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湊過來,撓著頭)還有這麼多門道啊……那我們之前刨的鼓身,豈不是全白費了?
李三郎:拍了拍阿吉的肩膀,笑著說)也不算白費,多練幾次就熟了。我前幾日在西市見老張那有幾張陰乾好的羯羊皮,你們要是要,我可以幫你們說說,讓他便宜點。
老木:站起身,對著李三郎拱了拱手)那可太謝謝李樂師了!我們這也是閒得慌,想做個新鮮玩意兒,沒想到這麼多講究。有你指點,咱們這鼓肯定能成。
【李三郎笑著答應,又聊了會兒鼓的形製,才背著琵琶離開。阿吉看著地上的鼓身,也不覺得煩了,拿起鋸子就重新鋸桑木;小墨則在一旁,根據李三郎說的尺寸,重新畫鼓身的圖樣;老胡和老木則湊在一起,商量著怎麼陰乾桑木。作坊裡一下子又熱鬨起來,刨子聲、鋸子聲、說話聲混在一起,比往日做門時還熱鬨。】
第三幕:“憨貨鼓”的誕生與流傳
【場景】半個月後,作坊院內。正午的太陽照在院子裡,老木、阿吉、小墨、老胡圍在一張石桌旁,桌上放著一個嶄新的羯鼓——鼓身是深棕色的桑木,上麵刻著簡潔的卷草紋,鼓皮是淺褐色的羯羊皮,用牛筋繩緊緊勒住,鼓身下還墊著老胡用梨木做的小牙床。
阿吉:搓著手,躍躍欲試)老木掌事,能敲了吧?這半個月我天天盯著桑木陰乾,手都快癢死了!
老胡:拿起鼓槌,遞給阿吉)彆急,先試試聲音。輕點敲,彆一下子把鼓皮敲破了。
【阿吉接過鼓槌,深吸一口氣,輕輕敲在鼓皮上。“咚——”一聲悶響,聲音不算大,但很渾厚,在院子裡回蕩。阿吉眼睛一亮,又用力敲了一下,“咚咚!”這次聲音更響了,連院角的乾棗串都晃了晃。】
小墨:拍著手笑)成了!成了!比我在坊市聽的還響!
老木:臉上露出笑容,接過鼓槌,敲了敲鼓身的不同位置,聽著聲音)嗯,聲音還算勻,就是上半部分有點偏薄,下次再做,得把音壁再留厚點。不過……話鋒一轉,點了點頭)第一次做成這樣,不錯了。
老胡:拿起鼓,放在牙床上,又敲了幾下)這鼓要是拿到西市去,肯定有人搶著要!我還記得當年龜茲的樂師,敲羯鼓的時候,能敲出“雨打芭蕉”“馬蹄踏雪”的調子,咱們這鼓,說不定也能敲出花樣來。
【正說著,院外傳來一陣喧鬨聲,幾個坊市的小販扛著貨物路過,聽見鼓聲,都停下腳步往院裡看。】
小販甲:趴在院牆上,大聲問)老木掌事,你們這敲的啥啊?這麼帶勁!是新做的鼓嗎?
阿吉:得意地舉起鼓槌,又敲了幾下)是羯鼓!咱們宮束班自己做的!敲起來比腰鼓還響!
【小販們一下子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能不能買,還有個賣胡餅的小販說,要是有這鼓,他的胡餅都能多賣幾籠。老木看著熱鬨的場麵,想了想,對小販們說:“這鼓是我們閒時做的,也不賣錢,要是你們喜歡,下次我們多做幾個,送你們幾個嘗嘗鮮。”】
小販乙:高興地拍手)真的?那太好了!以後我們在坊市擺攤,有這鼓聲,肯定能吸引更多人!
【接下來的幾日,宮束班又做了十幾個羯鼓,有的送給了坊市的小販,有的送給了附近的雜耍班子,還有個樂師聽說了,特意跑來求購,老木沒收錢,隻讓他教阿吉敲了幾個簡單的調子。沒過多久,長安西市就傳開了——“宮束班的憨貨們,做了一種叫羯鼓的玩意兒,敲起來能震得胡餅攤晃,聽著就帶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月後,作坊院內。老木坐在門檻上,看著阿吉和小墨在院子裡敲羯鼓,老胡在一旁跟著節奏拍手,院外不時傳來小販們敲羯鼓的聲音,混著坊市的喧鬨聲,格外熱鬨。】
老胡:笑著對老木說)沒想到咱們這幾個憨貨,還真把羯鼓做出名了!昨日我去西市,見好幾個雜耍班子都在敲咱們做的羯鼓,還有人問這鼓是哪家做的,我一說“宮束班”,他們都知道!
老木:嘴角帶著笑,拿起一塊桑木,仔細看著木紋)做鼓跟做門一樣,講究的是“用心”。咱們雖然是工藝門,做的是木頭活,但隻要用心,不管做啥,都能做好。
小墨:停下鼓槌,擦了擦汗)老木掌事,下次咱們再做個彆的吧!我聽說西域還有種“箜篌”,跟琴一樣,也是木頭做的,咱們試試做箜篌怎麼樣?
阿吉:趕緊附和)好啊好啊!做箜篌!到時候咱們宮束班,又有鼓又有琴,說不定還能組個樂班呢!
老木:瞪了阿吉一眼,卻沒反駁,隻是拿起尺子敲了敲桑木)先把這扇門做好再說!宮裡剛傳了活計,要做十扇雕花門,要是做不好,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阿吉吐了吐舌頭,趕緊拿起刨子去刨木料,小墨也跟著幫忙,老胡則笑著拿起鼓槌,輕輕敲了敲羯鼓。“咚咚”的鼓聲在院子裡回蕩,混著刨子聲、說話聲,飄出坊市,飄向長安的大街小巷——宮束班的憨貨們,用閒暇時光做的羯鼓,就這麼在民間流傳開來,成了長安城裡一段熱鬨的佳話。】
尾聲
【場景】一年後,長安西市。雜耍班子的樂師敲著宮束班做的羯鼓,周圍圍滿了看客;賣胡餅的小販把羯鼓放在攤子旁,敲一下鼓,喊一聲“熱乎的胡餅”;甚至宮裡的樂坊,也派人來宮束班求購羯鼓。
【老木、阿吉、小墨、老胡站在坊市口,看著熱鬨的場麵,臉上都帶著笑。】
阿吉:指著敲鼓的樂師,得意地說)你看你看,那鼓還是我刨的呢!當時老木掌事還說我刨歪了,現在不也敲得好好的?
老木:拍了拍阿吉的肩膀,笑著說)彆得意,下次做箜篌,要是再刨歪了,我照樣收拾你。
小墨:眼睛看著遠處的樂坊,小聲說)說不定再過幾年,咱們宮束班做的樂器,能傳遍整個長安呢!
老胡:捋了捋胡子,笑著說)何止長安!說不定以後西域的樂師,都會來咱們宮束班求購樂器,到時候咱們就成“長安第一製樂班”了!
【幾人笑著聊著,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坊市的喧鬨聲、羯鼓的“咚咚”聲、看客的歡呼聲混在一起,成了長安城裡最熱鬨的聲音。而宮束班的憨貨們,也繼續在閒暇時光裡,琢磨著新的木頭玩意兒,把大唐的煙火氣,都刻進了木頭的紋路裡,融進了熱鬨的鼓聲中。】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