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記》劇本
場景一:工藝門後山竹林
時間:暮春午後
人物:
宮束班三十餘歲,工藝門門主,總愛揣著把刻刀晃悠)
石頭二十出頭,力氣大但總走神,手裡攥著半截青竹)
木勺十九歲,愛啃著木勺琢磨事,懷裡揣著本翻爛的《孟子》)
鐵蛋十七歲,毛手毛腳,正用刻刀在竹片上劃拉)
陽光透過竹葉篩下來,宮束班靠在老竹椅上打盹,手裡的刻刀隨著呼嚕聲輕點膝蓋。石頭舉著青竹跟鐵蛋對打,木勺蹲在旁邊啃著木勺,眼睛直勾勾盯著手裡的書。)
鐵蛋竹片拍在石頭後腦勺上):哎!輸了輸了!你這招“橫掃千軍”連我家大黃狗都躲得開!
石頭捂著後腦勺蹦起來):胡說!我這是新創的“竹影婆娑”!你懂個屁——腳一滑,整個人撞在宮束班的竹椅上)
宮束班“嗷”一聲彈起來,刻刀差點戳到自己鼻子。木勺嚇得把木勺吞進去半截,慌忙吐出來咳嗽。)
宮束班揉著腰瞪眼睛):反了天了!我這把老骨頭遲早被你們拆了當柴燒!
木勺舉著《孟子》湊過來):門主門主,您看這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不是說不能讓您這老骨頭被我們拆了?
鐵蛋湊過去搶書):讓我看看!昨天看到“魚我所欲也”,饞得我半夜起來啃了三個窩頭!
兩人爭搶間,書頁“刺啦”一聲扯掉半頁。木勺“哇”地蹲在地上哭,鐵蛋舉著半頁紙傻眼了。)
石頭撓著頭打圓場):哭啥呀,找先生再抄一本不就完了?
木勺抹著鼻涕):可……可要是以後沒人會抄了呢?要是……要是千百年後,這書丟了咋辦?
這話一出,仨人都愣住了。宮束班摸著下巴,突然一拍大腿。)
宮束班:對啊!咱們工藝門最擅長啥?刻石頭啊!把這《孟子》刻在石碑上,埋在地下,就算洪水滔天,石頭總不能跑了吧?
鐵蛋眼睛一亮):對啊!上次我刻的小烏龜埋在院子裡,三年了挖出來還好好的!
石頭拍著胸脯):我去後山搬最大的青石!保證比門主您的腰還結實!
木勺立馬不哭了):我來校對!保證一個字都不差!誰刻錯了我拿木勺敲他腦袋!
三人說乾就乾,宮束班翻箱倒櫃找出最大的刻刀,石頭扛著比人還高的青石往院子裡挪,鐵蛋蹲在旁邊磨鑿子,木勺抱著書念念有詞。)
場景二:工藝門大院子
時間:三日後清晨
人物:同上,加了個路過的豆腐張
院子中央立著塊丈高的青石,宮束班站在架子上刻字,石頭舉著梯子晃悠,鐵蛋蹲在下麵遞鑿子,木勺趴在石桌上逐字核對。)
木勺突然跳起來):錯了錯了!“天時不如地利”的“利”,您刻成“禾”字旁了!
宮束班眯著眼瞅了半天):哪有?這不挺像的嗎?
鐵蛋搬來板凳站上去看):門主,還真是!您這刻的像“和”,讀起來成“天時不如和地”了,難不成要跟土地爺拜把子?
石頭笑得手一鬆,梯子晃了晃,宮束班抱著石碑腿大喊:“穩住穩住!我這老胳膊老腿要交代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