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咱宮束班在黃帝那會兒造弓箭的熱鬨光景,那簡直是把“雞飛狗跳”四個字刻在了箭杆上。上回說到三柱子班主帶著鐵蛋、阿繡這群憨貨折騰指南車,到了黃帝要跟蚩尤較勁的節骨眼,部落裡最缺的就是像樣的弓箭——先前神農爺時期的木弓軟得像根麵條,射出的箭連野豬皮都穿不透,急得黃帝的親衛天天來咱作坊門口轉悠,活像群等著骨頭的餓狼。
三柱子班主拍著胸脯接了這活兒,當天就把作坊裡的木頭堆翻了個底朝天,指著根胳膊粗的桑木說:“就它了!桑木韌性好,能彎成月牙兒!”結果一群徒弟跟著起哄,鐵蛋非說桑木不如棗木硬,扛來根棗木樁子就要劈,斧子下去“哐當”一聲彈回來,震得他虎口發麻,棗木樁子就掉了層皮。三柱子蹲在地上瞅著那頑固的棗木笑:“你小子是想給弓箭裝個鐵打的脊梁?先把你那斧子磨亮點再說!”
真正的笑話從做弓弦開始。那會兒弓弦都是用獸筋搓的,阿繡心靈手巧,搓的弓弦又勻又結實,可鐵蛋偏要搞創新,偷偷把幾根蠶絲混進獸筋裡,說這樣“射出去能帶著絲響,嚇唬嚇唬蚩尤的兵”。結果第一次試弓,三柱子剛把弓拉滿,“嘣”的一聲,弓弦斷了,斷弦像條小蛇似的彈回來,正抽在鐵蛋的鼻尖上,立馬紅了一片。鐵蛋捂著鼻子直抽氣,阿繡笑得手裡的獸筋都掉了:“讓你瞎摻東西!這下好了,成‘紅鼻子神射手’了!”可三柱子撿起斷弦瞅了半天,突然蹦起來:“哎?蠶絲混在裡頭,弦倒是變滑了!下次少摻點,說不定拉著更順!”後來還真讓他們琢磨出“絲筋混編”的法子,就是每次搓弦都得讓阿繡盯著鐵蛋,生怕他又把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揉進去。
更讓人笑噴的是做箭頭。先前的箭頭都是石頭磨的,碰著硬東西就碎。三柱子聽說黃帝那邊煉出了銅,非要弄塊銅來試試。好不容易討來塊銅疙瘩,一群人圍著炭火烤,鐵蛋急著看銅化了沒,伸手就去扒拉,結果被燙得嗷嗷叫,手背上起了個水泡。三柱子一邊罵他憨,一邊用樹枝把銅疙瘩扒到火裡,烤了大半天總算烤軟了,拿石頭一砸,銅疙瘩扁是扁了,卻歪歪扭扭像個泥鰍。“這玩意兒軟塌塌的,咋做箭頭?”阿繡戳著銅片問。三柱子靈機一動,把銅片往石頭上按,硬是按出個三角形,再用石頭把邊緣砸薄,看著倒像個箭頭了。結果裝在箭杆上一試,射出去直奔靶心——旁邊的歪脖子樹,箭頭深深紮進樹乾裡,拔都拔不出來。鐵蛋拍著大腿笑:“這銅箭頭是厲害,就是眼神不太好!”後來這群人就圍著那棵歪脖子樹練瞄準,練到最後,箭頭沒射中幾個靶,樹身上倒紮滿了銅疙瘩,遠遠看去像棵開了銅花的怪樹,成了部落裡的“箭術恥辱柱”。
有回黃帝的親衛來試弓,三柱子特意挑了把新做的複合弓就是用桑木當杆、牛角當襯的那種),讓鐵蛋演示。鐵蛋學著親衛的樣子拉弓,臉憋得通紅,弓弦剛拉到一半,“哢嚓”一聲,弓梢斷了,斷成兩截的木頭差點砸到親衛的腳。親衛嚇得後退三步,三柱子趕緊賠笑:“失誤失誤!這弓梢沒削勻,下次咱削得像狗尾巴似的,準保結實!”說著還真撿起根樹枝,削了個歪歪扭扭的狗尾巴形狀。結果被路過的嫘祖看見了,笑得直搖頭:“你們宮束班是要做兵器,還是要做玩意兒?”可笑歸笑,嫘祖看他們實在憨得可愛,讓人送了些上好的牛角來,還教阿繡怎麼把牛角磨得又薄又韌。
最離譜的是試箭那天。三柱子不知從哪兒聽說“箭快得能追上兔子”,非要找隻兔子試試新做的箭。一群人追著兔子跑了半座山,鐵蛋跑得太急,被石頭絆倒了,手裡的弓飛出去,正好砸在前麵的兔子屁股上,兔子嚇得蹦得比人還高,“噌”地竄進了樹林。一群人趴在地上笑得直打滾,三柱子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鐵蛋!你這是‘弓打兔子屁股’的新招式啊!比射箭還準!”後來這事兒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非但沒罵他們,還特意送來隻活兔子,說:“給你們當‘試箭模特’,可彆再追得滿山跑了!”結果那兔子被他們養得肥肥的,每次試箭都把它拴在靶子旁,兔子一害怕就縮成個毛球,倒成了天然的“瞄準參照物”。
不過這群憨貨也有讓人豎大拇指的時候。有回部落要跟東邊的部落交換糧食,需要一批能遠距離傳遞信號的響箭。三柱子盯著箭杆琢磨了三天,突然把鐵蛋叫過來:“把箭杆掏空點,裡頭塞點乾蘆葦!”鐵蛋掏得太賣力,把箭杆掏穿了個洞,氣得三柱子敲他腦袋:“你是想做‘漏風箭’嗎?”可當他們把塞了蘆葦的箭射出去,那箭“嗚——”地響著飛出去,聲音居然傳得老遠。原來鐵蛋掏穿的那個洞,反倒讓空氣流通得更順,響得更亮了。後來這群人就故意在箭杆上鑽個小洞,做成了部落裡第一批響箭,就是每次做箭都得讓鐵蛋負責鑽孔——他總能鑽出大小剛好的洞,仿佛那洞是長在他手上似的。
還有回暴雨衝垮了部落的柵欄,需要用弓箭把繩子射到對岸的樹上,好拉著繩子搭橋。三柱子做的箭剛射出去就被風吹歪了,鐵蛋急得直跺腳,阿繡突然把自己的圍裙撕了塊布,綁在箭尾上:“這樣是不是能穩點?”結果那箭還真直挺挺地飛過了河,雖然沒射中樹乾,卻掛在了樹枝上。一群人又蹦又跳,三柱子拍著阿繡的肩膀:“行啊你!這‘布尾巴箭’比咱琢磨的靠譜多了!”後來這“布尾穩箭”的法子就傳了下來,隻是阿繡總愛把布尾巴染成五顏六色的,說這樣射出去好看,害得每次射箭都像在放彩色煙花。
現在宗門的兵器庫裡,還擺著支當年的“歪脖子弓箭”——弓梢有點歪,箭杆上還留著個小洞。守庫的老人總說,那弓梢是三柱子當年試弓時不小心踩歪的,那小洞是鐵蛋鑽的“響箭孔”。每次新徒弟來參觀,老人都會講起這些笑話,末了總說:“咱宮束班的手藝,就是從這些憨裡憨氣的折騰裡長出來的。要是當年這群人怕犯錯、怕出醜,哪有後來的好弓箭?有時候啊,笨辦法裡藏著的機靈,比那些花裡胡哨的門道頂用多了!”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