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折鵝糕:隋宮匠心傳民間
劇本類型
古風美食工藝
故事背景
隋大業三年,洛陽紫微城宮束班工坊。宮束班專司宮廷器物工藝,小到雕花木簪,大到殿宇榫卯,皆出自這群手藝人之手。近日無急活,工坊裡的“吃貨”們倒有了閒心琢磨吃食,尤以掌案李墨、雕花匠蘇巧、燒火小徒弟阿福最是活躍。
人物表
李墨:男,35歲,宮束班掌案,手藝精湛,心思活絡,嘴饞卻懂吃,對食材搭配極有想法。
蘇巧:女,28歲,宮束班雕花匠,指尖靈巧,能在木頭上刻出纏枝蓮紋,也愛研究點心造型,講究“好看才好吃”。
阿福:男,16歲,宮束班燒火徒弟,嘴快腿勤,貪吃卻不挑,是李墨和蘇巧的“試吃官”,也愛跑後廚打探新鮮食材。
王匠頭:男,42歲,宮束班管事,看似嚴肅,實則護著底下人,對吃食也有幾分興趣,隻是不輕易表露。
張廚娘:女,40歲,紫微城後廚廚娘,掌勺多年,熟悉宮廷食材特性,常幫宮束班這群“門外漢”搭把手。
第一幕:工坊閒趣,饞蟲作祟
場景
宮束班工坊,午後。陽光透過木窗灑在散落的木料、刻刀上,工坊中央的長桌上擺著未完工的木簪坯子,角落裡的炭爐還餘著微弱的火。
【開場】
李墨放下手中的刻刀,揉了揉酸脹的手腕,目光掃過工坊,見蘇巧正對著一塊桃木發呆,阿福蹲在炭爐邊,手指無意識地戳著爐灰)
李墨:伸了個懶腰,聲音帶著幾分慵懶)這幾日沒活計,倒把人閒得骨頭都鬆了。蘇巧,你盯著那木頭看半個時辰了,是要刻出花來當飯吃?
蘇巧:回過神,嗔了李墨一眼)李掌案這話差矣,我是在想,咱們手上的手藝能讓木頭生花,怎麼就不能讓吃食也好看些?前幾日去後廚取熱水,見張廚娘蒸的米糕,白白嫩嫩的,就是太素淨,沒點看頭。
阿福:猛地抬頭,眼睛亮了)蘇巧姐說得對!我昨天還聽見後廚的小徒弟說,禦膳房新做了蜜糕,外層裹著杏仁碎,聞著老香了!可惜咱們沒福氣嘗……
李墨:摸了摸肚子,咽了口唾沫)蜜糕算什麼?去年陛下賞的桂花糕才叫絕,入口即化,還帶著桂花香。不過啊,再好的糕,吃多了也膩。咱們要是自己做,得弄點不一樣的。
蘇巧:來了興致,湊到李墨身邊)不一樣的?李掌案有想法了?
李墨:手指敲了敲桌麵,若有所思)我琢磨著,糕體要是隻用米粉,未免單調。咱們宮束班常跟木料打交道,講究“材美工巧”,做吃食也該如此。食材得搭,造型也得講究。阿福,你去後廚問問張廚娘,最近有什麼新鮮食材?
阿福:一蹦三尺高,拍了拍胸脯)好嘞!保證問得明明白白!
阿福一溜煙跑出工坊,蘇巧拿起桌上的刻刀,在一塊廢木頭上輕輕劃著,刻出幾片花瓣的形狀)
蘇巧:李掌案,你說要是把糕做成花瓣的樣子,會不會好看些?就像咱們雕的纏枝蓮,一層疊一層。
李墨:眼前一亮)這主意好!蘇巧,你這雙手,不僅能雕木頭,還能琢磨點心造型,真是沒白長。等阿福回來,咱們再合計合計餡料。
片刻後,阿福氣喘籲籲地跑回來,手裡還拎著一個布包)
阿福:李掌案!蘇巧姐!張廚娘說最近後廚進了新鮮的鵝肉,還有剛磨好的糯米粉和秈米粉,她還幫我裝了點糖和薑末!
阿福打開布包,裡麵躺著一小塊剁好的鵝肉餡,還有兩小袋米粉,以及一小包黃糖和薑末)
李墨:拿起鵝肉餡聞了聞,點頭稱讚)這鵝肉新鮮,剁得也細,用來做餡肯定香。糯米粉軟糯,秈米粉筋道,兩者摻著用,糕體既不會太軟塌,也不會太硬。蘇巧,造型就按你說的,做成花瓣狀,咱們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兒……
蘇巧:眼睛轉了轉,指著木頭上的花瓣刻痕)花折……不如叫“花折糕”?可光有花,沒提餡料,總覺得少點什麼。
阿福:插嘴道)餡料是鵝肉啊!叫“花折鵝糕”怎麼樣?又有花的樣子,又有鵝肉的餡,一聽就知道是什麼!
李墨:拍了下手)好!就叫“花折鵝糕”!咱們這就動手試試!
第二幕:屢試屢敗,匠心琢磨
場景
宮束班工坊角落,臨時搭起的小灶台借自後廚),桌上擺著米粉、鵝肉餡、糖、薑末等食材,還有蘇巧臨時用木頭雕的花瓣形模具。
【場景展開】
李墨負責和粉,蘇巧負責調餡,阿福負責燒火。李墨將糯米粉和秈米粉按31的比例混合,加溫水攪拌,可麵團要麼太乾,散成碎末,要麼太濕,粘在手上甩不掉)
阿福:看著李墨手上的濕麵團,忍不住笑)李掌案,你這麵團怎麼跟爛泥似的?
李墨:瞪了阿福一眼,擦了擦手上的粉)懂什麼?和麵是門手藝,水多了加粉,粉多了加水,總得試幾次。蘇巧,你那邊餡調得怎麼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巧:舀起一勺鵝肉餡,遞到李墨麵前)你嘗嘗,我加了點薑末去腥味,還放了點糖提鮮,就是不知道鹹淡合不合適。
李墨嘗了一口,眉頭微皺)
李墨:薑末有點多,蓋過鵝肉的鮮了。糖少了點,得再加點,甜鹹口才對味。
蘇巧點點頭,往餡裡加了半勺糖,拌勻後再讓李墨嘗,這次李墨終於點頭)
蘇巧:和麵的事要不問問張廚娘?她做了這麼多年糕,肯定有訣竅。
李墨:放下手中的麵團,歎了口氣)也行,阿福,你再跑一趟後廚,問問張廚娘,和米粉團該怎麼掌握水量。
阿福又跑了一趟後廚,回來時帶回張廚娘的話:“米粉先加溫水,邊加邊揉,揉到麵團不粘手、能捏成型就行,蒸的時候火要足,上汽後再蒸一刻鐘。”)
按照張廚娘的訣竅,李墨重新和麵,這次麵團終於軟硬適中。蘇巧拿出花瓣形模具,將麵團壓成模具形狀,再往中間包入鵝肉餡,捏緊收口,然後輕輕脫模,一個帶著花瓣紋路的糕坯就做好了)
蘇巧:看著手中的糕坯,滿意地笑)你看,這樣多好看,跟真的花瓣似的。
阿福:湊過來,伸手想拿)蘇巧姐,我能先拿一個試試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