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嬉皮笑臉地說道:"姐,這時候是不是該說聲"謝謝老公"?"
劉滔白了他一眼:"想得美!"
公司裡,劉滔的辦公室。
楊餘晃悠著走了進來。
"小餘,你來得正好。
我和柳導正在討論《媳婦兒的美好時代》選角問題,你有什麼建議?"
"這還用想?黃海博和高原元最合適。"
楊餘一直很欣賞這兩位演員。
因為他的緣故,兩人錯過了《咱們結婚吧》的合作機會。
這次他想促成他們出演《媳婦兒的美好時代》。
雖然原作女主表現不錯,但他相信高原元會演得更好。
"高原元?"
劉滔看向他:"柳導更傾向選擇海情。"
"主角必須是他們倆,其他角色可以讓柳導決定。"
楊餘直接敲定了人選。
劉滔歎了口氣:"人家未必願意接呢。"
"先確認檔期,有衝突的話我們可以等兩個月。"
劉滔有些驚訝,沒想到楊餘願意為等他們推遲拍攝。
看來他真的很看好這個組合。
這時楊餘又補充道:"不過片酬要控製在合理範圍,超過五百萬就換人。"
劉滔:"......"
剛覺得他重視演員,轉眼就計較起片酬。
果然還是成本至上。
"真小氣!"
"這叫精打細算,都是為了劇集質量。"
楊餘笑著坐下:"姐,我有個想法,以後公司拍戲可以定個規矩——演員總片酬不超過製作成本的45,主角片酬不超過總片酬的60。”
他想起從前看過不少粗製濫造的片子,主演片酬甚至能占到總成本的六成以上。
除去其他演員和導演的開支,真正用於製作的資金還剩多少?
服化道簡陋、特效粗糙、劇情混亂,歸根結底不就是資金分配出了問題?
症結就在這裡。
楊餘絕不允許餘越文化傳媒的作品走上這條老路。
所以,必須儘早建立規章製度。
"這樣確實能保證製作水準,可要是遇到特彆知名又與角色完美契合的演員呢?"
劉滔提出了實際存在的顧慮。
楊餘慵懶地窩在沙發裡,雙腳架在扶手上:"很簡單。
以電影為例,若主演是無可替代的大腕,在片酬合理的情況下,可以給予票房分成,上限不超過15。"
劉滔聞言眼睛一亮。
這確實能減輕高片酬帶來的壓力。
影視作品若不賺錢,自然不用分成,公司也不會增加額外支出;
若是盈利了,分出去一小部分也無傷大雅。
"行,就這麼辦。"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必須建立規範製度,保證作品品質,才能持續發展。"
雖不能確保每部作品都盈利,但至少能極大降低虧損概率。
正事談完,楊餘起身繞到劉滔座椅後方,趴在她椅背上。
"姐,彆總盯著屏幕看,對眼睛不好,休息會兒。"
劉滔握拳輕輕捶他:"臭小子,又想打什麼歪主意?"
"哈哈哈——"
楊餘笑出聲來:"姐,你想到哪去了?"
劉滔臉上泛起紅暈:"我可什麼都沒想!"
"好啦,不逗你了,我去麻花那邊看看。"
"快去快去,最好彆回來了。"
"這麼嫌棄自己老公?"
說著湊上前親了她一口:"嫌棄也沒用,這輩子你都彆想逃。"
"咦!"
劉滔假裝嫌棄地擦擦臉,起身推他:"楊大總裁,趕緊忙你的去吧。"
"不喊老公我就不走!"
劉滔拿他沒辦法:"親愛的老公,這下滿意了吧?"
"嘿嘿,老婆再見!晚點我來接你下班。”
楊餘推門離去。
劉滔目送對方離開後,嘴角浮現一抹淺笑,低聲自語道:"沒個正形!"說罷便重新投入工作。
與此同時,樓上的開心麻花辦公區一派繁忙景象。
自從被收購以來,開心麻花的發展勢頭強勁。
越來越多優秀的話劇演員加盟,劇目數量也從最初的6部增至11部。
其中3部作品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今年公司更是在魔都和鵬城兩地開設了分部——餘越文化傳媒·開心麻花。
如今團隊已形成穩定的演出節奏,在話劇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楊餘巡視公司時,發現大部分員工都在劇場忙碌,隻遇見幾位埋頭編寫劇本的編導。
這群編劇見到楊餘時顯得有些緊張。”
怎麼了?"楊餘問道。
"楊總,我們的節目沒通過春晚審核。”
"原來如此!"
楊餘笑著在他們身邊坐下:"春晚選拔向來嚴格,今年權當積累經驗,來年再戰!"聽到這話,眾人緊繃的神色漸漸放鬆。
大家對這位親切的老板心生敬意。
"聽說你們的音樂劇《白日夢》反響不錯,這很好。
但藝術創作貴在突破,要繼續創新。”
"楊總放心,我們一直在努力提升作品質量。"
夜幕降臨,客廳裡暖黃的燈光營造出溫馨氛圍。
喜歡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請大家收藏:()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