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殿造記
人物表
宮束班班頭:陳石,四十歲,皮膚黝黑,手掌布滿老繭,說話嗓門大,藏不住笑意
宮束班工匠甲:趙二,二十出頭,毛躁但手巧,愛跟人打趣
宮束班工匠乙:老周,五十歲,經驗老道,總愛提點年輕人,偶爾也跟著起哄
宮束班工匠丙:孫六,三十歲,力氣大,性格憨厚,是眾人的“開心果”
監造官:李大人,三十五歲,身著青色官服,麵容嚴肅,卻懂營造之術
小吏:十五歲,跟在李大人身邊,負責記錄工期
第一幕晨光裡的“亂”與“序”
【時間】東漢永平三年,春,卯時
【地點】洛陽城北宮德陽殿建造工地
【場景】天剛蒙蒙亮,東方天際染著一層淡金。工地裡已熱鬨起來,木樁搭起的腳手架蜿蜒著往高處去,成捆的楠木靠在夯土台邊,露水順著木紋往下滴。宮束班的工匠們圍著灶台蹲成一圈,手裡捧著陶碗,呼嚕嚕喝著粟米粥。
趙二:嘴裡塞著餅,含糊不清地指孫六)哎哎,你們看孫六昨晚畫的卯榫圖,把“燕尾榫”畫成“燕子尾巴”,昨兒被陳班頭罵的時候,臉比灶裡的炭還紅!
孫六:急得放下碗,手在身上亂擦)我、我那是油燈太暗!再說了,我今早卯榫合得比誰都快,你敢跟我比?
老周:笑著拍孫六後背)行了行了,二小子就會逗你。不過話說回來,陳頭,今早要架那根主梁吧?昨兒我量著,那根楠木直得能當老天爺的尺子,就是沉得很。
陳石:喝完最後一口粥,把碗往地上一放,抹了把嘴)急什麼?等會兒李大人來驗了木料,咱們再動手。這德陽殿可是陛下欽點的北宮主殿,陛高二丈,要容萬人周旋,一絲錯漏都不能有。
孫六:撓撓頭)班頭,我聽夥房老張說,這殿裡要激沼水在殿下,還要用玉階金柱,到時候陽光一照,是不是跟天宮似的?
陳石:瞪他一眼,卻藏不住笑意)你小子就知道想這些。不過話說回來,等咱們把這殿造好,往後百年,後人提起德陽殿,就知道是咱們宮束班的手藝!
【畫外音】遠處傳來馬蹄聲,小吏牽著馬走在前頭,李大人身著官服,緩步走來。工匠們趕緊放下碗,拍了拍身上的灰,站成一排。
李大人:目光掃過眾人,落在陳石身上)陳班頭,主梁的木料可曾備好?陛下昨兒還問起工期,這德陽殿不僅是起居之所,往後還要當理政的地方,關乎都城氣運,耽誤不得。
陳石:躬身回話,嗓門卻依舊洪亮)回大人,主梁已備好,是從蜀地運來的楠木,直徑足有三尺,昨晚我們又驗了一遍,沒有半點裂紋。等會兒我們就搭架起梁,保證萬無一失。
李大人:點點頭,走到楠木旁,用手指敲了敲木料,聽著沉悶的聲響)好。聽說你們宮束班造活,向來又快又好,就是……話鋒一轉,看向還在憋笑的趙二)總愛嘻嘻哈哈的?
趙二:趕緊收住笑,躬身低頭)大人恕罪,我們……我們是覺得能造這麼氣派的殿,心裡高興。
李大人:嘴角微微上揚,卻又很快壓下去)高興是好事,但乾活要上心。這德陽殿的地基裡,要埋九州鼎的仿製品,陛下說要聚天下氣運於此,你們的每一刀、每一榫,都連著都城的安穩,馬虎不得。
【場景】陳石帶頭應了聲“是”,工匠們也都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眼神裡多了幾分鄭重。孫六悄悄拉了拉趙二的袖子,趙二衝他擠了擠眼,卻也握緊了手裡的鑿子。
第二幕梁柱間的“憨”與“巧”
【時間】兩月後,午間
【地點】德陽殿大殿內
【場景】殿內的立柱已立起大半,朱紅色的漆料在陽光下泛著光。工匠們分成幾隊,有的在給橫梁雕花,有的在打磨玉階,叮叮當當的鑿擊聲、刨木聲混在一起,卻絲毫不亂。
孫六:扛著一根短木,氣喘籲籲地跑到老周身邊)周叔,這根木頭上的花紋,您幫我看看,我總覺得雕得不如您的細致。
老周:放下手裡的刻刀,接過木頭仔細看了看)不錯了,比上次強多了。你看這“卷草紋”,線條要再流暢點,彆太生硬。來,我給你示範一刀。
【場景】老周拿起刻刀,手腕輕輕一轉,木頭上立刻出現一道圓潤的弧線。孫六湊過去看得認真,連趙二喊他都沒聽見。
趙二:手裡拿著個剛雕好的木簪,湊到孫六身邊)喂,木頭疙瘩,看什麼呢?給你看個好東西。
【場景】趙二把木簪遞過去,木簪上雕著一隻小雀,翅膀上的紋路清晰可見。孫六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拿,卻被陳石拍了下手背。
陳石:手裡拿著墨鬥,眉頭一皺)趙二,你又偷懶!那根橫梁的卯眼還沒鑿好,你在這兒雕什麼木簪?
趙二:趕緊把木簪揣進懷裡,撓撓頭)班頭,我這不是看孫六乾活累了,想給他解解悶嘛。再說了,我手裡的活早就乾完了,您不信去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場景】陳石跟著趙二走到橫梁邊,果然見橫梁上的卯眼大小均勻,位置絲毫不差。陳石的臉色緩和了些,卻還是瞪了他一眼。
陳石:就算乾完了,也不能偷懶。你看李大人剛才還來巡查,說這殿的梁上要畫“雲氣紋”,還要用金粉勾邊,你去幫著調顏料去。
趙二:立正應了聲“是”,轉身要走,又回頭衝孫六做了個鬼臉)
孫六:捂著嘴笑,卻被老周推了一把)彆笑了,趕緊乾活。你忘了李大人說的九州鼎?昨兒我去看了,那仿製品做得真精致,銅光閃閃的,埋在地基裡的時候,還要舉行儀式呢。
孫六:點點頭,拿起刻刀)我知道,班頭說,咱們把這殿造好,讓九州鼎的氣運能順著梁柱散到整個洛陽城,往後老百姓的日子就能更安穩。
【場景】陳石走到殿中央,抬頭看著已經架起的主梁。主梁上,工匠們正站在腳手架上,用墨線彈出“雲氣紋”的輪廓。陽光從殿頂的開口照進來,落在陳石的臉上,他伸手摸了摸身邊的立柱,柱子上的木紋清晰可見,仿佛能感受到木料裡蘊藏的力量。
陳石:喃喃自語)這德陽殿,可得經得起歲月磨啊。
【畫外音】遠處傳來小吏的聲音,說李大人請陳石過去商量埋九州鼎的事宜。陳石應了聲,轉身往外走,路過趙二調顏料的地方,見趙二正把金粉一點點往顏料裡加,動作仔細得不像平時的他,忍不住笑了笑。
第三幕落成時的“笑”與“敬”
【時間】永平四年,冬,辰時
【地點】德陽殿外廣場
【場景】德陽殿終於落成,朱梁玉階,金柱雕窗,殿頂的琉璃瓦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琉璃光。殿外廣場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宮人捧著九州鼎的仿製品,緩步走向殿基。宮束班的工匠們站在廣場角落,身上的衣服雖舊,卻洗得乾淨。
孫六: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殿頂)班頭,您看那瓦,真亮啊!比我家姑娘的銀鐲子還亮!
陳石:笑著拍了拍孫六的肩膀)那是琉璃瓦,從西域運來的。咱們這幾個月的功夫,沒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