餘能賣1.1億,咱們的劇就這麼不值錢?"
負責人歎氣:"對方說了——楊餘的名字就值這個價。"
總經理:"......"
"張總,還繼續談嗎?"
"出手吧,公司資金緊張,這次的紅利也隻有楊餘能分一杯羹。"
同樣的事情在多家影視公司輪番上演。
《步步驚心》和《咱們結婚吧》創下天價版權的消息傳開後,眾多影視公司都想借機抬高自家劇集報價。
可惜絕大多數嘗試都碰了壁。
根本找不到買家。
這種局麵讓樂視、搜狐等視頻平台暗地裡對愛奇異怨聲載道——開出離譜高價簡直是惡意哄抬版權市場,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優酷倒是保持沉默,畢竟他們剛花大價錢拿下《好聲音》的版權。
另一邊,企鵝視頻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預計年底就會正式上線。
到時候肯定又會引發新一輪版權大戰,特彆是一線明星參演的作品,網絡獨播權的價格絕對會水漲船高。
隨之而來的,就是演員片酬的連鎖反應——這場瘋狂的漲價風暴已經近在眼前。
楊餘從來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此刻正在心裡打著小算盤,琢磨著怎麼趁機大賺一筆。
能薅多少羊毛就薅多少。
華燈初上,餐廳裡暖意融融。
四個人圍坐在餐桌旁,楊蜜興奮地嚷嚷:"開飯嘍開飯嘍!"楊餘係著圍裙,陸續端上清蒸鱸魚、麻辣豆腐、蘑菇燉雞、糖醋排骨和清炒時蔬,香氣四溢。
劉雨菲偷偷夾了塊糖醋排骨,眼睛一下子亮了:"我的天!這也太好吃了吧!"
"注意點兒形象,"楊餘笑著打趣,"不知道的還以為我你們餓肚子呢。”
其實他從不限製飲食,隻是姑娘們為了保持身材,晚上通常隻吃些水果喝點牛奶。
倒是他自己經常吃些低脂肉類,夜宵也從不忌口。
楊蜜突然抱出一瓶貼著"江小白"標簽的白酒——酒廠剛完成收購,新包裝還在設計階段。
楊餘小抿一口,雖然不算行家但也能品出好壞:酒味醇厚不刺喉,算得上中上等品質。”
要是定價十塊左右,應該很有市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點評道。
聽到這個評價,楊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楊餘又補充建議:"可以開發幾款低度酒,重點打造適合女性消費者的口感。"
"知道啦,就是走小清新路線嘛,我們的包裝設計也是這個調調。”
楊蜜早就把楊餘的每句話都記在了心上。
就這麼定了,主打小清新風格,重點攻克女性市場。
劉滔打斷了兩人的交談:"先吃飯吧,吃完再聊。"
"好,先吃飯。"
楊餘夾了塊魚肉放進她碗裡:"嘗嘗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