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都笑起來,鏨子敲在青石上的聲音,混著院子裡的笑聲,傳得老遠老遠)
第三幕·氣運聚
場景:三月期滿,刻石坊。三十塊青石整齊地立在院中,字裡行間透著股沉穩勁兒,老石帶著眾人仔細檢查,連邊角的磨損都一一摸過。
(內監帶著太史令走進來,太史令穿著朝服,手裡拿著一卷竹簡,挨個看過去,時不時點頭)
太史令:指著“治國之道”那塊石)這字刻得好,有筋骨!老石班首,你們用的是秦嶺墨玉粉填的字吧?日光下看,竟有層潤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石:躬身回話)回大人,是用墨玉粉混了鬆煙墨,前朝刻《春秋》石碑時就用這法子,能存上百年不褪色。
(小石蹲在最後一塊石前,摸著上麵的“後世鑒之”四個字,忽然“哎喲”一聲)
小石:爹!您看這石縫裡,不知啥時候長了棵小青草!
(眾人都湊過去看,隻見青石底座的縫隙裡,真有棵嫩芽頂著土鑽出來,嫩得發綠,在風裡輕輕晃)
老張:捋著胡子笑)奇了怪了,這石頭縫裡沒水沒土的,咋就長草了?
內監:也湊過來瞅,尖嗓子都變調了)這可是吉兆啊!石碑剛成,就有新生命冒出來,說明這《鹽鐵論》能像這草似的,紮在土裡,傳下去!
太史令:撫掌讚歎)不錯不錯!這叫“文以載道,石以承之,草木以證之”——老石,你們宮束班刻這碑,聚的可是天下讀書人的氣運啊。
(忽然一陣風吹過,三十塊石碑上的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是有層光在字裡流動,院子裡的槐樹葉“沙沙”響,竟像是有人在低聲誦讀)
小李:指著天空,聲音發顫)班首!您看天上!
(眾人抬頭,隻見雲層裡透出幾道金光,正好落在石碑上,把“民為邦本”四個字照得格外亮,遠處傳來鐘鼓樓的鐘聲,一下一下,像是在應和)
小石:激動得直跺腳)我就說嘛!咱刻的碑不一樣!你看那光,跟當年在太廟見的一樣!
老石:眼眶有點紅,趕緊轉過身去擦了擦,又轉過身來罵道)傻小子,咋還哭了?趕緊把石碑上的灰再擦一遍,陛下說不定親自要來呢!
(眾人手忙腳亂地拿軟布擦石碑,小李擦到“鹽鐵之爭”那塊時,不小心打了個噴嚏,正好噴在“爭”字上,嚇得臉都白了,結果那字上的墨玉粉卻更亮了些)
老張:哈哈大笑)你這噴嚏打得好!把“爭”字裡的火氣都噴出來了,剩下的都是道理!
(夕陽西下,金光把石碑的影子拉得老長,三十塊石碑像是站成了隊,整整齊齊地望著長安城的方向,草芽在石縫裡挺著腰,像是在跟石碑一起,等著被載入史冊)
老石:看著滿院的石碑,聲音有點啞)行了,都歇著吧。咱宮束班這活兒,乾得值。
小石:湊到老石身邊,肩膀撞了撞他)爹,以後是不是有人指著這些碑,說這是咱刻的?
老石:抬手揉了揉兒子的頭發,重重“嗯”了一聲)會的。
(鏨子被整齊地掛在牆上,月光從窗欞照進來,落在石碑上,字裡的光和月光混在一起,像是有什麼東西,正從石頭裡慢慢滲出來,往天上飄去——那是匠人的氣,是文字的魂,是能傳千年的,人間煙火氣。)
《宮束班刻石歌》
工藝門無名
秦嶺青石鑿作碑,西漢風煙入鏨飛。
鹽鐵論辯五十場,字字鑿透千鈞威。
老石揮錘驚燕雀,小石敲刀帶笑謔。
胡餅油痕沾"民饑",誤灑墨汁映日烈。
三月功成三十碑,石縫新苗破塵泥。
金光忽從雲間落,照見"民為邦本"題。
匠氣凝作千年韻,笑聲融在字裡存。
不記宮束班名姓,隻留青史與乾坤。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