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門·秦渠篇》
場景一:工藝門山門廣場日外
【山門銅鐘轟鳴,三百級石階上人影攢動。工藝門門主玄鐵真人負手立於青銅鼎旁,紫袍在山風中獵獵作響】
玄鐵真人:聲如洪鐘)鄭國渠一動,天下格局必變!你們這群憨貨,要讓秦地百姓知道——工藝門的錘子,能敲出江河!
【宮束班弟子們扛著工具列隊,七倒八歪卻眼神發亮】
鑄鐵匠李三錘:掄起十八斤鐵錘)門主放心!彆說挖渠,就是給黃河裝道閘門,咱也能琢磨出來!
木藝師柳丫頭:踹了踹身邊的木犁)少吹牛,先把你那劈柴斧頭磨亮再說。上次做的渠閘模型,榫頭歪得能塞進手指頭!
【眾人哄笑,石雕匠石疙瘩悶聲悶氣地舉起一塊青石板,上麵已刻好蜿蜒渠路】
石疙瘩:指著石板)涇水到洛水,七百多裡,這裡戳向一處)該炸山。
廚師胖廚子:掂著鐵鍋湊過來)炸山得用猛火!我新配的硝石方子,保準一響能掀翻半座山——就是上次試炸把廚房灶台炸飛了……
【玄鐵真人輕咳一聲,眾人立刻收聲,卻還是忍不住互相擠眉弄眼】
玄鐵真人:瞪向胖廚子)再敢在工地上玩炸藥,就罰你給三千民夫做三個月窩窩頭!
【胖廚子縮脖子,繡藝師蘇巧娘捂著嘴笑,指尖的絲線卻沒停,正給帆布渠圖鎖邊】
蘇巧娘:門主,渠口的測量繩我用蠶絲浸了桐油,水泡三個月不爛。就是……指著繩結)風水師老周非讓我在繩頭繡個八卦,說能鎮住水怪。
風水師老周:捋著山羊胡)那是!上次勘察涇水,若非我及時算出水下有淤泥坑,修複師小胡就得栽進去喂魚!
修複師小胡:舉著鋦子晃了晃)栽進去也不怕,我帶了全套家夥,就是給自己鋦個澡盆也能應付。
【玄鐵真人望著這群吵吵嚷嚷的弟子,嘴角隱有笑意】
玄鐵真人:三日後隨秦軍入關中。記住,工藝門的本事,不在朝堂辯經,在這鑿子、墨鬥、繡針裡!指向東方)走!讓秦國人瞧瞧,什麼叫巧奪天工!
【眾人齊聲應和,聲音震得石階旁的古鬆落了滿地鬆針。李三錘的鐵錘敲在青銅鼎上,一聲脆響穿雲裂石】
場景二:鄭國渠工地日外
【綿延數十裡的工地人聲鼎沸,民夫們揮著鋤頭挖渠,卻在一處硬土層前卡了殼。秦軍監工焦躁地拔劍砍向土坡,火星四濺】
監工:怒吼)一群廢物!三天了才挖半尺深,再挖不動全拖去喂狗!
【民夫們麵麵相覷,突然有人喊“工藝門的人來了”。宮束班弟子們推著獨輪車穿梭而來,李三錘扛著個黑鐵家夥,看著像個巨型釘耙】
李三錘:拍著鐵家夥)這叫“裂土器”,老鐵鍛造,齒刃淬了水火,硬土?給它撓癢癢罷了!
【他將裂土器卡在土層裡,柳丫頭掄起木杠杆猛地壓下,隻聽“哢嚓”一聲,半米厚的硬土塊應聲裂開】
民夫們:驚呼)好家夥!這比一百把鋤頭都頂用!
【監工目瞪口呆,胖廚子趁機湊過來,舉著個陶甕】
胖廚子:官爺嘗嘗?這是用涇水泉水燉的羊肉,放了咱門裡的香料,民夫吃了乾活有力氣!
【監工剛接過陶碗,石疙瘩那邊突然傳來巨響。隻見他指揮著十幾個石匠,用帶滑輪的鐵鏈吊著巨石,正往山壁上撞——原定三天才能鑿開的石料,頃刻間崩裂滾落】
石疙瘩:抹了把汗)比用鑿子快三十倍。
【不遠處,蘇巧娘和老周正圍著渠口爭執。蘇巧娘拿著繡繃比劃,老周舉著羅盤轉圈】
蘇巧娘:渠口得朝東南,這樣水流才順!你看這帆布上的絲線走向,天然該往那邊去!
老周:跺腳)羅盤指著正南!水下有龍氣,偏一分就會衝犯地脈!
【小胡蹲在旁邊補一個漏水的陶罐,插了句嘴】
小胡:要不……咱在渠口鋪層青石,既按蘇姑娘說的東南向,又在石縫裡嵌上老周畫的符紙?
【兩人同時轉頭瞪他,卻又突然笑了——還真像個辦法】
場景三:渠閘施工現場夜外
【火把通明,眾人圍著剛架起的木閘門發愁。閘門總往一邊歪,怎麼調都不正】
李三錘:急得抓頭發)明明尺寸都對,榫卯也嚴絲合縫,邪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