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唐(樂器)5_藝之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藝之神 > 第404章 唐(樂器)5

第404章 唐(樂器)5(1 / 2)

唐·宮束班製阮記

人物表

李阿福:宮束班木工,三十餘歲,手巧但愛偷懶,說話帶點憨氣,總愛琢磨新鮮玩意兒

王鐵蛋:宮束班漆工,二十七八,性子急,力氣大,手上活細,嘴碎卻熱心

張老栓:宮束班老匠人,六十出頭,精通各類樂器木料,話少但眼光毒,是眾人的“主心骨”

趙小幺:宮束班學徒,十五六歲,機靈好動,愛跟在長輩身後打雜,記性好

劉掌櫃:長安西市樂器鋪掌櫃,四十歲,精明卻懂行,常來宮束班淘木料

第一幕:暑日閒慌,木屑堆裡尋樂子

場景

宮束班工坊,正午。

工坊裡堆滿木料,刨花散在地上像鋪了層碎雪,牆角的大陶罐裡泡著解暑的酸梅湯。陽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蟬鳴聲從院外斷斷續續傳來,透著暑日的慵懶。

【開場】

李阿福把刨子往木墩上一放,抹了把額頭的汗,癱坐在樹蔭下的竹椅上,腳邊還放著半塊沒刨完的槐木。王鐵蛋拎著漆桶從裡間出來,見他偷懶,把桶往地上一墩,濺起幾滴漆料)

王鐵蛋:叉著腰,嗓門亮)李阿福!你這刨子才動了三兩下,又癱著了?掌櫃的要是來查工,看你咋說!

李阿福:擺擺手,打了個哈欠)哎喲鐵蛋,你急啥?這日頭毒得能曬化漆,再好的木料也得歇著。再說了,宮裡這月的門活都做完了,剩下的木料還沒送來,咱總不能對著空工坊發呆吧?

趙小幺端著酸梅湯從院外跑進來,手裡還攥著個剛摘的野棗,見兩人拌嘴,湊到李阿福身邊)

趙小幺:福叔,你上次說要做個“能抱著彈的木頭玩意兒”,咋還沒動手啊?我都等著看呢!

李阿福眼睛一亮,坐直身子,拍了拍身邊的槐木)

李阿福:嘿,你不說我倒忘了!前兒個我去東市,見樂坊的人彈琵琶,那弦子撥得好聽是好聽,就是太大了,抱在懷裡沉得慌。我尋思著,能不能做個小點兒的,木頭上挖個腔,繃上弦,咱自己也能彈著玩?

王鐵蛋:湊過來,踢了踢槐木)就這破槐木?軟得跟豆腐似的,彈兩下不得散架?要我說,得用桐木!上次老栓師傅說,桐木輕,還能傳聲,做樂器最適合。

張老栓從裡間的工具房走出來,手裡拿著把磨好的刻刀,聽見兩人的話,慢悠悠地走到木料堆前,蹲下身翻找起來)

張老栓:指著一堆泛著淺黃的木料)那堆桐木是上月做宮燈剩下的,紋理順,沒結疤,正好用。不過要做“能彈的玩意兒”,光有木料不行,得先定個形——是圓是方?弦要幾根?

李阿福:撓撓頭)圓的吧!圓的好抱,跟咱吃飯的碗似的。弦嘛……琵琶是四根弦,咱做個簡單的,兩根弦?不對不對,三根!三根弦能彈的調多些,小幺你說呢?

趙小幺:使勁點頭)三根弦好!我能跟著學撥弦!

張老栓沒說話,從工具房裡拿出一張泛黃的紙,鋪在木桌上,用炭筆勾了個圓圓的輪廓,中間挖了個月牙形的孔,又在兩側畫了兩個小軸)

張老栓:指著畫稿)身子做圓的,中間挖個“月孔”,讓聲音能透出來;琴杆要直,上頭安兩個弦軸,繃兩根弦試試——先做個小的,成了再改。

王鐵蛋:擼起袖子,拿起鋸子)行!老栓師傅畫得清楚,我來鋸木料!阿福你刨木,小幺去把砂紙和膠水拿來,咱今兒個就試試!

趙小幺蹦蹦跳跳地去拿工具,李阿福重新拿起刨子,對著桐木刨了起來,木屑簌簌落下;王鐵蛋按著畫稿,小心翼翼地鋸著圓弧形的琴身,工坊裡頓時響起刨木聲和鋸木聲,混著蟬鳴,倒有了幾分熱鬨勁兒。)

第二幕:磕磕絆絆,笨手笨腳造“新物”

場景

宮束班工坊,三日後。

工坊中央的木桌上,放著個初具雛形的樂器:圓弧形的琴身已經刨光滑,中間挖了個月牙孔,琴杆也粘在了琴身上,隻是琴頭還沒雕刻,弦軸也沒安好。地上散落著幾塊廢木料,王鐵蛋正拿著砂紙打磨琴身,李阿福蹲在一旁,對著弦軸發愁。

【開場】

李阿福拿著兩個打磨好的木軸,往琴杆上的孔裡塞,塞了半天也沒塞進去,急得額頭冒了汗)

李阿福:嘀咕)這孔咋這麼小?我明明按軸的大小鑽的孔,咋就塞不進去?

王鐵蛋放下砂紙,走過來一看,忍不住笑出聲)

王鐵蛋:你傻啊!孔鑽得太直了,弦軸得稍微帶點斜度,才能卡住,不然弦一繃就鬆了。老栓師傅上次做胡琴的軸,不就是這麼弄的?

張老栓端著茶碗從外麵進來,聽見這話,走到桌前,拿起弦軸看了看,又用刻刀在琴杆的孔裡刮了刮)

張老栓:把弦軸往孔裡一擰,正好卡住)軸要削成“錐形”,孔要稍微帶點“斜度”,這樣擰的時候能越擰越緊。阿福,你這腦子,做木工時靈,一到細活就犯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阿福:嘿嘿笑)還是老栓師傅厲害!我這就去把軸削成錐形。

趙小幺從外麵跑進來,手裡拿著兩根粗絲線,氣喘籲籲地)

趙小幺:福叔!鐵蛋哥!我去布莊要了兩根粗絲線,他們說這線結實,能當弦用!

王鐵蛋接過絲線,拉了拉,確實結實,又拿來兩個小銅釘,釘在琴身的下端)

王鐵蛋:弦得有個固定的地兒,這銅釘當“弦柱”,把線繃在上頭。阿福,你把軸弄好,咱就繃弦!

李阿福拿著弦軸去工具房削,王鐵蛋繼續打磨琴身,張老栓則坐在一旁,用刻刀在琴頭刻了個簡單的雲紋——他沒刻複雜的花樣,說“是自己玩的,不用太花哨”。半個時辰後,李阿福拿著削好的弦軸回來,兩人一起把絲線繃在軸上,又調了調鬆緊。)

李阿福:抱著樂器,坐在竹椅上,用手指撥了撥弦)“噔——噔——”,哎!有聲音!就是這聲兒有點悶,不像琵琶那麼亮。

王鐵蛋:湊過去聽)是有點悶,是不是月孔太小了?我再把孔挖大點兒試試?

張老栓走過來,用手指敲了敲琴身,又撥了撥弦,皺著眉)

張老栓:不是孔小,是琴身太厚了。桐木雖然輕,但你這琴身刨得有一指厚,聲音透不出來。得把琴身裡麵再挖薄點,尤其是月孔周圍,要挖得“薄而不裂”。

王鐵蛋一聽,趕緊拿起小刨子,從月孔伸進去,小心翼翼地刨裡麵的木料——這活精細,稍不注意就會把琴身刨穿。李阿福在一旁看著,大氣都不敢出,趙小幺則拿著小刷子,時不時把裡麵的木屑掃出來。)

趙小幺:小聲)鐵蛋哥,慢點兒,彆刨穿了!這可是咱三天的心血!

王鐵蛋:頭也不抬)知道知道!我手上有準頭!

又過了一個時辰,王鐵蛋把刨子拿出來,張老栓再敲琴身,聲音明顯亮了些。李阿福再撥弦,“噔噔”的聲音帶著點清脆,像雨滴打在桐葉上。)

李阿福:高興得跳起來)成了!這聲兒好聽!老栓師傅,鐵蛋,小幺,你們快聽聽!

他抱著樂器,彈了個簡單的調子——雖然不成章法,但弦聲清脆,倒也悅耳。王鐵蛋湊過來,也想試試,結果手太粗,撥弦時差點把線弄鬆,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趙小幺:拉著張老栓的袖子)老栓爺爺,這玩意兒還沒名字呢!咱給它起個名吧?

張老栓:看著樂器,想了想)琵琶是“彈撥樂”,這玩意兒比琵琶小,形狀像個“阮鹹”古代一種圓形樂器)的縮小版,不如就叫“阮”?簡單好記。

李阿福:拍著手)“阮”!好名字!就叫阮!以後咱宮束班閒了,就抱著阮彈著玩!

第三幕:意外流傳,市井巷陌聞阮聲

場景

宮束班工坊門口,半月後,傍晚。

工坊門口掛著盞燈籠,李阿福坐在門檻上,抱著阮彈著自己編的小調,王鐵蛋坐在一旁,用腳跟著節奏打拍子,趙小幺則在旁邊跟著哼。路過的行人時不時停下腳步,聽一會兒,有的還問這是什麼樂器。

【開場】

劉掌櫃提著個布袋子,從西市過來——他常來宮束班淘木料,今兒個正好路過,聽見琴聲,停下腳步)

劉掌櫃:湊過來,眼睛盯著阮)阿福兄弟,你這抱的是什麼?彈出來的聲兒怪好聽的,既不像琵琶,也不像胡琴。

李阿福:停下撥弦,笑著說)劉掌櫃,這叫“阮”,是咱哥幾個閒得慌,自己做的玩意兒——用桐木做的,比琵琶小,好抱,聲兒也亮。

劉掌櫃:伸手想摸,又縮回去,怕碰壞)自己做的?這手藝可不賴!你看我那樂器鋪,天天有人來問有沒有“輕便的彈撥樂”,尤其是那些姑娘家,嫌琵琶沉,胡琴又得拉弓,你這阮正好合她們的意。

王鐵蛋:插話說)劉掌櫃,你可彆打它的主意!這是咱自己玩的,不賣!

劉掌櫃:哈哈笑)我不買你的,我是想問問,你們能不能多做幾個?我鋪子裡幫你們代賣,賣出去的錢,咱三七分——你們七,我三!你看咋樣?


最新小说: 情不忍釋 道爺我在娛樂圈當公關 儒林外史大白話 穿越後,宮先生是我的 足球:神級中場,C羅梅西破防了 錯撩:年代文炮灰女配認錯男主後 小美人在無限流靠臉通關 我在女頻世界艱難求生! 灰燼神主 天命解憂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