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刻
第一幕:宮束班的“麻煩事”
時間:南宋淳佑三年,秋,辰時
地點:臨安城宮束班工坊
人物:
黃裳:45歲,提舉太史局,眉目清臒,著青色官袍,手持一卷星圖手稿,神色沉靜
王致遠:38歲,蘇州刻石匠人,一身灰布短打,手上滿是老繭,眼神專注
李三郎:22歲,宮束班學徒,身材高瘦,總愛擺弄工具卻常砸錯東西
趙阿福:20歲,宮束班學徒,圓臉,嗜吃,懷裡總揣著糕餅
周鐵頭:25歲,宮束班鍛工,膀大腰圓,力氣大卻粗手粗腳
工坊裡彌漫著木屑與石粉的味道,陽光透過木窗斜照進來,落在散落的鑿子、墨鬥上。李三郎正踮腳夠架子上的墨鬥,腳下一滑,墨鬥砸在石坯上,墨汁濺了周鐵頭一後背。)
周鐵頭:猛地回頭,粗聲粗氣)李三郎!你小子眼睛長後腦勺了?這新換的短打,還沒穿三天!
李三郎:慌忙擺手)對不住對不住!我就是想拿墨鬥給王師傅描線,沒瞅見你在底下……
趙阿福:從懷裡掏出一塊桂花糕,咬得含糊)鐵頭哥你彆惱,三郎也不是故意的。再說了,墨汁洗不掉,正好當新花樣唄。
周鐵頭剛要反駁,黃裳捧著星圖手稿走進來,腳步聲輕,卻讓喧鬨的工坊瞬間靜了。王致遠放下手中的刻刀,上前拱手。)
王致遠:黃大人。
黃裳:點頭,目光掃過滿地狼藉,最後落在三人身上)今日召你們來,是有一樁大事。元豐年間太史局觀測的星象,陛下命我整理成圖,刻於石碑之上,留傳後世。致遠,你是江南最好的刻石匠,這活計,得你牽頭。
王致遠:接過手稿,指尖拂過紙上細密的星點)大人放心,致遠定不辱命。隻是刻星圖不比刻碑文,星位差一分,便是差了千裡,需得極細致的人手。
黃裳看向李三郎三人,李三郎正偷偷擦周鐵頭背上的墨汁,趙阿福還在啃糕餅,周鐵頭則撓著頭憨笑。)
黃裳:嘴角微揚)我瞧著這三位,倒合適。三郎眼尖,能辨星點;阿福心細,可磨石麵;鐵頭力氣足,能搬石料。你們可願意跟著王師傅,做這樁留名後世的事?
李三郎:眼睛一亮,扔下布巾)願意!我早就想看看,天上的星星刻在石頭上是什麼樣!
趙阿福:咽下糕餅,拍胸脯)隻要管飯,我啥都能乾!刻石頭總比揉麵輕鬆。
周鐵頭:撓撓頭)俺力氣大,石料儘管交給俺!就是……彆讓俺描線,俺手粗,怕描歪了。
王致遠:失笑)放心,各司其職,錯不了。明日起,咱們便在工坊旁搭個棚子,先把星圖拓在石坯上,再慢慢刻。
第二幕:棚子裡的“差錯”
時間:一月後,冬,未時
地點:工坊旁的臨時棚子
人物:黃裳、王致遠、李三郎、趙阿福、周鐵頭
棚子裡生著一盆炭火,一塊丈餘高的青石立在中央,石麵上已拓好了星圖的輪廓,王致遠正拿著小鑿子,在“紫微垣”的位置細細雕琢。李三郎蹲在石旁,拿著放大鏡對照手稿,趙阿福在磨一塊小石料,周鐵頭則在角落劈柴,時不時往棚裡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