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謝謝歐陽大人,俺沒事,就是有點疼,擦點藥膏就好了。
【過了一會兒,工匠們開始安裝亭柱上的雕刻。老木拿著雕刻好的木龍,仔細端詳著。】
老木滿意地點點頭):這木龍雕刻得栩栩如生,等安裝上去,定能為豐樂亭增色不少。石頭,你過來,跟我一起把這木龍抬到亭柱上。
石頭連忙跑過來,和老木一起抬起木龍):好嘞,班頭!
【兩人抬著木龍往亭柱走去,走到一半,石頭腳下被一根繩子絆倒,木龍脫手而出,正好砸在旁邊堆放的木材上,木龍的尾巴斷了一截。】
老木看著斷了尾巴的木龍,氣得吹胡子瞪眼):石頭!你...你真是個憨貨!這木龍可是咱們雕了三天三夜才完成的,你一句話不說就給弄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頭嚇得臉色發白,聲音顫抖):班頭,俺...俺不是故意的,俺被繩子絆倒了。
小墨連忙上前打圓場):班頭,您彆生氣,還好隻是斷了尾巴,咱們再補雕一個就是了,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石頭也不是故意的,您就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歐陽修也走了過來,看著斷了尾巴的木龍,若有所思):老班頭,我倒覺得這斷了尾巴的木龍另有一番韻味。世間萬物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這木龍雖斷了尾巴,卻多了幾分自然之趣。不如我們就保留它現在的樣子,也算是這豐樂亭建造過程中的一段趣事,日後說起來,也頗為有趣。
老木聽歐陽修這麼說,怒氣消了不少,仔細看了看木龍):大人說得有道理,這木龍斷了尾巴,確實多了幾分特彆。那好吧,就按大人說的,保留它現在的樣子。石頭,這次看在歐陽大人的麵子上,就不罰你了,下次再敢這麼毛躁,看我怎麼收拾你!
石頭連忙道謝):謝謝班頭,謝謝歐陽大人!俺下次一定小心!
第三幕:亭成著文,千古流傳
場景三:豐樂亭內日內
【數月後,豐樂亭終於建造完成。亭內雕梁畫棟,古樸雅致,亭外綠樹環繞,溪水潺潺。滁州百姓紛紛前來參觀,讚不絕口。歐陽修邀請老木、石頭、小墨、阿福等宮束班的工匠們來到亭內,設宴款待。】
歐陽修舉起酒杯,笑容滿麵):今日豐樂亭建成,多虧了各位工匠的辛勤付出。這杯酒,我敬大家!
眾人紛紛舉起酒杯):謝歐陽大人!
【眾人一飲而儘,老木放下酒杯,感慨道】:大人,能參與建造這豐樂亭,是我們宮束班的榮幸。雖然建造過程中鬨了不少笑話,但看到這建成的豐樂亭,俺們心裡都高興得很。
小墨笑著說):是啊,大人。尤其是石頭,可是咱們工地上的“開心果”,沒有他,咱們的建造日子可就沒這麼熱鬨了。
石頭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俺就是笨了點,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不過俺以後會更加努力的。
歐陽修笑著點點頭):石頭雖偶有失誤,但做事勤快,心地善良,也是難得的好工匠。這豐樂亭不僅是滁州百姓的休閒之所,也承載了大家的汗水和歡樂。我打算為這豐樂亭寫一篇文章,記錄下它的建造過程和咱們之間的趣事,讓後人也能知曉這段佳話。
眾人興奮地):太好了!有歐陽大人的文章,這豐樂亭定能千古流傳!
【幾日後,歐陽修在豐樂亭內擺下書桌,鋪好宣紙,研好墨汁,開始撰寫《豐樂亭記》。老木、石頭、小墨、阿福等人在一旁靜靜看著,不敢打擾。】
【歐陽修手持毛筆,凝神思索片刻,便下筆如有神助,字跡蒼勁有力。他時而停頓,回憶著建造過程中的趣事,臉上露出笑容;時而皺眉,斟酌著詞句。】
【夕陽西下,餘暉透過亭窗灑在宣紙上,歐陽修終於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毛筆,長長舒了一口氣。】
歐陽修看著寫好的《豐樂亭記》,滿意地點點頭):好了,終於寫完了。
老木連忙上前,仔細看著文章):大人的字寫得真好,文章肯定也寫得好!可惜俺不識字,要是能聽懂就好了。
歐陽修笑著說):無妨,我念給大家聽。“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穀,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間。”
【眾人靜靜地聽著,雖然有些詞句聽不懂,但都能感受到文章中對豐樂亭景色的讚美和對百姓的關懷。】
歐陽修繼續念道):“滁於五代乾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於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聖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儘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於百年之深也。”
【念到此處,歐陽修的聲音變得激昂,眾人也不禁為之動容。】
歐陽修最後念道):“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山穀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慶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製誥、滁州軍州事歐陽修記。”
【念完後,亭內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小墨激動地):大人寫得太好了!把咱們建造豐樂亭的意義和滁州的美景都寫出來了!
石頭雖然很多地方沒聽懂,但也跟著點頭):俺覺得大人寫得好,以後俺要讓俺的孩子也來看看這篇文章,告訴他這豐樂亭是俺們建造的!
歐陽修笑著說):這篇文章不僅是記錄豐樂亭的建造,更是希望百姓們能珍惜這太平盛世,安居樂業。以後,這豐樂亭和《豐樂亭記》定會成為滁州的一大佳話,流傳千古。
【眾人紛紛點頭,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夕陽下,豐樂亭靜靜矗立,《豐樂亭記》的墨香在亭內久久不散,見證著這段歡樂而有意義的時光。】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