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塔·匠魂
人物表
宮束班:男,45歲,民間工匠班首,皮膚黝黑,手掌布滿老繭,不善言辭卻對木工、石工技藝極為執著,有點“軸”,被同行戲稱“憨貨班首”
柱子:男,22歲,宮束班徒弟,力氣大但毛躁,愛耍小聰明,後期逐漸沉穩
老木:男,58歲,宮束班資深木匠,擅長榫卯工藝,性格固執,隻認“規矩”
石匠李:男,40歲,宮束班石匠,沉默寡言,對石材特性了如指掌,手上總拿著半截鑿子
王監造:男,38歲,朝廷派來的監造官,起初輕視民間工匠,注重表麵工期,後期被工匠們的精神打動
智者大師:男,65歲,高僧,溫和睿智,是隋塔建造的發起者之一,常來工地與工匠們交流
小沙彌:男,12歲,智者大師的弟子,負責傳遞消息,偶爾幫工匠們遞工具
其他工匠:若乾,宮束班成員,各有擅長
第一幕:征召·質疑
場景一:隋開皇十七年597年),天台縣郊外,宮束班作坊
【作坊裡堆滿木料、石材,鋸子、鑿子等工具散落各處。柱子正拿著刨子刨一根圓木,木屑紛飛,卻總把木料刨得歪歪扭扭。老木蹲在一旁,盯著一根榫卯構件,眉頭緊鎖。宮束班則趴在一張粗糙的木桌上,用炭筆在紙上畫著什麼,紙上是模糊的塔狀輪廓】
柱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把刨子往地上一扔)班首,這破木頭太硬了,刨半天都不平整,要不咱用斧子砍得差不多就行?反正外麵要刷漆,誰看得出來?
宮束班:頭也不抬,手指在紙上的輪廓上比劃)斧子砍的是“糙活”,咱宮束班做的是“細活”。木料要刨得能映出人影,榫卯要嚴絲合縫,連風都吹不進去,這才是規矩。
老木:放下手中的構件,看向柱子)柱子說得對,班首這脾氣就是太“憨”。去年給縣城大戶做院門,非要把每塊木板的紋路都對上,多花了三天工,人家還嫌咱慢。
宮束班:終於抬起頭,眼神堅定)紋路對不上,院門看著就“散”,用十年就得鬆。咱工匠手裡的活,得對得起自己的手藝,對得起往後的年月。
【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兩個穿著官服的人走進作坊,為首的是王監造,身後跟著一個小吏】
王監造:掃視一圈作坊,語氣傲慢)誰是宮束班?朝廷要在祥雲峰建報恩塔,征召民間工匠,你們班被選中了,三日後隨我上山。
柱子:眼睛一亮,湊上前)大人,建塔?是給晉王殿下建的那座塔嗎?能得賞錢不?
王監造:瞥了柱子一眼,不屑地笑)賞錢自然有,但前提是你們得有本事建。這塔高近六十丈,六麵九級,要用磚木混合,你們這些民間工匠,彆到時候砸了朝廷的招牌。
宮束班:站起身,雙手抱在胸前)大人,手藝不分民間和朝廷,隻要給夠材料、給夠時間,我宮束班保證把塔建得穩如泰山,好看耐用。
王監造:冷哼一聲)希望你不是說大話。三日後卯時,祥雲峰下集合,遲到一刻,按抗旨論處。說完,轉身帶著小吏離開)
【王監造走後,老木歎了口氣】
老木:班首,這朝廷的活不好乾啊,規矩多、工期緊,萬一出點差錯,可是掉腦袋的事。咱要不……推了?
宮束班:走到作坊門口,望向遠處的祥雲峰,陽光灑在他臉上)我爹當年就說,咱工匠這輩子,能建一座讓後人記住的塔,值了。這報恩塔,咱得接,而且要做好。
柱子:撓了撓頭)班首,我聽你的!不過……六十丈的塔,咱咋建啊?咱以前最多就建過十丈的閣樓。
宮束班:回頭看向眾人,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一步一步來,先畫圖紙,再選材料,找會石工的、會木工的,咱們分工乾。隻要心齊,沒有建不成的塔。
第二幕:建塔·困境
場景二: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春,祥雲峰隋塔工地
【工地一片繁忙,工匠們有的在搬運石材,有的在加工木料,有的在搭建腳手架。隋塔的基座已經建好,用巨大的青石砌成,整齊劃一。宮束班拿著圖紙,在基座旁與石匠李交流。柱子正指揮幾個工匠搬運一根粗壯的木梁,木梁太重,幾個工匠腳步踉蹌】
柱子:喊著號子)一二、一二!再加把勁!馬上就到腳手架下麵了!
【突然,木梁一側的繩子斷了,木梁傾斜,眼看就要砸到旁邊的工匠。宮束班眼疾手快,衝過去一把推開那名工匠,自己卻被木梁擦到了胳膊,瞬間紅腫起來】
柱子:嚇得臉都白了,趕緊跑過去)班首!你沒事吧?都怪我,沒檢查好繩子!
宮束班:揉了揉胳膊,擺了擺手)沒事,皮外傷。柱子,記住了,不管搬什麼材料,先檢查工具,繩子、杠子,有一點問題都不能用,工匠的命金貴,材料也金貴,不能出任何差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匠李:走過來,遞給宮束班一塊草藥,語氣低沉)敷上,能消腫。剛才那木梁,是因為繩子磨損太嚴重,得換新的麻繩,而且搬運的時候,得用“八字繩”,能分散重量。
宮束班:接過草藥,敷在胳膊上)老李,還是你懂行。以後搬運重型材料,都按你說的來,你負責監督。
【這時,王監造帶著幾個小吏走了過來,看到工地暫時停工,臉色一沉】
王監造:指著地上的木梁,厲聲問道)宮束班!這是怎麼回事?好好的搬運,怎麼還出了差錯?耽誤了工期,你擔待得起嗎?
宮束班:忍著胳膊的疼痛,上前一步)大人,是我們的疏忽,沒檢查好繩子,以後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不過,這搬運重型材料,得用新的麻繩,還得調整搬運方式,可能會多花點時間,但能保證安全和材料完好。
王監造:不耐煩地揮手)時間?朝廷隻看工期!晉王殿下說了,今年秋就要舉行塔的落成儀式,現在都開春了,基座才建好,塔身還沒開始建,你還想多花時間?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三個月內,必須把塔身建到第五層,否則,你們所有人都彆想下山!
宮束班:皺起眉頭)大人,建塔不是趕工就能成的。基座要晾乾,木料要防腐,石材要打磨,每一步都不能省。要是為了趕工期,把該做的工序省了,塔建起來也不牢固,萬一以後塌了,那才是更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