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束班閒趣記:憨貨鬨舞話胡風
人物表
老班頭:宮束班主事,五十餘歲,手藝精湛但愛嘮叨,總想著讓班底多學些旁的技藝添彩
石頭:二十出頭,膀大腰圓,力氣大但腦子轉得慢,學手藝總比彆人慢半拍,自帶喜感
柱子:與石頭同歲,心思活絡卻愛耍小聰明,學東西快但不紮實,總愛琢磨新鮮玩意兒
小滿:十八九歲,班中最年輕,手腳麻利,性格靦腆,常被石頭和柱子帶跑偏
王掌櫃:鎮上綢緞莊老板,四十來歲,見多識廣,偶然來宮束班送木料
第一幕:宮束班歇工生閒心
【時間】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午後
【地點】洛陽城郊宮束班作坊,院內堆著半成的木門、木料,牆角擺著刨子、鑿子等工具,中間空出一塊空地,曬著幾張剛上漆的門板
老班頭坐在院中的老槐樹下,眯著眼搖著蒲扇,看著石頭、柱子、小滿三人蹲在地上玩石子)
老班頭:敲了敲煙袋鍋)你們三個小子,這幾日活計少,倒把骨頭養懶了!昨日剛送完城西張府的雕花門,今日就蹲這兒擺弄破石子?
柱子:連忙站起身,拍了拍褲子)班頭,不是我們懶,這大熱天的,木料曬得燙手,上漆也怕裂,不如歇會兒養養精神。
石頭:跟著站起來,憨憨地笑)就是就是,班頭,我這胳膊還酸著呢,上午刨那根榆木方,費老勁了。
小滿:小聲附和)班頭,柱子哥說,咱們總做木門,也該學些新鮮玩意兒,萬一往後主顧要些帶“趣”的活計,咱們也能應付。
老班頭:坐直身子,瞪了柱子一眼)新鮮玩意兒?你小子又聽了什麼閒話?咱們宮束班靠的是手藝吃飯,雕龍刻鳳、做門造窗,哪樣不是實打實的功夫?學那些花裡胡哨的,能當飯吃?
柱子:湊到老班頭跟前,嬉皮笑臉)班頭,您可彆小瞧新鮮玩意兒!前日我去鎮上買釘子,聽見綢緞莊王掌櫃跟人說,最近城裡時興一種“胡舞”,是從西北那邊傳過來的,舞者光著腦袋,甩著胳膊扭著腰,可熱鬨了!聽說連魏王宮裡都有人跳呢!
石頭:眼睛一亮)胡舞?是不是跟咱們上次見的雜耍似的,能翻跟頭?
柱子:拍了石頭一下)你就知道翻跟頭!那胡舞講究的是一股子剛勁,胳膊甩得跟鞭子似的,步子邁得又大又沉,聽說叫什麼“五椎鍛”,聽著就帶勁!
老班頭:皺著眉)胡人的舞?咱們漢人學那個做什麼?彆是學歪了,讓人笑話。
小滿:怯生生地)班頭,我也聽隔壁賣豆腐的李嬸說過,她兒子在城裡當差,見過有人跳胡舞,說看著挺精神的,不像咱們平時見的那些軟乎乎的舞。
老班頭:沉默了片刻,捋了捋胡子)罷了罷了,反正今日也沒什麼急活,你們要是實在閒得慌,就去空地上琢磨琢磨,彆鬨出什麼亂子就行。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要是學不像還摔著,我可不管你們!
柱子:興奮地跳起來)謝謝班頭!石頭、小滿,走,咱們去練練!
柱子拉著石頭和小滿跑到院子中間,老班頭坐在槐樹下,嘴上說著不稀罕,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瞟向三人)
第二幕:憨貨學舞鬨笑話
【地點】同第一幕,院內空地
【時間】緊接前情,午後未時
柱子站在中間,擺出他印象中胡舞的姿勢,雙手叉腰,腦袋一點一點的)
柱子:你們倆看好了,王掌櫃說胡舞得先“沉腰”,就是把腰往下壓,腿要分開,跟紮馬步似的,但又不用那麼低。
柱子試著把腰往下壓,結果用力過猛,差點摔個屁股墩,石頭和小滿忍不住笑出聲)
柱子:穩住身子,瞪了兩人一眼)笑什麼笑!這是剛開始不熟練!石頭,你先來,你力氣大,學這個剛勁的舞正好!
石頭:撓了撓頭,走到中間,學著柱子的樣子叉腰,腿分得太開,差點把褲子扯了)柱子哥,這樣對嗎?我怎麼覺得腿有點疼?
柱子:走過去掰了掰石頭的腿)不對不對,腿分得太開了,跟劈叉似的,胡舞是“邁大步”,不是“劈大叉”!你把腿收一點,腰再挺起來,要像咱們扛木料那樣,有勁兒!
石頭聽話地收了收腿,腰一挺,結果手沒穩住,拍到了自己的臉,疼得他齜牙咧嘴)
小滿:捂著嘴笑)石頭哥,你這不是胡舞,是“拍臉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