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興·鼎氣聚
劇本
人物表
老墨:宮束班掌作,年近五十,手有老繭,話少心細,藏著一身木作、石作硬功夫
阿武:二十出頭,力大如牛,總愛咋咋呼呼,擅長搬運、夯土,常鬨小笑話
阿禾:十八九歲,眼尖手巧,專管測量、畫線,總被阿武逗得笑出淚花
老河:四十多歲,曾在黃河邊幫人修過堤,懂水文,話裡總帶著“水脈”“流向”,性子慢悠悠
小豆子:十五六歲,學徒,跟在老墨身邊打雜,愛問東問西,記性卻時常不在線
李都尉:負責漕渠監工的官員,麵冷心熱,起初瞧不上宮束班的“散漫”,後被眾人乾勁打動
其他宮束班工匠:十餘人,各有分工,湊一起總愛插科打諢
第一幕:宮束班接活——憨貨聚首惹“嫌棄”
場景
西漢都城長安城外,渭水南岸的空場,地上散落著木鍁、麻繩、未加工的石料,遠處能望見長安城的城牆輪廓。春日,風裡帶著暖意,卻還夾著些沙塵。
幕啟:空場上,阿武正扛著一根比他還粗的木柱轉圈,想給小豆子表演“單手舉柱”,結果腳下一滑,木柱砸在地上,濺起一片土,他自己也趔趄著差點坐地上。)
阿禾:捂著嘴笑,手裡的水準儀都晃了晃)阿武!你再折騰,木柱沒舉起來,先把自己埋進土裡當“夯土樁”啦!
阿武:拍著身上的土,不服氣地梗著脖子)誰說的!剛就是腳底下有石頭硌著了!再來一次,我肯定——
老墨:從遠處走來,手裡攥著一張皺巴巴的圖紙,眉頭微蹙,聲音不高卻有分量)彆鬨了。李都尉快到了,正經點。
阿武立刻收了架勢,撓著頭站好,小豆子湊到阿武身邊,小聲問:“武哥,剛那招還教不教我?”阿武瞪他一眼:“先聽掌作的!”)
片刻後,一隊人馬過來,為首的李都尉穿著鎧甲,臉色嚴肅,目光掃過場中打鬨的工匠,眉頭皺得更緊。)
李都尉:指著圖紙,對老墨說)陛下要修漕渠,從長安引渭水,通到黃河,要走三百多裡,兩年內要通漕運。你們宮束班……就是一群愛嘻嘻哈哈的,能行?
阿武:立馬上前,拍著胸脯)都尉您放心!我們雖然愛鬨,但乾活不含糊!您看我這力氣,夯土、扛石料,我一個頂倆!
小豆子:跟著點頭,卻突然問)都尉,漕渠是乾啥的呀?是比我家門前的小溪還寬嗎?
眾工匠都笑了,阿禾笑得直不起腰,李都尉也被逗得嘴角動了動,臉色緩和了些。)
老墨:瞪了小豆子一眼,又對李都尉拱手)都尉,漕渠通了,江南的糧食、物資能更快運到長安,是大事。我們宮束班雖不善言辭,但手上有真功夫。這漕渠,我們接了,定不耽誤工期。
老河:慢悠悠開口,手裡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著)渭水春汛大,夏水急,漕渠得選在高些的地方,不然容易淹。我瞧著那邊的坡地就合適,水脈順,挖起來也省力氣。
李都尉看著老河在地上畫的簡易地形圖,又看了看老墨沉穩的樣子,點了點頭:“好,我信你們一次。明日就開工,要是出了差錯,我唯你們是問!”)
李都尉走後,阿武立馬湊到老墨身邊:“掌作,您說咱真能兩年修完三百多裡?我聽說之前修堤,那些工匠乾了三年都沒成呢!”)
阿禾:收起水準儀,笑著說)那是他們沒我們機靈!你看老河叔懂水,掌作您懂木工石工,我來測方位,小豆子……嗯,小豆子可以幫我們遞工具呀!
小豆子:興奮地跳起來)對!我還能記東西!比如今天要挖幾尺土,明天要運多少石料!
老墨:看著眼前吵吵鬨鬨的一群人,嘴角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彆光說不練。明日天不亮就開工,誰要是遲到,就去扛最沉的石料。
阿武立馬應下,阿禾和小豆子也跟著點頭,老河則還在地上琢磨著水脈,空場上的笑聲伴著春風,飄向遠處的渭水。)
第二幕:漕渠施工——憨貨鬨場也出活
場景一:測量放線——阿武搗亂鬨笑話
開工第三日,天剛亮,工匠們就到了工地。阿禾拿著水準儀,蹲在地上調整,小豆子幫她扶著標尺,老河在一旁看著地形,老墨則在檢查石料的成色。)
阿禾:對著水準儀看了半天,對小豆子說)小豆子,標尺再往左挪半尺,對,就是這兒,彆晃。
阿武扛著一把木鍁走過來,見阿禾看得認真,想逗逗她,悄悄繞到小豆子身後,突然大喊一聲:“有蛇!”)
小豆子:嚇得一蹦三尺高,手裡的標尺“哐當”掉在地上)啊!蛇在哪兒?在哪兒?
阿禾手裡的水準儀也跟著晃了,她氣得站起來,瞪著阿武:“阿武!你能不能彆搗亂!這水準儀要是偏了,放線就錯了,漕渠挖歪了,你賠得起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墨:走過來,撿起標尺,遞給小豆子,又瞪了阿武一眼)阿武,去把那邊的土堆夯了,夯不實,今晚彆吃飯。
阿武:吐了吐舌頭,扛起木鍁就跑)知道了掌作!我這就去夯,保證夯得比石頭還硬!
小豆子拍著胸口,還在小聲嘀咕:“武哥真壞,嚇我一跳。”阿禾無奈地笑了笑,重新調整水準儀:“好了,彆理他,我們繼續測。”)
老河看著這一幕,慢悠悠地說:“阿武這孩子,力氣大,就是心太活。不過也好,工地上有他,不悶。”)
場景二:夯土築堤——憨貨協作顯本事
三個月後,漕渠已經挖了幾十裡,開始築堤。正午,太陽毒辣,工匠們都曬得黝黑,阿武光著膀子,扛著夯錘,和另外兩個工匠一起夯土。)
阿武:喊著號子)嘿喲!夯土咯!一夯實,二夯牢,漕渠堤岸不怕澇!
另兩個工匠跟著喊號子,夯錘落下,土麵緊實了不少。阿禾拿著尺子過來,量了量堤岸的高度:“阿武,再加把勁,還差半尺就到標準了!”)
阿武:擦了擦臉上的汗,笑著說)放心!這點活兒,我閉著眼睛都能乾完!不過阿禾,你能不能去給我弄點水喝?這太陽曬得,我嗓子都快冒煙了。
小豆子:提著水罐跑過來,喘著氣說)武哥,我給你帶水了!剛從河邊打的,還涼著呢!
阿武接過水罐,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罐,又遞給身邊的工匠。老墨走過來,用腳踩了踩堤岸,點了點頭:“不錯,夯得挺實。阿武,下午把那邊的石料搬過來,要鋪在堤岸內側,防止水流衝垮。”)
阿武:立馬應下)好嘞掌作!保證按時搬完!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李都尉帶著幾個隨從過來了。他走到堤岸旁,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夯實的土,又看了看鋪在岸邊的石料,臉色比之前柔和了不少。)
李都尉:對老墨說)沒想到你們進度這麼快,這堤岸的質量也不錯。之前我還擔心你們嘻嘻哈哈的,乾不好活,是我多慮了。
阿武:湊過來,笑著說)都尉,我們這叫“勞逸結合”!乾活的時候不含糊,休息的時候樂一樂,才能更有勁兒乾活嘛!
李都尉被逗笑了,點了點頭:“說得也有道理。不過還是要注意安全,彆光顧著樂,出了岔子就不好了。”)
場景三:應對險情——憨貨齊心渡難關
半年後,夏日,連日暴雨,渭水水位上漲,漕渠一段堤岸出現了管湧,水從堤岸下的縫隙裡冒出來,工匠們都慌了。)
阿武:站在堤岸旁,看著冒水的地方,急得直跺腳)這可咋辦?水要是再冒,堤岸該塌了!
小豆子:嚇得眼圈都紅了)掌作,我們會不會白乾了呀?這半年挖的渠,要是塌了可怎麼辦?
老墨:沉著冷靜,大聲說)彆慌!老河,你看看水脈,這管湧是哪兒來的?阿禾,快去拿沙袋,阿武,你帶幾個人去搬石料,堵缺口!
老河:趴在地上,耳朵貼著堤岸聽了聽,又看了看冒水的地方)這是底下有暗溝,水順著暗溝滲過來的。得先把暗溝堵上,再用沙袋壓著,不然光堵表麵沒用。
阿武立馬帶著幾個工匠去搬石料,阿禾和小豆子扛著沙袋跑過來。阿武搬起一塊大石料,想往缺口處放,卻沒注意腳下的泥,差點滑進水裡,幸好身邊的工匠拉了他一把。)
阿禾:嚇得大喊)阿武!你小心點!要是掉下去,這麼急的水,可就危險了!
阿武:站穩後,撓了撓頭)沒事沒事,我這不是沒掉下去嘛!快,把沙袋遞給我,我先把石料墊在底下,再用沙袋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