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接下任務
時間:清晨
地點:宮束班工坊
【陽光灑進宮束班工坊,匠人們各自忙碌著,有的在打磨木材,有的在雕刻簡單的花紋。工坊師傅匆匆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文書,臉上帶著一絲興奮和緊張】
師傅大聲):大夥都先停下手裡的活兒,有重要的事兒說!
【匠人們紛紛放下工具,圍攏過來,臉上帶著疑惑和好奇】
師傅揚了揚手中的文書):上頭給咱們派了個大任務,要雕刻一塊景教石碑,就是那種刻著“十”字飛天紋的尖拱形石碑,給皇室用的,要求可高了!
工匠甲驚訝):景教石碑?這可不是一般的活兒啊,能行嗎?
工匠乙拍了拍甲的肩膀):怕啥,咱們宮束班還沒怕過什麼任務呢!
師傅嚴肅):這次的任務確實艱巨,上頭要求雕刻精細,必須得展現出咱們宮束班的最高水準。時間也緊,大家可得加把勁!
工匠丙摩拳擦掌):師傅,您就放心吧,咱們肯定行!
【眾人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儘管知道任務艱巨,但都躍躍欲試,準備迎接挑戰】
場景二:知識盲引發笑料
時間:上午
地點:資料室
【匠人們來到資料室,開始查閱關於景教的資料。資料室裡擺滿了各種古籍、畫卷,大家各自找了個位置坐下,認真翻看起來】
工匠甲皺著眉頭,撓撓頭):這景教到底是個啥教啊?我怎麼看著有些地方和佛教好像啊。
工匠乙湊過去看甲手中的書):你可彆瞎說,這景教和佛教能一樣嗎?
工匠甲指著書上的一段文字):你看這兒,上麵說景教也講什麼善惡、解脫,和佛教的教義多像啊,說不定景教就是從佛教裡分出來的小教派呢。
工匠丙忍不住笑出聲):哈哈,你這想法可真夠離譜的,景教那可是從西方傳來的,和佛教差老遠了。
工匠甲不服氣):那為啥好多用詞都那麼像?
工匠乙認真解釋):這是因為景教初傳中國的時候,為了能讓大家接受,借用了不少佛教的名詞,可它們的教義內核還是不一樣的。就好比,景教信奉的是上帝、耶穌,佛教信奉的是釋迦牟尼,能一樣嗎?
工匠甲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
【眾人都被甲的誤解逗得哈哈大笑,資料室裡充滿了輕鬆的氛圍,在這笑鬨與解釋中,大家對景教有了初步的認識】
場景三:設計難題
時間:下午
地點:設計桌前
【下午的陽光有些慵懶,灑在設計桌前。匠人們圍坐在一起,桌上鋪滿了設計草圖,大家正在激烈地討論著石碑的設計方案】
工匠甲指著自己的草圖,一臉自信):我設計的這個飛天形象,身姿輕盈,衣帶飄飄,肯定好看!
工匠乙皺著眉,連連搖頭):你這哪像景教裡的飛天啊,倒像是從佛教壁畫裡直接搬過來的。你看這造型,太飄逸了,景教的飛天應該更莊重、神聖一些。
工匠甲不服氣):怎麼就不像了?都是飛天,能有多大區彆?
工匠丙也湊過來):乙說得對,景教的飛天和佛教飛天在風格上確實不同。而且你看你設計的這個“十”字,比例也不太協調,和飛天放在一起,感覺很突兀。
【工匠甲看著自己的草圖,有些沮喪,不知道該怎麼修改】
工匠甲無奈):那你們說該怎麼改?我是真沒主意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麵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
師傅一直靜靜地聽著,這時終於開口):都彆吵了,聽我說。景教雖然是外來宗教,但既然要融入咱們元朝的文化,在設計上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樣式,得找到一個平衡點。飛天的形象,要在保留景教莊重、神聖感覺的同時,融入一些咱們東方的審美和元素,線條可以更柔和流暢些,但又不能失去它原本的韻味。至於“十”字,要設計得簡潔大氣,和飛天的風格相呼應,突出它作為景教標誌的重要性。
【匠人們聽了師傅的話,都陷入了沉思,仔細琢磨著師傅的建議】
工匠乙眼睛一亮):師傅,我好像有點想法了。把飛天的服飾設計得更有層次感,再加上一些具有元朝特色的花紋裝飾,這樣既保留了景教的風格,又融入了咱們自己的文化。
工匠丙點頭表示讚同):對,“十”字的話,可以在邊緣加上一些簡單的紋路,和飛天身上的花紋相匹配,讓整個石碑看起來更和諧統一。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逐漸確定了設計方向,之前的爭吵和分歧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設計的熱情和期待】
師傅滿意地點點頭):行,就按你們說的思路去畫新的草圖,大家抓緊時間,爭取儘快拿出一個滿意的設計方案。
【匠人們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拿起畫筆,開始重新繪製草圖,設計桌前又恢複了忙碌的景象,隻聽到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場景四:雕刻失誤
時間:幾天後的上午
地點:雕刻區
【經過幾天的努力,設計方案終於確定下來,匠人們開始正式雕刻石碑。雕刻區裡,一片忙碌景象,鑿子敲擊石塊的聲音此起彼伏】
工匠甲神情專注,小心翼翼地雕刻著飛天的翅膀):我可得小心點,這飛天的線條可不能刻錯了。
【話還沒說完,隻聽“哢嚓”一聲,甲手中的鑿子一滑,在飛天的翅膀上刻出了一道歪歪扭扭的線,原本流暢的線條瞬間變得不倫不類】
工匠甲傻眼,懊惱地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哎呀,完了完了,我怎麼這麼不小心!
【旁邊的工匠乙聽到聲音,趕緊湊過來看】
工匠乙皺眉):你怎麼搞的,這麼關鍵的時候刻錯了,這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