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築夢》
第一幕:太湖畔的喧鬨開工
場景:太湖之濱的姑蘇山腳下,草木蔥蘢,遠處湖麵波光粼粼。數十名身著灰布工裝的工匠正圍著一堆青銅構件、楠木梁柱忙亂,為首的是個腰間彆著竹製量尺的中年男子,正是工藝門門主——墨丁。
人物:
墨丁:工藝門門主,看似隨性,眼神裡藏著對工事的精準算計。
宮束班眾人:工藝門的年輕工匠班底,共十二人,個個手腳麻利卻愛耍貧嘴,以班頭阿竹為首。
【開場】
晨光剛漫過山頂,墨丁踩著露水踱步到工地,手裡轉著量尺。宮束班的十二人正圍著一根雕好的盤龍柱咋咋呼呼,阿竹正騎在柱子上,伸手去夠橫梁上掛著的油布包。)
阿竹:踮腳夠了半天,胳膊肘撞到柱頂的銅鈴,“叮鈴”一聲)哎我說老三,你昨兒把乾糧掛這麼高乾嘛?存心為難你竹爺是不是!
老三:蹲在地上打磨榫卯,頭也不抬)誰讓你前天偷拿我爹給的桂花糕?這叫禮尚往來!
眾人哄笑,墨丁清了清嗓子,量尺往手心一拍。)
墨丁:揚聲)都給我下來!吳王說了,三個月內要讓姑蘇台立在這山頂上,聚東南人族氣運,你們打算在這兒演雜耍給太湖裡的魚看?
阿竹手一滑,“哎喲”一聲從柱子上溜下來,屁股著地,正好坐在一堆剛和好的糯米灰漿裡,白花花的灰漿濺了一臉。)
阿竹:抹了把臉,灰漿蹭得滿臉都是,隻剩倆眼睛眨巴)門主!這不能怪我們啊,您瞧這料子——指了指旁邊的青銅鬥拱)上周送來的夔龍紋,匠戶鋪打錯了紋樣,您讓我們改了三天,再不樂嗬樂嗬,手都僵了!
宮束班眾人紛紛點頭,老四舉著個雕歪了鳥嘴的木構件湊過來:“門主您看,我這‘百鳥朝鳳’,鳥嘴雕成鴨子嘴了,算不算創新?”)
墨丁:接過木構件瞅了瞅,突然笑出聲)創新?我看你是昨晚偷喝了吳王賜的米酒,手抖得跟打擺子似的。突然把構件往老四手裡一塞)留著,等台頂的望樓蓋好,掛在最顯眼的地方——就當是給過往神仙添個樂子。
眾人笑得前仰後合,老五笑得太猛,一屁股坐到剛支起的竹架上,架子“哢嚓”一聲歪了半邊,他抱著竹杆晃了晃,愣是沒倒。)
老五:抱著竹杆喊)門主!您看我這平衡術,不比街頭賣藝的強?
墨丁:板起臉,轉身指向山頂)強不強的,先把地基的青石鋪好。姑蘇台要聚氣運,根基得紮進這山骨裡——看見那片紅土了嗎?摻上桐油和生鐵屑,夯得比吳王的寶座還結實,聽見沒有?
宮束班眾人:齊聲)聽見啦!
眾人一哄而散,各自忙活。阿竹帶著倆人抬青銅柱,剛走兩步,腳下被一塊突起的石頭絆了個趔趄,柱子一頭撞到旁邊的陶罐堆,“嘩啦”一聲,裝著朱砂的陶罐碎了一地,紅粉濺了他一褲腿。)
阿竹:低頭瞅著紅通通的褲腳,突然哀嚎)完了!我娘新給我縫的褲子!這朱砂洗不掉啊!
老三:蹲在地上撿陶罐碎片,憋笑)沒事兒,等台蓋好了,讓吳王賜你條龍紋褲,比這體麵!
墨丁背著手走過去,突然指著阿竹的褲腳笑出聲:“彆說,這紅點子配灰布,倒像咱們工藝門的新記號。”眾人一聽,笑得直不起腰,老六笑得太急,一口唾沫嗆進喉嚨,咳得直拍胸脯,手裡的墨鬥線“啪”地甩到阿竹臉上,沾了道黑印子。)
第二幕:榫卯裡的乾坤
場景:一月後,姑蘇台的台基已初具規模,三層青石台基逐層收窄,邊緣的螭首排水口正滴著雨水。宮束班在搭建第二層的木構框架,墨丁站在台基邊緣,對著圖紙比劃。
【中段】
雨後初晴,台基上還濕漉漉的。阿竹正帶著倆人拚裝轉角的鬥拱,榫卯卡了半天沒對上,急得滿頭汗。)
阿竹:使勁往鬥拱裡砸木楔子)邪門了!明明按圖紙鑿的,怎麼就卡不上?
墨丁:走過來,用手指敲了敲鬥拱的凹槽)你昨晚是不是跟老九掰手腕了?左手勁大,鑿子偏了半分都看不出來?
阿竹低頭一看,果然凹槽左邊比右邊深了半指,臉“騰”地紅了。老九在旁邊搭木梁,聞言探過頭:“哎阿竹,輸了就輸了,彆拿鬥拱撒氣啊!”)
眾人笑鬨間,突然聽見“撲通”一聲——負責搬運青銅獸首的小七腳滑,連人帶獸首摔進了旁邊的積水坑,獸首的獨角正好頂在他屁股上,濺起的泥水把路過的墨丁濺了半邊身子。)
小七:趴在水裡,舉著獸首喊)門主!這獬豸首質量真好,摔不爛!
墨丁:抹了把臉上的泥,突然笑到扶著旁邊的木柱)你小子……趕緊起來!再泡會兒,回頭台基的土都被你泡軟了,聚氣運?我看聚的是你的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