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下午
地點:繡坊
人物:宮束班眾人
劇情:開始刺繡,有人針法出錯,有人色彩搭配不協調,大家互相糾錯,有人因進度慢著急,眾人互相鼓勵繼續。
【下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繡坊裡,宮束班的眾人圍坐在繡繃前,開始了緊張的刺繡工作。】
繡工a:眉頭緊皺,手中的針停在半空)不對啊,我這平針繡出來的線條怎麼這麼生硬,一點都不流暢。
繡工b:探過頭來看了看)你這針腳太密了,放鬆點,慢慢來。像我這樣,一針一針地走,注意線的走向。
【繡工a深吸一口氣,按照繡工b的建議重新開始,果然好了很多。】
繡工c:苦惱地)我這色彩怎麼配都覺得怪怪的,這花的顏色和葉子的顏色看著不搭。
繡工d:拿起繡工c的繡布,仔細端詳)你看,這花用了太鮮豔的紅色,和這淡雅的綠色葉子放在一起,就顯得太突兀了。咱們再挑挑線,選個柔和點的紅色試試。
【說著,繡工d和繡工c一起在絲線中翻找,終於找到了合適的顏色,重新配線後,效果立竿見影。】
繡工e:著急地)你們都繡得這麼快,我才繡了一點點,這可怎麼辦?
繡工a:笑著安慰)彆著急,慢慢來。刺繡急不得,咱們先把質量做好,進度自然就跟上了。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隨時問我們。
繡工f:點頭附和)就是,咱們是一個班的,有困難一起解決,大家都互相幫襯著點。
【在眾人的鼓勵下,繡工e漸漸平複了心情,專注地投入到刺繡中。繡坊裡,隻聽見針線穿梭的細微聲響,大家都在為完成這批蘇繡作品而努力著。】
第五幕:貴人賞識
時間:幾天後上午
地點:繡坊
人物:宮束班眾人、一位文人雅士
【一位身著長袍,頭戴儒巾的文人雅士路過繡坊,被繡坊內未完成的蘇繡吸引,忍不住停下腳步,走進繡坊。】
文人雅士:眼睛盯著繡布,讚歎道)好精湛的繡工啊!這針法細膩,色彩搭配也十分巧妙,雖然還未完成,但已能看出神韻。
【宮束班眾人聽到聲音,紛紛停下手中的活,看向這位不速之客。】
繡工a:有些驚喜)多謝先生誇讚,我們正在嘗試模仿沈周、唐寅的文人畫風格來繡,不過還有些地方把握不準。
文人雅士:微笑著點頭)我對文人畫略有研究,若不嫌棄,我倒是可以提些意見。你們看這處山水的線條,雖然用平針繡得很工整,但少了些靈動之感。沈周的畫中,山水線條講究氣韻連貫,你們不妨在針法上再靈活些,讓線條有粗細變化,這樣更能體現出山水的意境。
繡工b:眼睛一亮,連忙請教)先生所言極是,那這色彩方麵呢?我們總覺得配不出那種淡雅又和諧的感覺。
文人雅士:拿起繡工b手中的繡布,仔細端詳)文人畫的色彩追求自然、含蓄,你們看這幾種顏色放在一起,有些過於跳躍了。像唐寅畫中的色彩,常常是用相近色係相互搭配,層次豐富又不失淡雅。比如這綠色葉子,再搭配一些淡青色的過渡,會更顯生動。
【宮束班眾人圍在文人雅士身邊,認真聆聽他的講解,不時點頭表示讚同。】
繡工c:感激地)先生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們之前都沒注意到這些細節。
文人雅士:擺擺手)無妨,刺繡本就是一門需要不斷琢磨的技藝。我家中收藏了一些文人畫稿,若是對你們有用,我可以拿來供你們參考。
【眾人聽了,欣喜不已。】
繡工a:激動地)那真是太好了,先生如此慷慨,我們實在感激不儘!
繡工d:連忙附和)是啊,有了先生的畫稿,我們這次肯定能繡出更好的作品!
【文人雅士笑著與眾人約定,過幾日便將畫稿送來,隨後告辭離開。宮束班眾人滿懷期待,繼續投入到刺繡工作中,心中充滿了信心。】
第六幕:成品驚豔
時間:又過了幾天
地點:繡坊、宮廷後提及)
人物:宮束班眾人、繡坊老板娘
【經過幾天的努力,宮束班眾人終於完成了這批蘇繡作品。一幅幅精美的繡品擺滿了繡坊,眾人圍在一旁,眼中滿是期待。】
繡工a: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幅花鳥繡品)終於繡完了,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讓老板娘滿意。
繡工b:看著自己繡的山水圖,自信地)我覺得咱們這次肯定行,你看這針法、這色彩,比以往的作品都要好。
【這時,繡坊老板娘走進來,看到這些繡品,眼中閃過驚喜。】
老板娘:拿起一幅繡品,仔細端詳,讚歎道)好,好得很呐!你們這次可真是讓我刮目相看,這針法細膩,色彩清雅,完美地呈現出了“畫繡合一”的韻味。這花鳥栩栩如生,山水意境悠遠,簡直跟真的畫一樣!
【眾人聽了老板娘的誇讚,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繡工c:笑著說)多虧了大家一起努力,還有那位文人雅士的指點,不然我們也繡不出這麼好的作品。
繡工d:點頭讚同)是啊,這幾天大家都辛苦了,不過看到這成品,一切都值了。
【這批蘇繡很快被送到了宮廷,成為了宮廷貢品。精美的蘇繡在宮廷中引起了轟動,深受皇室成員和貴族們的喜愛。】
【消息傳到民間,蘇州城的百姓們紛紛對宮束班的蘇繡讚不絕口,不少文人雅士也慕名前來,想要收藏他們的作品。】
【宮束班也因此聲名遠揚,成為了蘇州城裡最有名的繡工團體,他們的蘇繡技藝也在民間流傳開來,吸引了更多人學習和傳承這門古老的藝術。】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