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記》
場景一:工藝門總堂日
人物:
鐵山工藝門門主,五十餘歲,左手老繭層疊,腰間懸著半塊青銅卡尺)
宮束班:精英弟子。
石鑿石雕弟子,二十歲,總把刻刀彆在發髻上)
木卯木藝弟子,十九歲,袖口沾著木屑,總在盤一塊紫檀木料)
繡綾繡藝弟子,十八歲,裙擺繡著纏枝蓮,說話時指尖總在比劃針腳)
火鉗鑄鐵弟子,二十一歲,嗓門比風箱還響,肩上總搭著塊擦鐵布)
墨痕畫師弟子,二十歲,袖口沾著石青朱砂,懷裡揣著半塊墨錠)
其他弟子若乾廚師阿灶、修複師粘粘、風水先生羅盤等,或坐或站,手裡都攥著工具)
【開場】
工藝門總堂梁柱上懸著塊黑檀匾額,刻著“器載道”三個金文。堂中八仙桌上擺著卷泛黃的竹簡,鐵山用手指叩了叩桌麵,指節撞在檀木上悶響如敲石。
鐵山:掃過滿堂弟子)陛下前日托少府傳旨,要咱工藝門刻《漢書》石碑。正版孤本已在案上,刻成了,是要立在未央宮旁的石渠閣,聚我人族氣運的。
石鑿“嗷”一聲蹦起來,發髻上的刻刀滑到鼻尖:“門主!是不是刻成了能讓後世子孫都知道咱大漢的厲害?”話音未落,木卯手裡的紫檀木“啪”掉在地上,他慌忙撿起來吹了吹:“雕石碑得先搭木架吧?我這就去砍金絲楠!”
火鉗突然拍桌,震得桌上的墨錠跳起來:“砍啥楠木!先鑄幾把刻刀!我新煉的百煉鋼,削石如泥!”說著擼起袖子要往鐵匠房衝,被繡綾一把拉住——她手裡還攥著繡繃,繃上剛繡了隻銜著毛筆的錦雞。
繡綾:指尖點著火鉗胳膊)急啥?碑文字體還沒定呢!墨痕哥,你說用隸書還是小篆?我看石渠閣的石鼓文就不錯,要不我繡個字樣給你參考?
墨痕正往竹簡上拓字,聞言手一抖,朱砂滴在“漢武帝紀”四個字上:“彆繡了!上次你繡的《詩經》石碑樣,被阿灶當成菜譜刻在灶台上,害得後廚燉了三個月的‘蒹葭湯’。”
阿灶舉著鍋鏟從後堂跑出來):那湯不好喝嗎?我還加了當歸呢!對了門主,刻石碑得用點心吧?我把祖傳的“刻字補氣血秘方”帶來了,磨墨時加兩勺,保證石鑿刻三天三夜不手抖!
粘粘抱著個碎成八瓣的陶罐):彆吵了彆吵了!我剛修複好的秦代量器又被你們震碎了!突然壓低聲音)而且……指了指門外)羅盤師兄昨天算過,說今日宜動土,但忌鐵器與木鋸同置,火鉗哥你那煉鋼爐得挪挪位置。
火鉗:瞪眼)他前天還說我火爐方位旺財運,結果我昨天丟了塊剛煉好的玄鐵!突然捂住嘴)噓……彆讓羅盤聽見,他上次被我懟了,硬是給我床底下擺了三個“鎮煞符”,害得我天天做噩夢夢見被鐵水澆頭。
鐵山看著這群吵成一團的弟子,突然咳嗽一聲。滿堂瞬間安靜,隻剩木卯手裡的紫檀木還在“咯吱”作響——他緊張時就愛盤木頭。
鐵山:指了指桌上的竹簡)《漢書》一百篇,咱們分著刻。石鑿領石雕組刻“本紀”,木卯搭碑座,火鉗鑄工具,墨痕先寫樣字。繡綾……你去給石碑描金紋,彆讓阿灶再把你的繡樣拿去燉湯。
眾人齊聲應“是”,轉身要走,卻被鐵山叫住。
鐵山:從懷裡掏出個布包)還有這個。打開布包,是塊巴掌大的西漢瓦當,上麵刻著“長樂未央”)這是當年參與修《漢書》的班彪先生用過的,你們刻字時帶著,也算沾點文氣。
石鑿一把搶過瓦當揣進懷裡,剛要跑,被木卯拽住:“等等!你發髻上的刻刀快掉了!”伸手去扶,卻帶倒了旁邊的木架,架上的一堆刻石“嘩啦啦”滾了滿地。
眾人慌忙去撿,石鑿手忙腳亂間,發髻上的刻刀終於掉下來,“咚”地砸在墨痕的硯台上,濺了墨痕一臉黑。繡綾笑得直不起腰,手裡的繡繃滑下去,正好套在阿灶的鍋鏟上。火鉗笑得太猛,撞翻了粘粘剛粘好的陶罐,粘粘蹲在地上抹眼淚,眼淚滴在碎片上,倒把裂縫粘得更牢了。
鐵山站在一片狼藉裡,突然也笑了,抬手抹了把臉——不知何時蹭上了墨痕濺的朱砂,倒像畫了道紅臉膛。
鐵山:揚聲)都彆鬨了!刻完石碑,我請你們吃阿灶燉的“漢書湯”!
阿灶:舉著套著繡繃的鍋鏟)得嘞!我這就去采“太史公草”!
眾人哄笑著往外跑,石鑿跑在最前麵,懷裡的瓦當硌著心口,他摸了摸,突然停下喊:“墨痕哥!你的樣字要是寫歪了,我就把你畫的仕女圖刻在碑背麵!”
墨痕回頭扔了塊硯台,沒砸中,反倒砸在羅盤懷裡的羅盤上,羅盤“哎呀”一聲:“不好!硯台落地,今日刻字要出岔子!”話音未落,被火鉗一把摟住:“出岔子才好!正好讓我試試新鑄的‘糾錯刻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場景一完】
場景二:工藝門碑林場月
人物:同場景一,外加戲曲弟子伶伶總拿著個皮影人)
【入夜,碑林場亮著數十盞油燈,三十塊青石碑立在木架上,弟子們正圍著“高帝紀”石碑忙活】
石鑿光著膀子,後背被油燈烤得發亮,手裡的刻刀在碑上走得飛快,石屑簌簌落在腳邊。墨痕站在碑前,舉著燈籠照字:“左邊‘斬蛇起義’的‘斬’字,那一撇得再斜點,像當年劉邦揮劍的弧度。”
火鉗蹲在旁邊磨刻刀,磨得火星四濺:“用我新鑄的‘穿石刀’試試!早上我拿它劈了塊花崗岩,跟切豆腐似的。”說著遞過去,卻沒拿穩,刀“哐當”掉在地上,正好砸在阿灶用來當坐墊的麵團上——他總愛邊揉麵邊看刻碑,說要給石碑“喂點陽氣”。
阿灶:心疼地把麵團撿起來)我的“碑林饅頭”!本來想刻完這塊碑蒸給大家吃的!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把刀上的鐵屑揉進去?補鐵!
繡綾正在給碑額繡描金樣,聞言笑得針紮了手:“阿灶哥,你上次把鐵山門主的銅卡尺煮進粥裡,說能‘補鈣’,結果門主啃了三天才發現那是卡尺不是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