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表
老木:宮束班班頭,年近五十,手藝精湛卻愛嘮叨,總被徒弟們的“憨憨”操作氣笑
小石頭:十六歲,老木的徒弟,手腳麻利但毛躁,常出烏龍
阿福:十八歲,宮束班工匠,力氣大卻腦子不轉彎,主打一個“實心眼”
瘦猴:十七歲,宮束班工匠,機靈但愛偷懶,總想著耍小聰明
範仲淹:時任泰州知州,文人風骨,心係百姓,為表海樓撰文
李通判:泰州通判,協助範仲淹督建表海樓,性格嚴謹
雜役若乾:負責搬運建材、清掃工地等
第一幕:初動工?烏龍百出
場景一:表海樓工地日外
【工地外圍已圈起木柵欄,地麵夯實平整,數十根鬆木立柱半成品靠在牆角,木屑散落一地。老木手持墨鬥,正彎腰在立柱上彈線,小石頭蹲在一旁遞刨子,阿福扛著一根粗木梁往地基處走,瘦猴則靠在柵欄上偷偷啃乾糧】
老木:猛地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小石頭!刨子磨利些!這立柱要承三層樓閣的重量,半點差池都出不得!
小石頭:慌慌張張點頭,手一滑,刨子“哐當”掉在地上)哎呀!班頭,我、我這就撿!
【阿福扛著木梁路過,見小石頭撿刨子,想幫忙,腳步沒穩住,木梁一頭撞在旁邊的石磨上,石磨“咕嚕嚕”轉了兩圈,磨盤上的玉米麵撒了阿福一腦袋】
阿福:愣了愣,伸手摸了摸腦袋上的玉米麵,一臉茫然)班頭,這梁它“不乖”,還跟我搶吃的哩!
【周圍的工匠們“哄”地笑開,瘦猴笑得直拍柵欄,嘴裡的乾糧都噴了出來】
老木:又氣又笑,指著阿福的腦袋)你個憨貨!梁是用來架樓的,不是用來搶食的!趕緊把玉米麵拍掉,再把梁扛到地基那邊去,要是再出岔子,今天晌午就彆想吃飯了!
小石頭:憋著笑,幫阿福拍玉米麵)福哥,你這腦袋現在跟剛出鍋的窩頭似的,黃燦燦的!
阿福:認真點頭)那是不是能當乾糧吃?我早上沒吃飽……
【老木無奈地搖了搖頭,剛要繼續彈線,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李通判帶著兩個隨從騎馬而來】
李通判:翻身下馬,走到老木麵前)老班頭,範知州今日得空,稍後便來工地查看進度,你們可得打起精神,彆出什麼笑話!
老木:連忙拱手)通判放心!我們宮束班雖偶爾鬨點小插曲,但手藝絕對過硬,定不耽誤表海樓工期!
【話音剛落,瘦猴突然“哎呀”一聲,從柵欄上滑了下來,原來他靠的柵欄柱沒固定牢,差點摔個屁股墩】
瘦猴:捂著屁股站起來,強裝鎮定)沒事沒事,我就是想試試這柵欄結不結實,看來還得再加固加固!
【李通判看著這一群“活寶”,無奈地笑了笑:“你們啊,真是讓人又放心又不放心。”】
第二幕:範公至?趣事連篇
場景二:表海樓工地日外
【半個時辰後,範仲淹身著青色官袍,穩步走來,身後跟著兩個文書。此時宮束班眾人正忙著組裝樓閣的木構架,小石頭站在木梯上遞榫頭,阿福在下麵扶著梯子,瘦猴則負責遞錘子】
範仲淹:走到工地中央,目光掃過正在搭建的木構架,點頭稱讚)老班頭,這木構架榫卯銜接緊實,用料也足,看來你們下了不少功夫。
老木:連忙上前拱手)範知州過獎了!能為泰州百姓建這表海樓,讓大夥日後能登樓觀海、防災預警,是我們宮束班的福氣!
【小石頭在梯子上聽到範仲淹的話,心裡一激動,手裡的榫頭沒拿穩,“咚”地掉了下來,正好砸在阿福的安全帽竹編鬥笠)上】
阿福:摸了摸鬥笠,抬頭對小石頭喊)小石頭,你這榫頭是想給我“敲警鐘”嗎?力道再重點,我這腦袋就得開瓢了!
範仲淹:聽到聲響,轉頭看去,見阿福一臉憨態,忍不住笑了)這位工匠倒是心寬,不過高空作業可得小心,莫要大意。
小石頭:臉漲得通紅,連忙道歉)範知州恕罪!我、我太緊張了,下次一定拿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