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刻
第一場:宮束班工坊日內
【長安城,宮束班工坊。院內青石板上散落著鏨子、錘子和未完工的碑石碎塊,牆角堆著幾筐打磨好的細沙。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地麵投下斑駁光影。】
【老匠頭蹲在門檻上,手裡摩挲著一塊光滑的青石板,眉頭皺成疙瘩。他身後,五個年輕匠人正圍著半塊碑石嘻嘻哈哈,手裡的工具扔得東倒西歪。】
李憨子:舉著一把磨禿了的鏨子,往碑石上比劃)我說哥幾個,昨兒我夢見柳大人了!他站在雲端,手裡舉著《玄秘塔碑》的拓片,跟我說“憨子啊,這碑刻不好,你就得在工坊裡磨三年鏨子”!
王二柱:笑得直拍大腿,手裡的錘子“哐當”掉在地上)就你?還夢見柳大人?我看你是夢見坊市口的糖糕了!上次刻“永”字,你把右邊的撇刻成了鉤,老匠頭沒把你鏨子扔了就不錯了!
趙小辮:湊到碑石前,用手指描著上麵的字跡)彆吵了彆吵了,你們看這柳體字,橫畫如刀削,豎畫如鐵柱,咱們要是刻砸了,往後長安城裡的匠人誰還敢找宮束班乾活?
孫胖子:從懷裡掏出一塊胡餅,掰了一半遞給身邊的周瘦猴)怕啥?老匠頭說了,這碑是給大達法師刻的,佛祖會保佑咱們的。來,先吃口餅墊墊,刻碑哪有吃餅重要!
【周瘦猴接過胡餅,剛咬一口,就被老匠頭的咳嗽聲嚇得差點噎著。老匠頭站起身,手裡的青石板“啪”地拍在石桌上。】
老匠頭:聲音沙啞,帶著怒氣)一群憨貨!這《玄秘塔碑》是柳學士親筆所書,要刻在安國寺裡,供萬人瞻仰!你們倒好,從大清早到現在,鏨子沒動幾下,嘴皮子倒比錘子還響!
【五個年輕匠人瞬間噤聲,耷拉著腦袋,像做錯事的孩子。李憨子偷偷把鏨子藏在身後,王二柱趕緊撿起地上的錘子,趙小辮擦了擦碑石上的手印,孫胖子把沒吃完的胡餅塞進懷裡,周瘦猴則緊張地摳著指甲。】
老匠頭:走到碑石前,用手指輕輕撫過上麵的墨痕)柳學士的字,骨力勁健,結構嚴謹,一筆一劃都藏著章法。咱們宮束班祖上三代都是刻碑匠人,從太宗皇帝時期就給宮裡刻過碑,可不能在咱們這代砸了招牌!
李憨子:小聲嘟囔)老匠頭,我們也想刻好,可這字太複雜了,“塔”字的豎鉤總刻不直,“秘”字的撇捺總不對稱……
老匠頭:瞪了他一眼)複雜就不學了?當年你爹刻《九成宮醴泉銘》,光是練“泉”字的豎鉤,就磨壞了十把鏨子!刻碑講究“心到、眼到、手到”,你們光想著嘻嘻哈哈,能刻好才怪!
【老匠頭轉身從工具箱裡拿出一卷拓片,鋪在石桌上。拓片上,《玄秘塔碑》的字跡清晰可見,筆鋒淩厲,氣勢恢宏。五個年輕匠人湊上前,眼睛瞪得溜圓。】
趙小辮:指著拓片上的“大”字)老匠頭,您看這“大”字,橫畫起筆如刀切,收筆如頓錘,要是刻淺了,就沒那股勁了;刻深了,又顯得笨拙。
老匠頭:點頭)還算有點眼力。刻柳體字,最講究“中鋒用筆”,鏨子要垂直下刀,力道要均勻。你們先彆著急刻碑,從今天起,每天練刻“永”字,啥時候把“永”字刻得跟拓片上一模一樣,再碰這塊碑石!
【五個年輕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覺得枯燥,但還是齊聲應下。孫胖子剛想掏出胡餅,被王二柱偷偷踩了一腳,趕緊又塞了回去。】
第二場:宮束班工坊月內
【半個月後,深夜。工坊裡點著幾盞油燈,昏黃的燈光照亮了五個年輕匠人的身影。他們圍在各自的石板前,手裡的鏨子在燈光下閃爍著寒光,“叮叮當當”的敲擊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
【李憨子額頭上滲著汗珠,手裡的鏨子在石板上慢慢移動,刻出“永”字的最後一筆豎鉤。他放下鏨子,揉了揉發酸的胳膊,拿起拓片比對,眉頭又皺了起來。】
李憨子:歎了口氣)還是不行,這豎鉤還是有點歪,跟柳學士的字比,差遠了。
【王二柱湊過來,看了看他的石板,又看了看自己的,也歎了口氣。】
王二柱:我這“永”字的橫畫也不行,起筆太輕,收筆太重,像個瘸腿的螞蚱。我說憨子,你說咱們是不是真的很憨?老匠頭都教了半個月了,咱們還沒刻好一個“永”字。
趙小辮:放下鏨子,揉了揉眼睛)彆灰心,老匠頭說過,刻碑是個慢功夫,急不來。你們看,我這“永”字的撇捺比上次好多了,就是捺腳還是不夠有力。
【孫胖子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油燈,油灑在石板上,差點燒到拓片。周瘦猴眼疾手快,趕緊用袖子撲滅。】
孫胖子:嚇出一身冷汗)媽呀,差點闖禍!要是把拓片燒了,老匠頭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周瘦猴:沒好氣地說)誰讓你總走神?刻碑的時候要專心,你倒好,一會兒想胡餅,一會兒想坊市的雜耍,能刻好才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老匠頭端著一碗熱茶走進來,看到工坊裡的情景,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老匠頭:把熱茶遞給他們)都累了吧?喝口茶歇歇。我在門外聽了半天,你們的鏨子聲比以前穩多了,看來沒白練。
【五個年輕匠人接過熱茶,小口喝著。李憨子把自己刻的“永”字遞給老匠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李憨子:老匠頭,您看看,還是不行。
老匠頭:拿起石板,仔細看了看)比上次強多了,豎鉤雖然還有點歪,但力道比以前足了。刻碑就像走路,一步一步來,急不得。柳學士練書法,從三歲開始握筆,到現在快六十了,還每天練字,咱們這點苦算啥?
【老匠頭指著拓片上的《玄秘塔碑》,語重心長地說:“這碑上的字,每一筆都藏著柳學士的心血。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書法也如其人,骨力錚錚。咱們刻這碑,不僅是刻字,更是傳承這份風骨。”】
【五個年輕匠人靜靜地聽著,心裡泛起一陣暖流。他們看著拓片上的字跡,仿佛看到了柳公權揮毫潑墨的身影,看到了大達法師弘揚佛法的虔誠。】
趙小辮:堅定地說)老匠頭,我們知道了。從明天起,我們一定更用心地練,不辜負您的期望,也不辜負柳學士的墨寶。
老匠頭:笑著點頭)好,有誌氣。再過幾天,等你們的“永”字練好了,咱們就正式開始刻碑。記住,刻碑的時候,要把心沉下來,把自己當成柳學士筆下的一筆一劃,這樣才能刻出字的靈魂。
【五個年輕匠人齊聲應下,眼裡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油燈下,他們重新拿起鏨子,“叮叮當當”的敲擊聲再次響起,比之前更加沉穩,更加有力。】
第三場:宮束班工坊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