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門·阿房篇》
場景一:鹹陽城外·工藝門臨時營寨日
營寨裡叮叮當當響成一片:鑄鐵組老三正把宮殿銅構件打成了銅葫蘆,木藝組阿桃給梁柱雕花時雕出個鬼臉,石雕組石頭對著塊漢白玉啃了口——硌得牙疼,繡藝組蘇繡娘在帷幔邊角繡了隻小龍蝦,廚師胖墩拿鍋鏟給畫師小墨當畫筆,修複師老胡對著半塊秦磚發呆,風水先生羅盤纏上了阿慶的戲服飄帶,阿慶正拿畫架當戲台板唱《秦宮賦》)
門主踩著滿地木屑走進來,手裡的圖紙被風吹得嘩嘩響):都給我住手!再把工料折騰成玩意兒,我讓你們去驪山給始皇帝鑿陵墓——鑿到下輩子!
眾人手忙腳亂收拾攤子:老三把銅葫蘆塞進草垛,阿桃用布蓋住鬼臉木雕,胖墩把鍋鏟還給老胡,老胡舉著鍋鏟更懵了)
門主將圖紙拍在石桌上,圖上是阿房宮的宏偉草圖):陛下一統天下,要修阿房宮震懾四海,還說要“以工代賑”——讓流民跟著乾活混口飯吃。這活兒比都江堰還大,宮束班全體留鹹陽,給我拿出真本事!
小墨舉著炭筆):門主!我要把阿房宮畫成百鳥朝鳳圖!
胖墩搓手):那夥房得修大點吧?我要給工匠們做秦地八大碗,保證吃了扛得住搬石頭!
風水先生解開盤錦上的飄帶):放心,我早算好了,宮殿坐北朝南,前有渭水後有驪山,就是……指著圖紙)這地基底下好像有塊龍形石,挖出來能雕個鎮宮獸!
門主指著眾人):鑄鐵組趕製殿門銅環和梁柱鐵箍,木藝組做榫卯結構彆再搞小木馬,石頭帶著人鑿十二金人底座,蘇繡娘……看她繡的小龍蝦)……改繡龍鳳呈祥!胖墩管三百人的夥房,老胡盯著工具彆讓鑄鐵組的愣頭青把鑿子當撬棍用,風水先生看好地基彆挖著挖著冒出水來,阿慶去給工匠們唱號子——跑調了扣月錢!小墨……拿起他畫的胖墩啃鍋鏟圖)……正經畫圖紙,再畫這些我讓你去刷牆!
眾人齊聲):收到!
鏡頭切到營寨外,流民們扛著工具排隊領粥,胖墩的夥房飄出香味,阿慶的號子聲混著工具碰撞聲,門主望著阿房宮的地基輪廓,嘴角抽了抽)
門主自語):可彆把阿房宮修成雜耍班子的後台啊……
場景二:阿房宮地基施工現場日
數萬人在夯土,李冰的兒子李二郎作為監工之一,正對著一群蹲在地上笑的工匠皺眉——隻見阿慶正踩著夯土台唱《荊軻刺秦》,胖墩舉著個大饅頭當“匕首”配合他,被刺中時還誇張地倒地啃饅頭)
李二郎扶額):門主,您這徒弟們……比修都江堰時更能鬨騰了。
門主剛從地基裡撈出風水先生——他為了找“龍形石”掉進了土坑):讓你見笑了。衝阿慶喊)彆演了!再把夯土台踩塌了,讓你去填坑!
阿慶蹦下來,胖墩把饅頭塞給流民小孩,突然聽鑄鐵組那邊傳來巨響)
老三舉著個扭曲的銅環跑過來):門主!這環子打了八遍都不圓,是不是土太潮影響火候?
石頭扛著塊石頭路過):我看是你眼神歪了!昨天你把我雕的石獅子鼻子雕成蒜頭樣,還好意思說彆人!
老三瞪眼):那是藝術!你懂個屁!
兩人吵著吵著推搡起來,老三的銅環飛出去,正好套在路過的蘇繡娘繃架上,把她繡了一半的鳳袍套成了“鳳穿環”)
蘇繡娘跺腳):我的金線!抓起繡花針就追,小墨舉著炭筆邊跑邊畫:“這場景太生動了,得記下來!”)
李二郎突然指著地基角落):那兒怎麼冒白氣?
風水先生掏出羅盤跑過去,蹲在地上扒土):是溫泉!我就說這地基有靈氣,這下好了,工匠們能洗熱水澡了!
胖墩湊過去):那我能不能在這兒支個鍋?溫泉煮蛋肯定香!
門主氣笑了):胖墩,你再敢在地基裡煮蛋,我讓你跟溫泉裡的石頭一起夯進土裡!
眾人哄笑時,老胡舉著個斷了的夯錘過來:“門主,這木柄裂了,得換個硬木的。”阿桃跑過來:“我這兒有!昨天做的榫卯木柄,比鐵還結實!”說著把木柄一插,嚴絲合縫,眾人叫好)
場景三:宮殿梁柱安裝現場夜
火把通明,工匠們正用滑輪吊一根巨型橫梁,木藝組的人喊著號子,阿慶領唱,突然跑調跑到天上去,橫梁晃了晃差點砸下來)
門主扯著嗓子):阿慶閉嘴!換胖墩來喊!
胖墩清嗓子):“一二三,使勁搬!搬完吃碗油潑麵!”眾人跟著喊,勁往一處使,橫梁穩穩落在柱頭上)
石頭摸著柱子底座):這青石底座我雕了九條龍,保準鎮宅!
小墨舉著畫稿):我給龍添了點雲紋,你看這樣是不是更像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