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束班繪《東漢車馬宴舞百戲圖》趣聞劇本
人物
老班頭:宮束班班主,五十餘歲,山羊胡,常板臉卻藏不住笑意,重規矩也護徒弟
大夯:二十餘歲,身寬體壯,畫車馬見長,反應慢半拍
小溜:十八九歲,身形瘦高,擅畫宴舞人物,愛耍小聰明
二胖:二十歲,圓臉,嗜糖糕,專精百戲題材,易代入畫中場景
阿巧:十九歲,班中唯一女弟子,手巧心細,負責補繡修正,常調和師徒矛盾
第一幕:領活堂屋,初接差事
【時間】東漢章和年間,晨
【地點】宮束班工藝堂,中央置楠木畫案,攤丈許生絹,旁列朱砂、石青等顏料,角落遺胡餅碎屑
老班頭背手繞畫案三圈,停在三徒弟前)
老班頭:洛陽令托活,繪《車馬宴舞百戲圖》送太守府,乾係重大。大夯畫車馬,小溜畫宴舞,二胖畫百戲,阿巧補繡。日落前完不成,今夜無飯。
大夯:指生絹)師父,這絹太長,畫駟馬安車得耗半天。
小溜:摸出酸梅嚼)夯哥笨,馬畫肥點,軲轆畫圓餅,省事。
二胖:攥糖糕,滿臉糖渣)百戲才難!上次畫吞刀,刀畫成筷子,還挨罵。
老班頭敲三人腦袋,阿巧端銅盆入)
阿巧:師父,先查顏料。洛陽令還說,王侯車馬、仕女宴飲、百戲雜耍,缺一不可。
老班頭:瞪徒弟)聽見沒?上心!甩袖離)
大夯擼袖抹石青,小溜偷嚼酸梅,二胖撿掉落糖糕,阿巧搶過扔掉)
阿巧:二胖,臟!再這樣,不幫你留糖糕。
二胖:委屈)我錯了阿巧姐,這次吞刀的刀,定畫得比胳膊長。
第二幕:畫案忙活,洋相頻出
【時間】未時
【地點】工藝堂,生絹上初見雛形:大夯畫的馬車,馬腿如柱,軲轆一圓一扁;小溜畫的仕女,倆發髻歪至肩頭;二胖畫的百戲,吞刀者嘴大過臉,緣竿者掛竿如猴
大夯對韁繩發愁)
大夯:上次見的馬車,韁繩係馬嚼子,我咋係馬耳朵上了?
小溜:補仕女)夯哥這是“馬耳牽車”,趕車的得被甩飛。
大夯伸手搶小溜畫筆,險些碰翻顏料盤,阿巧上前阻攔)
阿巧:彆鬨!小溜你看,仕女酒盞畫漏了,酒流衣襟,像尿褲子。
小溜:笑)就說她喝多了灑的。
二胖趴畫案,學吞刀姿勢,腮幫鼓脹)
二胖:阿巧姐,吞刀是不是得練嚼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