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食趣:宮束班戲鬨觀慈廚
第一場:許昌郊野桃林畔
【時】建安十三年暮春,辰時
【地】許昌城外十裡桃林,林邊搭著青竹涼棚,棚下擺著四張烏木案,案上散落著油紙包的蜜餞、陶壺盛的米酒。桃瓣隨風落在案角,幾隻蜜蜂繞著案上的梅子醬打轉
【人】
趙夯:宮束班班主,三十歲,絡腮胡,穿粗布短打,腰間彆著把銅柄小刀,正用手指沾著梅子醬往嘴裡抹
錢二:二十歲,瘦高個,紮著歪發髻,手裡把玩著一枚桃木枝,枝上還掛著半塊啃剩的麥餅
孫三:十九歲,圓臉,穿補丁摞補丁的布衣,正蹲在涼棚下逗一隻卷毛小狗
李四:二十一歲,背微駝,懷裡抱著個布囊,裡麵裝著宮束班的家夥什銅鑼、竹板),時不時探頭往桃林外張望
左慈:八十餘歲,鶴發童顏,穿素色道袍,手持拂塵,從桃林小徑緩步走來,身後跟著個提著竹籃的小道童
趙夯把手指上的梅子醬舔乾淨,一拍烏木案,驚飛了案邊的蜜蜂)
趙夯:嗓門洪亮)我說你們仨,昨日在城裡演《三英戰呂布》,孫三你那“張飛”的丈八蛇矛都甩到台下觀眾頭上了,今日還敢躲這兒偷懶?
孫三:連忙站起來,小狗蹭著他的褲腿)班主,不是偷懶!是城裡的張屠戶說,今日有個老神仙要在這桃林附近露一手,做的吃食能讓人忘了餓,咱們來瞧瞧熱鬨,回頭也好編段新戲文啊!
錢二:晃了晃桃木枝)可不是嘛班主!我昨兒在酒樓聽掌櫃的講,那老神仙能從空盤子裡變出鱸魚,比咱們變戲法還厲害呢!
李四:突然指著桃林小徑)哎!來了來了!你看那老道,是不是就是掌櫃說的老神仙?
眾人順著李四指的方向看去,左慈已走到涼棚前,道童放下竹籃,退到一旁。左慈拂塵一擺,衝眾人拱手)
左慈:聲音清越)貧道左慈,見過各位壯士。今日在此處烹食,若擾了各位雅興,還望海涵。
趙夯:連忙起身拱手,差點碰倒案上的陶壺)原來是左仙人!我們是宮束班的,就是些耍把戲的憨貨,聽聞仙人廚藝高超,特來叨擾,想見識見識!
左慈:莞爾一笑)無妨,廚藝本就是給人看、給人嘗的。諸位若不嫌棄,便在此稍坐,待貧道做兩道小菜。
第二場:涼棚下烹食
【時】辰時過半
【地】依舊是青竹涼棚下,左慈打開竹籃,裡麵隻有一隻銅盤、一把銀勺、一小罐鹽,彆無他物。趙夯、錢二、孫三、李四圍在案前,眼睛瞪得溜圓,連蹲在一旁的小狗都豎起了耳朵
孫三:小聲對錢二說)就這幾樣東西?連菜葉子都沒有,怎麼做菜啊?莫不是咱們聽岔了?
錢二:趕緊捂住孫三的嘴)彆瞎說!仙人自有門道!
左慈仿佛沒聽見兩人的嘀咕,拿起銅盤放在案上,手持拂塵對著銅盤輕輕一掃,拂塵絲掠過銅盤時,竟帶起一陣水汽。眾人屏住呼吸,隻見銅盤裡漸漸浮現出一層清水,水麵還泛著細小的波紋)
趙夯:揉了揉眼睛,拉了拉李四的胳膊)李四,你瞧見沒?盤子裡出水了!這是怎麼弄的?
李四:頭搖得像撥浪鼓)沒瞧明白!比咱們變“吞劍”的戲法還邪乎!
左慈又從道童手裡接過一個空陶碗,放在銅盤旁,手指在碗口一點,碗裡忽然多了些米粒,米粒顆顆飽滿,還帶著淡淡的稻香。他拿起銀勺,舀了一勺米粒撒進銅盤的水裡,又從懷裡摸出一粒紅色的藥丸,捏碎了撒進去)
左慈:此乃“水孕米”,用江南新收的早稻,配著山泉水催生,片刻便能熟透。
話音剛落,銅盤裡的水麵開始冒起細小的氣泡,米粒漸漸脹大,浮在水麵上,散發出陣陣米香。孫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小狗也湊到案邊,對著銅盤“汪汪”叫了兩聲)
錢二:伸手想去碰銅盤,被左慈用拂塵攔住)仙人,這米真能馬上熟?咱們平時煮粥,最少也得半個時辰啊!
左慈:笑著搖頭)凡俗煮食,靠的是柴火;貧道烹食,靠的是“氣”。諸位再看——
左慈拿起銀勺,在銅盤裡輕輕攪動,水麵突然泛起一陣紅光,米粒瞬間變成了一顆顆圓潤的珍珠,裹著一層淡淡的紅暈,還飄出了桂花的香氣。他把銀勺一揚,珍珠般的米粒紛紛落入陶碗中,堆成了一座小山)
趙夯:湊到陶碗前聞了聞,驚歎道)我的娘啊!這是珍珠飯?還帶著桂花香!仙人,這桂花是從哪兒來的?現在還沒到桂花開的時節啊!
左慈:拂塵一擺,案角突然多了一枝盛開的桂花,花瓣上還沾著露水)此乃去年深秋收的桂花瓣,用蜜封存,藏於袖中,借今日陽氣催開,便有了新鮮桂花的香氣。
孫三剛想伸手去抓碗裡的珍珠飯,左慈又拿起銅盤,對著涼棚外的桃林揮了揮。隻見一片桃瓣飄進銅盤,左慈用銀勺一壓,桃瓣竟變成了一塊粉紅色的糕餅,糕餅上還印著桃瓣的紋路,散發著清甜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