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結束後。
韓三率先離場,其他賓客也紛紛告辭。
隻有蔡怡噥特意多停留了片刻。
“k姐,今天多謝捧場,招待不周還請包涵,改天單獨請你吃飯。”
“行啊,下次我來安排。"
蔡怡噥轉身招手:“思思過來一下!”
劉思思聽到呼喚立刻走近,微笑著問候:“k姐,楊總好。"
楊餘端詳著兩人忽然笑道:“k姐,你們倆氣質真像,站一塊兒跟親姐妹似的。”
“是嗎?”
蔡怡噥捂嘴輕笑:“你要是看我十年前的舊照,那才叫一個像呢。"
閒聊幾句後,她終於轉入正題。
“楊總,餘越文化現在發展勢頭這麼好,以後要是有合作機會,可得優先考慮我們唐人。”
“唐人的製作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具體合作事宜,改天可以細聊。”
公司規模擴大必然需要人才補充。
尋找合作夥伴確實很有必要。
但這種重要決定必須謹慎對待。
所以楊餘沒有立即答應,隻說之後再商議。
即便如此,蔡怡噥已經感到滿意。
隻要保留合作機會就是好兆頭。
劉思思安靜站在旁邊一言不發。
心裡卻掀起波瀾。
堂堂唐人影視的掌舵者,居然要向資曆尚淺的楊餘主動示好。
蔡怡噥看著劉思思,笑著說:“楊總,思思的演技很不錯,以後要是有合適的角色,可彆忘了她。”
楊餘乾脆地答應:“這是肯定的,有機會一定合作。”
劉思思趕忙道謝:“謝謝楊總。”
楊餘笑笑:“不用客氣。”
說完,他的視線在場內環視一周。
察覺到這個細節,蔡怡噥立即會意,起身告辭:“楊總,時間不早了,我們先走了。”
楊餘站起來說:“我送送你們。"
“不用麻煩了,助理就在外麵,下次見!”
蔡怡噥和劉思思揮手道彆,轉身離開。
楊餘舒展了下身體,顯得有些疲憊。
整個慶功宴上,前來問候攀談的人接連不斷,而且都是業內頗有分量的人物,實在難以敷衍。
他回到座位短暫休息。
剛落座,劉滔便走了過來:"累不累?"
"確實有點,現在總算理解你平時工作的不易了,姐,辛苦你了。”
劉滔單手支著下巴,半趴在桌上笑道:"你多慮啦,我平時就是在辦公室坐著,哪像你今天這樣四處周旋。”
言語間透著關心,又帶著幾分驕傲。
她既心疼楊餘為了應酬喝了不少酒,又為他感到由衷的自豪。
畢竟像韓三這樣的大佬都親自到場,程龍和蔡怡噥更是以平輩之禮相待。
放眼整個娛樂圈的年輕藝人,除了楊餘,能做到這一步的屈指可數。
即便是那些背景雄厚的年輕藝人,也未必能獲得如此禮遇。
背景再硬,彆人最多不輕易得罪。
想要贏得他人主動結交,僅靠背景遠遠不夠,必須要有真本事和實打實的資源。
楊餘執掌的餘越文化傳媒,在話劇、綜藝、電視劇和電影領域都有布局,並且規模不斷擴大,已經顯露出行業龍頭的潛質。
各方自然願意前來捧場,混個熟臉,拉近關係,為將來合作做準備。
蔡怡噥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思。
"終於結束了!《咱們結婚吧》的慶功宴就不搞這麼隆重了,主創人員簡單聚餐,發發紅包,不邀請外人。”
楊餘向來出手闊綽,每逢慶功宴必定派發紅包,比如《步步驚心》和《好聲音》,即便他本人缺席,紅包照樣發放。
這次《人在囧途》也不例外。
慶功宴上,他給徐正發放了50萬獎金,王保強20萬紅包,其他前來客串的演員,如佟莉丫,也都收到了不低於兩萬元的紅包。
不僅演員受益,幕後工作者同樣得到了獎勵。
攝影、剪輯、配樂等崗位的工作人員,公司都發放了數額不等的獎金,從一萬到五萬不等。
這次楊餘總計支出達到三百萬元。
確實稱得上慷慨大方。
畢竟電影的總利潤本身就不算高。”
嗯,回家吧。"
劉滔站起身說道:"我先開車走,待會兒讓小蘭送你。”
外麵還有不少記者蹲守,兩人同乘一輛車不太妥當。
隻能分頭離開。
家中。
"老公回來啦!"
"餘哥哥!"
楊蜜和劉雨菲早已迎到了門口。
慶功宴上缺席了她們的身影。
向來不喜那般喧鬨場麵。
“晚餐吃過了嗎?”
劉雨菲接過他脫下的外套,溫言細語:“隻吃了些水果沙拉,要試試嗎?”
楊蜜彎腰為他換上家居鞋:“親愛的,網上說程龍現身宴會,他找你有什麼要緊事?”
三人相繼在沙發落座。
楊餘用叉子戳了塊哈密瓜:“為《神話》角色調整的事來致歉。”
“當真?”
楊蜜杏眼圓睜:“程龍親自登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