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羅記·鬨劇篇》
場景一:工藝門織造坊
時間:暮春午後
地點:工藝門後院織造坊
人物:
宮束班工頭,三十餘歲,總帶著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阿大二十歲,壯實如熊,總愛瞎琢磨)
阿二十九歲,瘦高個,手笨但嘴貧)
阿三十七歲,圓臉,愛偷懶卻眼尖)
小滿十五歲,唯一的女學徒,手巧但膽兒小)
門主五十歲上下,青布道袍,袖口沾著絲線,腳步聲輕得像風)
【幕啟】
織造坊裡飄著苧麻與蠶繭的氣息,二十架織機排成兩列,木梭撞在機框上的“哢嗒”聲此起彼伏。宮束班背著手在織機間踱步,腰間掛著的量尺時不時敲敲掌心。
“阿二!你那經絲又絞成亂麻了!昨兒教的‘三上兩下’絞法喂狗了?”宮束班的嗓門驚飛了梁上築巢的燕子,“這是要仿東周的羅紋錦,不是讓你織裝米的麻袋!”
阿二正跟阿大湊在一架舊織機前嘀咕,聞言手忙腳亂地拽經線,結果“嘩啦”一聲,十幾根絲線繃斷,像群受驚的銀蛇彈起來,抽得他臉頰火辣辣的。
“師父您看阿大!”阿二捂著臉喊冤,“是他非說東周的羅得用‘反向絞綜’,硬把踏板給換了!”
阿大梗著脖子反駁:“古籍上說‘羅紋纖纖,其孔如星’,不把絞經擰得狠點,哪來的細孔?”他說著往梭箱裡塞了把染成靛藍色的絲線,“我這叫古法新試!”
阿三蹲在角落剝繭子,嘴裡叼著根草莖笑:“得了吧阿大,上次你說要仿商周的回紋綺,結果織出塊像棋盤的破布,被門主拿去墊了煉丹爐。”
“你懂個屁!”阿大抓起梭子要扔,卻被小滿怯生生拉住:“阿大哥,門主說過……織羅要‘氣沉丹田,手隨心動’……”
“去去去,小丫頭片子懂什麼!”阿大甩開她的手,猛地踩下踏板。織機突然發出刺耳的“嘎吱”聲,原本該交錯的經線纏成了死結,緯線像條被踩住尾巴的蛇,在布麵上擰出個歪歪扭扭的圈。
宮束班看得眼角抽搐,剛要發作,阿二突然拍大腿:“哎!這圈像不像阿三昨兒吃壞肚子蹲茅房的姿勢?”
阿三蹦起來就去擰阿二胳膊:“你才蹲茅房擰成麻花呢!”兩人鬨作一團,胳膊肘撞在織機上,原本纏死的經線竟被帶得鬆動,阿大瞅準機會猛拽梭子,木梭“嗖”地飛出去,擦著宮束班的鼻尖釘在對麵的梁柱上。
“都給我住手!”宮束班的吼聲震得房梁落灰,可話音剛落,阿大突然指著織機傻樂:“師父您看!織出來了!”
眾人循聲看去——那片被攪得亂七八糟的織物上,竟真有幾寸羅紋!隻是絞經擰得歪七扭八,有的孔大得能塞下手指頭,有的又擠成一團,活像群被踩扁的螞蚱在抱團取暖。最絕的是阿二剛才瞎拽的那幾梭,竟織出個咧嘴笑的鬼臉,眼角還歪歪扭扭拖了道長線,像極了淌下來的眼淚。
“這……這是羅?”小滿捂著嘴憋笑,肩膀一抽一抽的。
阿三笑得直不起腰:“我的娘哎,東周的羅要是長這樣,穿在身上怕不是要被當成瘋子!”
阿二拍著阿大的背:“行啊你,歪打正著織出個‘哭笑不得羅’!”
宮束班的臉從紅轉青,正要抄起量尺,卻聽見身後傳來一聲極輕的笑——不是學徒們的哄笑,是帶著氣音的、忍了又忍不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