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笑翻鹹陽
【場景:鹹陽街市】
三個月後,鹹陽城的集市上,百姓們舉著嶄新的方孔錢歡呼。宮束班八人坐在酒肆裡,麵前擺著八大碗麵。
"聽說了嗎?"阿廚吸溜著麵條,"上次李斯大人來驗量器,拿阿石刻的銅權去稱金塊..."
阿石噴飯:"可不是嘛!那銅權裡被阿修加了機關,稱到標準量會自動彈開個小抽屜,裡麵...嘿嘿,放了顆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伶突然起身,比劃著李斯的模樣唱起來:"念白)此物甚妙!唱)稱金時,叮咚響,彈出顆糖甜到心~嚇得李斯大人把玉圭都掉地上咯!"
鄰桌突然傳來驚呼聲。眾人抬頭,隻見個小吏舉著新量鬥,卻怎麼也倒不出裡麵的小米。
"這是咋回事?"小吏急得滿臉通紅。
阿木慢悠悠走過去,在鬥底輕輕一擰。隻聽哢嗒聲,鬥底彈出個小刮板:"新量鬥自帶刮平器,倒糧時得轉一下機關,不然...嘿嘿,倒多少留多少。"
小吏臉漲得通紅,周圍百姓笑得前仰後合。
突然,街麵震動起來。隻見玄鐵真人陪著秦始皇走來,新鑄的標準量器正在被抬往各地,百姓們爭相觸摸那些閃著寒光的青銅量具。
阿風掐指一算,突然跳上酒桌:"吉兆!吉兆啊!看那太陽!"
眾人抬頭,正午的日光照在新立的量天尺上,投下的影子分毫不差指向地麵刻度。更妙的是,繡娘們掛在城樓的《度量新歌》綢緞被風吹起,伶人們突然開嗓,滿城的巧匠跟著合唱:
"尺同長,斛同量,錢同重,書同文~
工藝門,手藝強,助我王,定四方~"
秦始皇停在酒肆前,看著這群笑得東倒西歪的憨貨,突然接過阿廚遞來的粗瓷碗,仰頭飲儘。
"賞!"他擲地有聲,"宮束班,賞金千兩,工坊百間!"
阿鐵手一抖,烙鐵掉在地上,燙得阿木跳起來;阿石笑得太猛,刻刀紮進了板凳;阿繡的絲線纏上了秦始皇的龍袍,卻被他笑著揮手:"留著,作個紀念。"
夕陽西下時,宮束班八人躺在工坊屋頂,看著新鑄的方孔錢在熔鑄爐裡翻滾成統一的模樣。阿伶突然指著天邊:"看!那雲彩像不像咱們的量尺?"
眾人望去,晚霞正化作一把橫貫天際的巨尺,將九州山河量得清清楚楚。
玄鐵真人站在觀星台,看著山腳下連綿成片的新工坊,袖口齒輪再次轉動。山風送來遠方的消息——新的度量標準已傳遍天下,百姓用著統一的尺子量布,用著一樣的鬥斛納糧,連孩童都能背出"一升為十合,一鬥為十升"。
"門主,"阿鐵舉著新鑄的量器跑來,"下次咱們再改點啥?"
玄鐵真人望向東方,那裡,大海正等著新的船塢,長城正等著更堅固的城磚,而宮束班的笑聲,已隨著統一的度量衡,傳遍了這片即將迎來盛世的土地。
工藝門助秦一統頌
工藝門無名
終南千匠聚風雲,
宮束憨癡技絕倫。
鐵火熔開度量亂,
木規勘定尺衡勻。
石銘九州同軌跡,
繡線三針定乾坤。
釜中烹得倉廩實,
鼎上修來福澤深。
羅盤撥散星鬥錯,
伶聲唱徹帝王心。
鹹陽城裡青銅耀,
笑看江山萬裡均。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