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帶記》
場景:工藝門織造工坊
時間:暮春午後
人物:
門主沈硯,四十餘歲,素色錦袍,指尖常沾絲線,看似嚴肅實則藏著笑意)
阿大宮束班班長,二十出頭,手腳麻利卻總愛起哄)
阿二矮胖,愛偷工減料找捷徑)
阿三瘦高,眼神活泛,總愛接話茬)
小豆子十三四歲,學徒,容易緊張結巴)
【第一幕:亂作一團的工坊】
工坊裡飄著煮繭的淡香,二十來架織機排列整齊,卻隻有角落裡兩架還在慢悠悠運作。宮束班的幾個小子圍在最裡頭那架新織機旁,地上堆著纏錯了的絲線,像團被貓抓過的亂麻。)
阿大踮腳趴在織機上,手忙腳亂地扯經線):“都說了這孔雀藍要跟石綠錯開!阿二你昨兒繞線時準是睡著了,這顏色纏得跟打翻了染料缸似的!”
阿二蹲在地上扒拉線團,臉漲得通紅):“憑啥賴我?明明是阿三說‘反正門主三天沒來看了’,攛掇著咱們試試新花樣的!”
阿三手裡轉著線軸,嬉皮笑臉):“哎哎,話可不能這麼說。咱們工藝門講究‘守正出新’,老織那些雲紋、回字紋,連庫房的老鼠都看膩了——”
“哢噠”一聲,織機的綜片卡住了。小豆子“呀”地叫出聲,手裡的梭子“啪”掉在地上,滾到了門檻邊。)
小豆子臉白了半截,聲音發顫):“班、班長……綜、綜片絞住了!這、這要是被門主看見……”
阿大趕緊捂住他的嘴,回頭瞥了眼工坊門口):“噓!門主今兒去後山看新收的桑苗了,哪有閒工夫管咱們?再說了,咱們這是在‘試錯’,試錯懂嗎?工藝不就是這麼磨出來的?”
他說著踩動踏板,織機發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像頭快散架的老驢。阿二趁機把一團金線塞進緯線裡,阿三瞅見了,偷偷又混了幾縷銀線進去。)
阿三:“加點金的銀的,顯得貴氣!上次見宗主夫人戴的玉佩綬帶,不就閃得晃眼嗎?”
阿二:“可咱們織的是組帶,束腰用的,哪用得著這麼花哨?”
阿大拍板):“管它束腰還是係劍!先織出來看看再說,反正線是庫房裡剩的邊角料——”
話音未落,織機突然“哐當”一聲,綜片徹底卡死。幾人頓時僵住,隻見剛織出的半尺布麵上,金線銀線纏成了亂麻,孔雀藍和石綠擰成了麻花,偏生在亂紋中間,竟歪歪扭扭顯出個像模像樣的“回”字,隻是回字的拐角處多了個圓滾滾的疙瘩,活像隻縮頭的烏龜。)
【第二幕:門主來了】
沈硯背著雙手,從門外走進來。他剛在後山沾了些桑葉青汁,袖口還帶著點濕痕,聽見織機的怪響,腳步頓了頓,目光掃過那團亂線,又落在宮束班幾人僵硬的背影上。)
沈硯聲音不高,卻帶著穿透力):“我當是誰把織機當成戲台子了,原來是你們幾個。”
阿大、阿二、阿三“唰”地轉身,手忙腳亂地想把那半尺布藏起來。小豆子嚇得直接跪在了線團上,結結巴巴地說:“門、門主!我、我們在……在練、練習打結!”)
阿大硬著頭皮陪笑):“是是,最近學了新的打結法,想試試能不能織進組帶裡……”
沈硯走過去,彎腰撿起地上的梭子,指尖撚了撚上麵的銀線,嘴角幾不可察地勾了勾):“用金線銀線練打結?看來庫房的料子是太多了。”
他走到織機前,看著那半尺“傑作”。孔雀藍的經線被銀線纏得像掛了串星星,石綠的緯線中間,那隻“縮頭烏龜”似的疙瘩格外顯眼,偏生疙瘩旁邊,幾縷絲線歪歪扭扭繞出個對稱的小圈,倒有幾分像兩隻爪子。)
阿二小聲嘀咕):“其實……我們想織個龍紋來著,結果……”
阿三補刀):“結果龍縮成了王八。”
阿大抬手就給了他後腦勺一下,卻沒忍住“噗嗤”笑了出來。阿二跟著笑,小豆子想憋又憋不住,肩膀一抽一抽的,最後變成了一串鵝叫似的笑聲。)
【第三幕:笑到肚子疼的瞬間】
沈硯盯著那布麵,突然問):“知道組帶的規矩嗎?”
阿大立刻收了笑,正經起來):“回門主,組帶講究‘經緯分明,紋樣對稱’,多用於束腰係佩,不可雜亂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