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造鳳儀
人物表
宮束班:男,45歲,工藝門掌班,性格憨厚耿直,對木工技藝執著到“認死理”,總因較真被嘲笑“憨貨”,卻藏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匠心。
老木:男,60歲,工藝門老匠人,宮束班的師叔,擅長榫卯結構,話少但心細,是宮束班最堅實的後盾。
小石:男,22歲,工藝門年輕匠人,手腳麻利卻毛躁,起初覺得宮束班“憨”,後被其匠心打動,逐漸沉下心學手藝。
阿禾:女,18歲,民間織娘,小石的同鄉,擅長編織花紋,被工藝門的工匠精神吸引,主動提出幫忙裝飾亭柱。
李監工:男,38歲,董卓府中監工,勢利眼,急功近利,起初瞧不上宮束班一群“鄉野工匠”,常來催促刁難。
貂蟬:女,20歲,董卓府中歌姬,聰慧細膩,偶然路過工地,被工匠們的專注打動,暗中關注鳳儀亭建造。
呂布:男,28歲,董卓義子,驍勇善戰卻心思細膩,受董卓之命查看亭台進度,對工匠們的手藝暗生敬佩。
其他工匠:若乾,工藝門弟子及民間召集的木工、瓦工,各有小性格,起初鬆散,後在宮束班帶領下凝聚成一股勁。
第一幕:受命
場景一:董卓府外廣場日外
【廣場上塵土飛揚,幾十名工匠背著工具箱站成散亂的幾排,李監工叉著腰站在高台上,手裡的鞭子“啪”地甩在地上,嚇得工匠們縮了縮脖子。】
李監工:扯著嗓子喊)董丞相有令,要在後花園建一座“鳳儀亭”,一月之內必須完工!誰要是敢偷懶耍滑,仔細你們的皮!
【工匠們竊竊私語,有人皺著眉嘀咕“一月太短,哪能建出好亭台”,有人低頭擺弄工具,滿臉不情願。宮束班擠在人群裡,盯著高台旁張貼的亭台圖紙,手指不自覺地在褲腿上比劃著榫卯的銜接方式。】
小石:湊到宮束班身邊,壓低聲音)班頭,這圖紙畫得花裡胡哨,柱子要刻鸞鳳紋,橫梁還要雕纏枝蓮,一月時間哪夠?李監工就是想拿我們當苦力折騰。
宮束班:眼神沒離開圖紙,語氣認真)圖紙沒問題,就是榫卯得用“燕尾扣”,才能讓亭頂穩當,還有柱礎得埋三尺深,不然經不住風吹雨打。
【李監工走下高台,正好聽見宮束班的話,抬腳踢了踢他腳邊的工具箱,箱子裡的刨子“哐當”一聲掉出來。】
李監工:冷笑)哪來的憨貨?丞相要的是“好看”,不是讓你在這算“穩不穩”!一月之內建不好,你們工藝門就彆想在長安立足!
【老木上前一步,撿起刨子遞給宮束班,眼神堅定地看著李監工:“我們工藝門做活,隻做紮實的,要是趕工期偷工減料,砸的是我們的招牌。”】
李監工:瞪著老木)招牌?在董丞相麵前,你們的招牌連根草都不如!明天一早,後花園開工,遲到一刻,杖責二十!甩著鞭子轉身走了)
【工匠們炸開了鍋,有人說要連夜跑路,有人唉聲歎氣。宮束班撿起地上的圖紙,疊好塞進懷裡,轉身對眾人拱手。】
宮束班:各位兄弟,我知道一月時間緊,但鳳儀亭是要傳世的活計,咱們不能因為急,就壞了手藝規矩。我宮束班保證,隻要大家跟著我好好乾,我多算兩成工錢,要是建不好,我第一個去領罪。
小石:撓撓頭)班頭,你這不是憨嗎?李監工都那樣了,你還想著“傳世”……
宮束班:拍了拍小石的肩膀,笑了笑)憨就憨吧,咱們工匠的本分,就是把手裡的活做細、做精。老木師叔,你幫我算柱礎的尺寸;其他兄弟,今晚先把工具磨利,明天一早,咱們開工!
【老木點點頭,工匠們互相看了看,有人先扛起了工具箱:“行,宮班頭都這麼說了,咱們就乾!”眾人跟著附和,散亂的隊伍漸漸排齊,朝著後花園的方向走去。】
第二幕:造亭
場景二:董卓府後花園工地日外
【工地中央挖了四個深坑,老木正拿著墨鬥在坑邊放線,宮束班蹲在一旁,手裡拿著木尺,反複測量坑的深度。小石扛著一根圓木跑過來,累得滿頭大汗,把木柴扔在地上。】
小石:班頭,這圓木夠粗了吧?我跑了三個木料鋪才找到的,你看這紋理,多順!
宮束班:起身走到圓木旁,用手指摸了摸木麵,又湊近聞了聞)這木是樟木,雖然順直,但容易招蟲,得用桐油泡三天,再刷兩層漆,不然過兩年就會蛀空。
小石:撇撇嘴)班頭,這亭台是給丞相府建的,說不定過陣子就換樣式了,哪用得著這麼麻煩?
宮束班:拿起刨子,在圓木上刨了一下,木屑卷著香屑掉下來)不管是誰用,隻要是咱們做的活,就得經得起日子磨。你過來,我教你怎麼刨出平整的木麵,刨子要貼緊木頭,力道得勻……
【阿禾提著一個竹籃走過來,籃子裡裝著彩色的絲線,她站在工地邊緣,看著宮束班教小石刨木,眼神裡滿是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禾:輕聲喊)請問,這裡是建鳳儀亭嗎?我是小石的同鄉,聽說你們需要人幫忙裝飾,我擅長織花紋,能不能讓我試試?
小石:抬頭看見阿禾,趕緊跑過去)阿禾?你怎麼來了?這裡全是粗活,你一個姑娘家來乾嘛?
阿禾:瞪了小石一眼)什麼粗活細活的?我看你們建亭台挺辛苦的,我織的花紋能貼在亭柱上,既好看又防蛀,說不定能幫上忙呢。
宮束班:走過來,打量了一下阿禾手裡的絲線)姑娘,你織的花紋能貼在木頭上?會不會掉?
阿禾:從籃子裡拿出一塊織好的鸞鳳紋布,遞給宮束班)你看,我在布上塗了糯米膠,貼在木頭上,再刷一層清漆,能保十年不掉色。而且這花紋是我按圖紙上的鸞鳳畫的,比刻的更靈動。
宮束班:接過布,仔細看了看花紋,眼睛亮了)好!這花紋比我想的還好看!阿禾姑娘,你要是願意來幫忙,我給你算工錢,和小石一樣多。
阿禾:笑了笑)我不要工錢,就是想看看你們怎麼把一根木頭,變成好看的亭台。你們工匠做活的樣子,比戲台子上的戲還好看呢。
【李監工甩著鞭子走過來,看見阿禾,皺起眉頭】
李監工:宮束班!你怎麼還招了個姑娘來?這是乾活的地方,不是繡花的地方!還有,都開工五天了,柱礎還沒埋好,你是不是故意拖延?
宮束班:指著深坑,語氣平靜)李監工,柱礎得用青石,我讓人去山裡采了,明天就能運過來。這青石比普通石頭硬三倍,埋在地下能防潮,亭柱才能穩。阿禾姑娘會織花紋,能幫亭柱裝飾,不耽誤工期。
李監工:走到深坑邊,踢了踢坑裡的土)青石?普通石頭不行嗎?山裡那麼遠,來回得兩天,你這不是耽誤時間嗎?我告訴你,再過十天,要是亭頂還沒架起來,我就把你們都綁去見丞相!
【李監工說完,甩著鞭子走了。小石氣得攥緊了拳頭:“這李監工太過分了!班頭,你怎麼不跟他爭啊?”】
宮束班:拿起墨鬥,繼續放線)爭沒用,咱們把活做好了,他自然沒話說。老木師叔,明天青石到了,咱們先把柱礎砌好,榫卯得提前鑿好,不能出錯。阿禾姑娘,你要是不忙,幫我們畫一下亭柱上的花紋位置,行嗎?
阿禾:點點頭,從籃子裡拿出紙筆)好,我現在就畫。
【夕陽西下,工地裡的工匠們還在忙碌,宮束班站在深坑旁,看著漸漸成型的柱礎輪廓,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老木走到他身邊,遞過一碗水。】
老木:束班,你這性子,還是這麼“認死理”。不過,這鳳儀亭要是真按你這麼做,說不定真能傳下去。
宮束班:喝了口水,望著遠處的晚霞)師叔,我爹以前跟我說,工匠的手,是用來創造的,不是用來應付的。你看這木頭,隻要咱們用心琢磨,就能讓它變成好看的亭台,這多有意思啊。
【老木笑了笑,拍了拍宮束班的肩膀,兩人一起轉身,朝著還在忙碌的工匠們走去。】
場景三:鳳儀亭工地夜外
【月光灑在工地上,亭柱已經立起來了,四根柱子上貼著阿禾織的鸞鳳紋布,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宮束班和老木坐在亭柱旁,手裡拿著圖紙,討論著亭頂的結構。小石和阿禾坐在一旁,小石幫阿禾整理絲線,阿禾則在紙上畫著橫梁的花紋。】
小石:班頭,亭頂的椽子都削好了,明天就能架上去,你看我削的椽子,多直!
宮束班:接過小石遞來的椽子,用手指摸了摸邊緣)不錯,比之前進步多了。不過椽子的接口處,得用“企口縫”,這樣拚接起來才嚴實,下雨的時候不會漏雨。
阿禾:舉起圖紙)宮班頭,你看這橫梁的花紋,我加了幾朵纏枝蓮,繞著鸞鳳的翅膀,這樣看起來更連貫,行嗎?
宮束班:湊過去看圖紙,眼睛彎了起來)好!阿禾姑娘,你這心思真細,比我想的還周全。等亭頂架好,咱們就把這花紋貼上去,再刷上漆,肯定好看。
【遠處傳來腳步聲,貂蟬提著一盞燈籠走過來,燈籠的光映著她的臉,柔和又清麗。她站在不遠處,看著工匠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沒有上前打擾。】
宮束班:抬頭看見貂蟬,站起身,拱手行禮)姑娘是府裡的人吧?這麼晚了,怎麼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