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
鑄鐵弟子阿鐵正教工匠們打鐵鏈,用來固定木梁。他舉起大錘,剛要演示,突然被木藝弟子阿木喊住。
阿木:指著梁架模型)阿鐵,你這鐵鏈太長了,得按“榫卯扣”的長度來,不然會像你上次係的腰帶——故意拖長音)鬆鬆垮垮!
阿鐵:掄起大錘往地上一砸,火星四濺)你懂個屁!這鐵鏈得“寧長勿短”,就像你做的木楔子,總得留點頭兒,不然咋敲進去?
工匠們看得直樂,突然聽見“哐當”一聲,畫師阿墨從腳手架上摔下來,卻被戲曲弟子阿戲一把接住。)
阿戲:擺出戲曲裡的亮相姿勢)小爺我這“雲手”可不是白練的!阿墨,你再敢往房梁上爬著畫畫,我就唱段《鍘美案》嚇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墨:掙紮著下來,手裡還攥著畫筆)我要畫飛簷上的風鈴,西漢的風鈴是“編鐘式”,你懂嗎?
突然,修複師阿修喊了一聲:“不好!”眾人回頭,見他正拿著膠水往一塊斷裂的石碑上粘,卻把膠水蹭了滿臉。)
阿修:抹了把臉,黏得睜不開眼)這西漢的石碑,得用魚鰾膠,可這膠咋這麼黏……突然撞到身後的阿繡,兩人一起摔在沙堆裡)
阿繡:從沙堆裡坐起來,頭發裡全是沙子,卻指著石碑笑)你看!這碑上的字是“石渠閣”,被你一撞,倒像刻了個“沙渠閣”!
眾人笑得前仰後合,連拘謹的工匠都捧著肚子直不起腰。門主站在遠處,聽見阿廚在給工匠分饅頭,邊分邊喊:“吃慢點!下午教你們做‘鬥拱饅頭’,一層麵一層餡,跟石渠閣的梁架一樣!”)
【第三幕:月夜石渠閣】
場景:石渠閣前院,月光灑在剛修好的台階上,弟子們和工匠圍坐在石桌旁,手裡拿著竹簡仿西漢文書)。
人物:全體角色
【開場】
門主站在石渠閣的匾額下,看著弟子們教工匠認竹簡上的建築術語。阿風正指著星空講風水,阿戲在旁邊唱西漢的樂府詩,阿墨在地上畫石渠閣的全景圖,阿繡把繡著星圖的帕子分給工匠。
阿鐵:舉起一塊石雕殘片)各位看,這是西漢的“減地隱起”雕法,就像……突然把殘片往阿木頭上一放)阿木的腦袋,得把多餘的部分鑿掉才好看!
阿木:反手把木尺往阿鐵背上拍)你這憨貨!應該說像你鑄鐵的模子,得“去粗取精”!
工匠們笑出聲,一個老工匠舉起手裡的榫卯模型:“多虧你們這群娃娃,我才知道這木頭能像搭積木一樣結實!”)
門主:清嗓子)都安靜。從懷裡掏出一本線裝書)這是《石渠閣營造記》,你們宮束班每人抄一份,傳給後世工匠。
弟子們湊過來搶書,阿修不小心把墨汁打翻在書上,阿繡趕緊用繡針挑墨漬,卻在書頁上繡出了朵小蓮花。)
阿繡:舉著書笑)這樣更好看!西漢的工匠說不定也愛隨手畫朵花呢!
門主看著那朵歪歪扭扭的蓮花,突然笑了。月光下,石渠閣的飛簷投下長長的影子,弟子們的笑聲順著水渠飄向遠方,和工匠們哼的夯歌混在一起。)
【尾聲】
鏡頭拉遠,石渠閣在月光中靜靜矗立,匾額上的“石渠閣”三個字閃著微光。畫外音是門主的聲音,帶著笑意)
門主:這群憨貨……倒把西漢的手藝,傳成了活的。
《工藝門傳藝歌》
工藝門無名
山門榫卯刻春秋,宮束群賢戲作遊。
鐵屑飛時敲木楔,繡絲纏處畫梁頭。
石渠閣畔傳西漢,瓦匠簷前學巧構。
一鍋粥解地基秘,半塊碑藏雕鏤謀。
墨染眉心仍論畫,膠黏指縫且修甌。
憨聲笑破雲千疊,手藝裁成月一鉤。
莫道匠心無雅韻,飛簷載夢過荒丘。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