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集市相遇
時間:上午
地點:汴京集市
人物:工藝門的工匠阿福、貨郎老李、圍觀群眾若乾
【熱鬨的汴京集市,人來人往,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阿福穿著樸素的工匠服飾,在集市中閒逛,突然被一陣清脆的敲擊聲吸引。他順著聲音望去,隻見一個貨郎擔前圍了一群人,貨郎老李正熱情地向大家展示著他的貨物。阿福擠過人群,看到貨郎擔上掛著一架雲鑼,瞬間被它精美的外觀吸引住了。】
阿福:眼睛放光,情不自禁地伸手拿起雲鑼)這玩意兒可真好看!輕輕撫摸著雲鑼,臉上滿是好奇和喜愛)
老李:正忙著招呼其他顧客,一回頭看見阿福拿著雲鑼,臉色一變)嘿!你這人怎麼隨便拿我的東西!放下放下!
阿福:被老李的吼聲嚇了一跳,手忙腳亂地解釋)我……我就看看,這雲鑼太好看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樂器。
老李:走過來,一把奪過雲鑼,抱在懷裡)看也不能隨便拿,這可是我的寶貝,弄壞了你賠得起嗎?
阿福:有些尷尬,撓撓頭)我就是喜歡,不會弄壞的。我就是個做手藝的,對這些精致的東西沒有抵抗力。
老李:上下打量阿福,滿臉懷疑)做手藝的?我看你就是想偷東西!集市上像你這樣的人我見多了!
阿福:著急地漲紅了臉)你彆亂說!我阿福在工藝門也是有名有姓的,怎麼會做這種事!
【兩人的爭吵聲引來了更多的圍觀群眾,大家紛紛議論起來。】
群眾甲:這小夥子看著不像壞人啊,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群眾乙:誰知道呢,現在的人可不好說。這貨郎也不容易,丟了東西可就虧大了。
群眾丙:要不大家彆吵了,問清楚再說。
阿福:對著圍觀群眾拱手)各位鄉親,我真的隻是對這雲鑼感興趣。我在工藝門做手藝,平日裡就喜歡研究各種新奇的玩意兒。今天在集市上看到這雲鑼,實在忍不住想仔細瞧瞧。
老李:還是不相信)說得好聽,那你說這雲鑼是乾什麼用的?你要是真懂,我就信你。
阿福:自信地抬起頭)這雲鑼是一種打擊樂器,把若乾個大小相同,音高、厚薄不同的小銅鑼懸掛於木架上,用小槌敲擊,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在演奏中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樂曲增添獨特的韻味。
第二幕:初奏雲鑼
時間:上午
地點:集市角落
人物:阿福、老李、幾個孩子
【老李聽了阿福的解釋,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但還是有些懷疑。】
老李:將信將疑地看著阿福)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不過光說不練假把式,你真懂這雲鑼,你倒是敲兩下給我看看。
阿福:興奮地搓搓手)好啊好啊,我正想試試呢!接過老李遞來的小槌,站在雲鑼前,深吸一口氣,準備演奏。)
【阿福鼓起勇氣,敲響了雲鑼。然而,由於他從未接觸過雲鑼,完全沒有掌握節奏,敲出的聲音雜亂無章,毫無美感可言。】
阿福:原本自信的表情逐漸變得慌亂,手忙腳亂地敲擊著雲鑼,試圖找到節奏,但卻越敲越亂)怎麼會這樣……
【周圍的幾個孩子被這混亂的聲音逗得哈哈大笑。】
孩子甲:笑得前仰後合,指著阿福)哈哈,這是什麼聲音啊,比我家的雞叫還難聽!
孩子乙:一邊笑,一邊模仿阿福的動作)他根本就不會敲,還說自己懂雲鑼呢!
孩子丙:拍著手,笑得直跺腳)太好笑了,這是在製造噪音吧!
【阿福的臉漲得通紅,尷尬地站在原地,手中的小槌也停了下來。】
阿福: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把小槌還給老李)嘿嘿,見笑了見笑了,我這是第一次敲,確實不太會。不過我真的對這雲鑼很感興趣,以後要是有機會,我一定好好學。
第三幕:相約學藝
時間:下午
地點:工藝門工坊
人物:阿福、老李、工藝門其他工匠
【下午,陽光灑滿了工藝門的工坊。阿福早早地就在工坊門口等候老李,心中滿是期待。不一會兒,老李背著雲鑼,慢悠悠地走來。】
阿福:遠遠地就看到老李,連忙迎上去,滿臉笑容)李大哥,您可算來了!我都盼了一下午了!
老李:笑著點點頭)哈哈,讓你久等了。你這小子,對這雲鑼還真是執著。
阿福: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沒辦法,我一看到這漂亮又神奇的雲鑼,就走不動道了。快請進,李大哥!
【阿福熱情地將老李請進工坊,其他工匠們看到有客人來,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好奇地圍了過來。】
工匠甲:看著老李背上的雲鑼,眼中充滿好奇)阿福,這就是你說的那個神奇的樂器?
阿福:興奮地介紹)對!這就是雲鑼,能發出特彆好聽的聲音。李大哥可是這方麵的行家,今天特意來給我講講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匠乙:湊過來,仔細打量著雲鑼)這麼多小鑼掛在一起,怎麼演奏啊?
老李:看到大家都對雲鑼感興趣,興致勃勃地取下雲鑼,放在桌上)這雲鑼啊,學問可大了。來,我給你們講講。
【老李拿起小槌,輕輕敲擊雲鑼,發出清脆的聲音,工匠們都被這美妙的聲音吸引,紛紛露出驚歎的表情。】
老李:一邊敲擊,一邊講解)這雲鑼每個小鑼的音高都不一樣,通過不同的敲擊順序和節奏,就能演奏出各種各樣的旋律。
阿福:眼睛緊緊盯著老李的動作,認真地聽著講解,不時點頭)原來是這樣,李大哥,您快教教我怎麼演奏出好聽的曲子吧!
老李:笑著說)彆急彆急,演奏雲鑼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先從基礎學起。首先,你得學會辨彆每個小鑼的音高。
【老李拿起小槌,依次敲擊每個小鑼,讓阿福辨彆音高。阿福皺著眉頭,努力分辨著,其他工匠們也都屏氣斂息,認真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