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易骨》
第一幕:煙雨鑄碑坊
場景:工藝門後山碑林工坊日外
環境:雲霧繚繞的青石台地,數十座未完工的石碑如沉默巨人矗立。中央鑿石台上,九塊丈高玄黃石碑呈九宮格排列,碑麵光滑如鏡,倒映著穿粗布短打的工匠們忙碌的身影。遠處傳來鏨子敲擊石頭的脆響,混著山風裡的鬆濤聲。
人物:
墨炫:工藝門門主,年近五十,身著藏青布袍,左手食指纏著浸過桐油的布條,眼神銳利如刻刀
宮束班七人:均為二十出頭的青年工匠,為首的阿石腰間彆著三把不同規格的鏨子,最小的阿竹總把刻刀當笛子吹
開場:墨炫背著手站在碑林最高處的觀碑亭,指尖撚著一卷泛黃的《周易》竹簡。山風掀起他的袍角,竹簡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刻字被風吹得嘩啦作響)
墨炫:低聲自語)三百年了,曆任門主都想把六十四卦刻進石頭裡,可誰也沒能讓字活過來...
突然傳來一陣嬉笑聲,夾雜著鏨子落地的哐當聲。墨淵眉頭一皺,轉身望向下方的碑林)
阿石:舉著鏨子對著石碑比劃)我說這"乾卦"得刻得跟老門主的胡子似的,根根帶勁兒!
阿竹:蹲在地上用刻刀在石板上畫小烏龜)那"坤卦"就得像師娘納鞋底,柔柔軟軟的才對嘛!
眾人哄笑時,阿木突然打了個噴嚏,手裡的鑿子歪了,在剛刻好的"元亨利貞"旁邊劃了道斜痕)
阿木:臉漲得通紅)對不住對不住!我這就...
墨炫從亭子裡走下來,腳步聲踩在青石板上格外清晰。宮束班七人瞬間噤聲,齊刷刷地轉身站成一排,手都背在身後)
墨炫:目光掃過那道斜痕,又落在眾人沾著石粉的臉上)《係辭》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你們這是把道刻成了頑石,還是把自己活成了頑石?
阿石:撓撓頭)門主,我們是覺得...光硬邦邦地刻字沒意思。您看這石頭,它也愛笑呢!
阿竹偷偷把刻刀從嘴邊拿下來,手指在刀背上蹭了蹭石粉)
阿竹:昨天夜裡我聽見石碑在哼調子,就像後山瀑布撞在石頭上的聲兒,叮叮當當的...
墨炫突然揚了揚手裡的竹簡,竹片相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墨炫:聲音提高半分)三個月後就是九州碑林會!到時候各大門派要來觀碑,你們打算讓他們看一群頑童在石頭上塗鴉?
阿石突然往前走了一步,手裡的鏨子在陽光下閃了閃)
阿石:門主,我們想試試把卦象刻成活的。您看這"屯卦",下震上坎,就像春天的筍子頂著石頭往上冒,得刻出那股鑽勁兒!
阿木從懷裡掏出個布包,打開裡麵是七塊磨得光滑的鵝卵石,每塊上麵都用朱砂畫著簡易卦象)
阿木:我們試了七七四十九天,發現不同的石頭對刻刀的反應不一樣。玄黃石吃刀深,得用"裹力";青雲石脆,得像寫毛筆字那樣藏鋒...
墨炫的目光落在鵝卵石上,突然伸手拿起刻著"泰極否來"的那塊,指尖撫過石頭上的紋路)
墨炫:語氣緩和下來)你們可知為何要選九宮格排布?
阿石:脫口而出)因為"洛書九宮"藏著天地數!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正好對應五行生克!
墨炫突然笑了,眼角的皺紋裡仿佛落滿了石粉)
墨炫:把竹簡扔給阿石)今天起,宮束班主理碑林刻字。記住,要讓看碑的人走到"乾卦"前覺得渾身發熱,站在"坎卦"前能聞見水汽,這才算刻活了《周易》。
眾人愣住時,阿竹突然吹了聲口哨,刻刀在他指間轉了個圈)
阿竹:門主放心!等刻完了,這些石頭能給您唱《歸藏》古歌呢!
墨炫轉身走向觀碑亭,走到一半又停下)
墨炫:回頭時眼裡帶著笑意)彆忘了給那道斜痕改改,改成"天行健"裡最有勁的那一劃。
宮束班七人相視一笑,轉身撲向石碑。鏨子落下的聲音突然變了調子,時而像春雨敲窗,時而像驚濤拍岸。墨淵站在亭子裡翻開竹簡,山風穿過碑林時,仿佛真的有六十四種聲音在吟唱)
第二幕:雷火噬嗑夜
場景:碑林工坊夜內
環境:十幾盞油燈掛在石碑間,把工匠們的影子投在碑麵上,忽大忽小。九宮格石碑已刻好三十卦,"噬嗑卦"的碑前堆著一堆碎石屑,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深夜的碑林裡,宮束班七人圍坐在篝火旁,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塊烤紅薯。阿石正用炭筆在"噬嗑卦"碑上畫最後兩爻)
阿石:這"噬嗑"就像咱們啃紅薯,得先咬破皮指上爻),再嘗到甜指下爻),中間那道裂痕指六三爻)就是噎著的時候...
阿竹突然跳起來,舉著紅薯對著油燈照):你們看!紅薯皮的紋路跟"明夷卦"的爻變一模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湊過去看時,阿木突然"哎呀"一聲,手裡的紅薯掉在剛刻好的"離卦"碑上,燙得他直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