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與師妹交換眼神,彼此都看出對方心動,卻未立即應允:"承蒙太子厚愛,但此事還容我們商議再定。
"
嬴天衡大笑:"這有何難?若決意相隨,隨時尋我便是。
既是知己,何必客套?"
荊軻聞言甚是感佩,連連致謝。
在場眾人皆心知肚明,這對師兄妹終將投入嬴天衡麾下。
韓非暗笑:看來公孫姑娘終究難逃殿下掌心。
忽聽荊軻疑惑道:"衛莊兄為何總盯著在下?"
他險些懷疑這位鬼穀傳人是否有特殊癖好。
不過轉念便知,衛莊向來熱衷與強者切磋。
隻是嬴天衡實力太過駭人,與其交手反倒無趣。
韓非搖晃著酒杯,咧嘴笑道:“荊軻兄莫要在意,衛莊兄就是這般性子,見著高手便要討教幾分。
上次與殿下比試時也是這般...”
“嗯?”
衛莊冷眼掃過韓非,劍眉微挑:“你的劍術尚可,來戰。
”
"這..."
"衛莊兄素來如此直率?"
眾人齊聲應道:"自然!"
荊軻啞然失笑:"也罷,單飲酒確實無趣,不如與衛莊兄切磋助興!"
他抄起案幾上的殘虹,身形一閃已至庭院中央。
"請賜教。
"
"正合我意。
"
衛莊眸光驟亮,鯊齒在鞘中嗡鳴。
他大步流星衝向前去,黑袍獵獵作響。
荊軻不敢怠慢,殘虹先發製人。
衛莊足尖輕點,左手拇指一頂劍鍔,鯊齒出鞘的寒光刺得公孫麗姬偏過頭去,纖指不自覺絞緊了衣袖。
鐺!
雙劍相擊的脆響劃破夜空,淩厲劍氣四溢。
劍影交錯間,兩道身影倏分乍合。
殘虹在空中劃出猩紅弧線,劍鋒未至,鋒芒已沁人肌骨。
"好劍法。
"
衛莊神情淡漠,右腕輕轉間鯊齒如毒蛇吐信般電射而出。
他心中暢快淋漓——這樣乾脆利落的對決才痛快。
哪像與嬴天衡交手時,既要應付連綿不絕的攻勢,還要忍受喋喋不休的廢話。
錚!
劍尖相抵迸濺的火星照亮了眾人驚愕的麵容。
殘虹在鯊齒壓迫下發出哀鳴,荊軻虎口已然滲出血絲。
公孫麗姬不自覺地環抱雙臂,淩厲的劍氣讓她如墜冰窟。
劍客對決向來凶險萬分,瞬息間便分生死。
真正的高手出劍時,那森然劍意足令人毛骨悚然。
荊軻自幼與師兄一同拜在公孫羽門下習劍,天資卓絕又勤學不輟,能有今日這般爐火純青的劍術實屬應當。
可衛莊年歲看似比荊軻更小,劍術造詣卻已臻至化境,更參透了玄妙劍意——這便是鬼穀傳人的驚人之處!
劍意領悟何其艱難,縱是江湖一流劍客,能窺其門徑者萬中無一。
但凡悟得劍意者,皆可問鼎當世絕頂高手之列。
當年荊軻機緣巧合悟出劍意時,公孫羽曾讚歎其為十年難遇的劍道奇才。
而眼前這位衛莊……
果然不負鬼穀盛名!
公孫麗姬凝眸緊盯著場中交鋒,纖纖玉指不自覺地絞緊衣袖。
她清楚師兄略遜一籌,縱是切磋較量,刀劍無眼難免損傷。
這個總愛傻笑的師兄自幼待她如親妹,怎忍心見他受傷?
錚錚錚——
寒光在方寸之地激蕩交鳴,四溢的劍氣在地上刻出道道深痕。
數十次兵刃相擊後,衛莊眼中戰意愈發熾烈,荊軻卻覺虎口發麻。
他眉峰一蹙倏然退步,腕間輕振便有三道開山裂石的劍氣破空而去。
颯!
鯊齒劍光如遊龍擺尾,淩空擊碎襲來的劍氣。
衛莊玄色衣袍翻卷如雲,反手一劍快若驚雷。
劍影模糊的刹那,鬼穀劍法獨有的玄奧意境籠罩全場,竟令荊軻神思微滯。
待他回神時,冰冷劍尖已抵至心口。
電光火石間,荊軻突然朗聲笑道:"衛莊兄看招——"
"十步一殺!"
這是他將畢生所學凝練而成的殺招,十步之內鬼神難逃!
先前"驚天十八劍"既已落敗,唯有用這搏命之技。
不過荊軻刻意偏開要害,即便得手也僅傷皮肉。
"師兄!"
公孫麗姬的驚呼聲中,衛莊的劍鋒在刺破衣衫前驀然靜止。
而荊軻的殘虹劍,正牢牢卡在鯊齒劍特有的鋸齒之間。
望著胸前寒芒吞吐的劍尖,荊軻額角沁出細密汗珠。
鏘——
長劍歸鞘聲清越悠長。
"尚可一戰。
"衛莊轉身時大氅揚起淩厲的弧度,"不過,勝者是我。
"
荊軻收劍拱手,灑脫笑道:"甘拜下風。
"
“敗給鬼穀弟子,我心服口服!”
切磋落敗的荊軻並未沮喪。
能與衛莊這樣的高手過招,反而讓他受益匪淺,甚至萌生了在此常住的心思。
這裡有醇香美酒、知心摯友,還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拋開世俗紛擾,豈不快哉?
兩人重新入座,荊軻按捺不住好奇:“衛莊兄,適才韓兄提及你曾與殿下切磋,不知勝負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荊軻看來,嬴天衡不過弱冠之年,縱使天賦異稟,也難敵衛莊之威。
衛莊聞言神色微變,沉聲道:“奉勸你莫要自取其辱,否則必將抱憾終身。
”
荊軻反而來了興致,打趣道:“莫非連你都甘拜下風?”
衛莊鄭重點頭:“他僅用一招便勝我,但...”那場戰鬥的回憶令他至今心緒難平。
“殿下竟有如此實力?”荊軻與師妹不約而同望向嬴天衡。
能以這般年紀步入宗師之境已屬難得,雖不及鬼穀傳人衛莊,但聽聞嬴天衡能一招製勝,仍令他們震驚不已。
荊軻將信將疑道:“不知殿下可否賜教?”
嬴天衡輕笑:“令師乃衛國第一劍師,公孫將軍的高徒何須他人指點?”
“師尊傳授驚天十八劍時曾說,劍乃劍客的生命,心誌至堅者可駕馭萬劍,隻是...”荊軻若有所思。
清風掠過柳枝,正如公孫羽不會料到弟子能自創十步一殺這等絕技——畢竟其劍道更適合戰場搏殺。
嬴天衡凝視著他:“每個劍客都需守護之道。
你可知手中之劍為何而戰?”見荊軻陷入沉思,又道:“不必急於求索答案。
待真正明悟那日,你的劍自當所向披靡。
”
荊軻醉心於劍術,卻對驚天十八劍與十步一殺這類剛猛招式毫無興趣。
他向往自在逍遙,可手中之劍偏不如他所願。
“古語有雲,劍分三等——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你可明白?”嬴天衡再度發問。
“略知一二。
庶人劍乃凡夫之劍,諸侯劍為君王之器,天子劍……許是周天子所用?”荊軻撓了撓頭答道。
公孫麗姬悄然扶額。
在座如韓非者皆是飽學之士,荊軻竟對莊子《說劍》這般粗知皮毛,著實令人汗顏。
堂堂劍客,豈能如此?
韓非輕叩案幾,娓娓道來:“昔年趙文王癡迷劍術,宮中劍客逾三千之眾。
其時諸侯虎視眈眈,趙王卻荒廢朝政。
太子遂請來道家祖師莊周勸諫,方有《說劍》之典。
”
“莊子言有三劍,恰如劍道三重境。
”
“其一天子劍——以燕溪石城為鋒,泰山為鍔,晉衛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鋏;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恒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劍上決浮雲,下絕地紀,出則匡諸侯,天下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