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嚇得臉色慘白,連忙扶住石碑)班主,對、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小豆子:也慌了神)完了完了,這可怎麼辦啊?這道劃痕這麼明顯,要是被王監工看到了,咱們肯定要倒黴了!
阿福:冷靜地走過來,仔細觀察著劃痕)大家彆慌,這道劃痕雖然有點明顯,但還可以補救。咱們可以在劃痕周圍刻一些細小的裝飾花紋,把劃痕掩蓋住,而且這樣還能讓石碑看起來更精致。
老李頭: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阿福說得對,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把這道劃痕補救好。柱子,你下次給我小心點,要是再出這種差錯,你就自己去跟王監工解釋!
柱子:連忙點頭)是是是,班主,我下次一定小心,再也不會出這種事了。
小豆子:興奮地說)那咱們趕緊動手吧!我最擅長刻花紋了,保證把這道劃痕掩蓋得嚴嚴實實的,讓彆人看不出來一點痕跡。
阿福:我來幫你設計花紋的樣式,要和《書譜》的風格搭配起來,不能顯得太突兀。
老李頭:好,那就這麼辦。柱子,你去把工具準備好,我和小豆子、阿福來補救這道劃痕。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阿福拿出紙筆,快速地畫著花紋的樣式,小豆子在一旁出謀劃策,老李頭則在一旁思考如何把花紋和原有的字跡融合在一起。柱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遞工具,生怕再出什麼差錯。經過幾個時辰的忙碌,劃痕終於被精致的花紋掩蓋住了,而且花紋和《書譜》的字跡相得益彰,讓石碑看起來更加美觀】
柱子:鬆了一口氣,笑著說)太好了,終於補救好了!還是阿福聰明,小豆子手藝好,班主有辦法。
小豆子:那是當然,也不看我是誰!不過,柱子,這次可是我幫你收拾的爛攤子,你得請我吃長安城最有名的胡餅!
柱子:沒問題!等咱們把石碑刻完,不僅請你吃胡餅,還請你喝酸梅湯!
阿福:笑著說)好了好了,你們倆彆光顧著吃了,咱們還有一半的石碑沒刻呢,得抓緊時間了。
老李頭:看著眼前這幾個吵吵鬨鬨的“憨貨”,無奈地搖了搖頭,但臉上卻露出了笑容)行了,彆鬨了,繼續乾活吧。這次的教訓大家都要記住,刻石是個精細活,容不得半點馬虎。
【眾人再次投入到工作中,經過這次小插曲,大家更加小心謹慎,乾活也更加賣力了。夕陽西下,餘暉灑在石碑上,刻好的字跡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清晰有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四幕:大功告成
【場景】一個月後,作坊內,《書譜》石碑已經全部刻完,立在院子中央。石碑上的字跡工整有力,筆畫流暢自然,周圍點綴著精致的花紋,看起來氣勢恢宏。老李頭、柱子、小豆子、阿福正圍在石碑旁,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個字。
柱子:激動地拍了拍手)太好了!終於刻完了!你們看這石碑,多氣派啊,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
小豆子:那是,也不看看是誰刻的!我刻的那些花紋,是不是特彆好看?
阿福:認真地說)大家都辛苦了。這石碑不僅字跡刻得好,而且完美地展現了《書譜》的書法風格和藝術魅力,相信孫過庭先生要是泉下有知,也會滿意的。
老李頭:看著石碑,眼中滿是欣慰)是啊,這一個月來,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雖然過程中出了一些小插曲,但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任務。這石碑不僅是咱們宮束班的心血,更是咱們唐朝書法藝術的傳承。
【這時,王監工帶著隨從走了進來,看到石碑後,眼睛一亮,連忙走上前仔細查看】
王監工:圍著石碑轉了一圈,用手指輕輕撫摸著上麵的字跡)不錯不錯,這石碑刻得確實不錯,字跡工整,花紋精致,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老李頭,你們宮束班這次乾得不錯,朝廷會重重賞賜你們的。
柱子:小聲地對小豆子說)沒想到這王監工還挺識貨的,我還以為他隻會挑毛病呢。
小豆子:小聲回應)那是,咱們刻的石碑這麼好,他要是再挑毛病,就是睜眼瞎了。
老李頭:拱手說道)多謝大人誇獎,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能為朝廷刻製《書譜》石碑,是我們宮束班的榮幸。
王監工:點點頭)好,既然石碑刻好了,那就趕緊派人把它送到長安城的碑林去,讓百姓們都能欣賞到這珍貴的書法作品。
【隨後,宮束班的眾人和王監工的隨從一起,小心翼翼地把石碑抬上馬車,送往碑林。一路上,百姓們紛紛圍過來看熱鬨,看到石碑上的字跡後,都忍不住讚歎不已】
百姓甲:這石碑上的字寫得真好啊,是誰刻的這麼好的石碑?
百姓乙:聽說是宮束班刻的,他們可是長安城有名的刻石工匠班社,手藝可精湛了。
百姓丙:這《書譜》可是書法瑰寶啊,刻成石碑後,我們就能經常來欣賞了,真是太好了!
【宮束班的眾人聽到百姓們的讚歎,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柱子忍不住哼起了歡快的小曲,小豆子則興奮地向百姓們介紹石碑上的內容,阿福在一旁認真地解答百姓們的疑問,老李頭則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第五幕:流傳於世
【場景】數年後,長安城碑林,《書譜》石碑矗立在碑林中央,前來觀賞的百姓絡繹不絕。老李頭已經頭發花白,柱子、小豆子、阿福也都長大了,他們再次來到碑林,看著眼前的石碑。
柱子:感慨地說)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都過去這麼多年了,這石碑還是這麼新,看來咱們當年的手藝沒白練。
小豆子:那是,咱們宮束班的手藝可不是蓋的。你看,這麼多人來欣賞咱們刻的石碑,咱們也算是為傳承書法藝術做了一件大事。
阿福:笑著說)是啊,孫過庭先生的《書譜》因為這石碑,得以更好地流傳於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書法藝術,這就是咱們刻石工匠的價值所在。
老李頭:看著石碑,眼中滿是感慨)當年咱們一群“憨貨”嘻嘻哈哈地刻這石碑,沒想到竟然能流傳這麼久,被這麼多人喜愛。這石碑不僅是咱們宮束班的驕傲,更是咱們唐朝文化的瑰寶啊。
這時,一個年輕的書生走到石碑前,仔細地臨摹著上麵的字跡,旁邊還有幾個孩子圍著石碑,聽著大人講解《書譜》的內容。
書生:讚歎道)這《書譜》的書法真是精妙絕倫,刻石工匠的手藝也太厲害了,能把字跡刻得這麼傳神,真是讓人佩服。
孩子甲:爺爺,這石碑上的字真好看,我以後也要學書法,像孫過庭先生一樣厲害。
孩子乙:我也要學刻石,像宮束班的工匠們一樣,把好看的字刻在石碑上,讓更多的人看到。
【宮束班的眾人聽到這些話,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夕陽透過樹葉灑在石碑上,石碑上的字跡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當年宮束班一群“憨貨”嘻嘻哈哈刻石的故事,也訴說著唐朝書法藝術的輝煌】
老李頭:輕聲說道)好了,咱們也該回去了。這石碑會一直在這裡,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傳承著咱們唐朝的文化和藝術。而咱們宮束班,也會繼續刻石,把更多的書法瑰寶刻在石碑上,流傳給後世。
【眾人點點頭,一起轉身離開碑林。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夕陽中,但《書譜》石碑依然矗立在那裡,向世人展示著唐朝書法藝術的魅力,也銘記著宮束班一群“憨貨”的歡聲笑語和心血付出】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