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沒事,"江天昊分析道,"他以前是妙妙小姨夫,現在娶了田老師。
既然是私事,八成和妙妙有關。
"
走出教學樓,唐元明簡要說明了來意。
王宣這才明白事情原委,倒覺得理所當然——若沒有他幫忙,林妙妙恐怕真要遇到麻煩。
兩人來到校外的飲品店。
推門瞬間,王宣腦海中響起係統提示音。
他默念"簽到"後暫時無暇查看獎勵,因為眼前出現了兩張熟悉的麵孔——林大為和王勝男正等候多時。
這場景讓王宣莫名聯想到"見家長"的橋段。
他暗自揣測:按時間推算,王勝男此刻該不會已經懷上林夠夠了吧?
唐元明介紹道:"姐,姐夫,這位就是王宣同學。
你們慢慢聊,彆耽誤他上課。
"說話間遞了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王勝男連忙說:"辛苦你了元明,你先去忙吧,彆擔心,我們就是有點小事想跟王宣同學聊聊。
"
等唐元明離開後,王宣彬彬有禮地說:"叔叔阿姨好,請坐。
"
兩人愣了一下,在對麵的座位坐下。
林大為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但也沒多想,開口道:"不知道你喜歡喝什麼,我們就給你點了杯果汁。
要是不合口味可以再點彆的..."
"不用了,這個挺好的。
"王宣隨意地回答。
"我是林妙妙的爸爸林大為,這是她媽媽王勝男。
剛才唐老師應該跟你說過我們找你的原因吧?"林大為原本來勢洶洶要興師問罪,但聽說今天學校裡發生的事後收斂了些。
見到王宣後,不得不承認這小夥子確實很帥氣,說不定不是他招惹自己女兒,還是先問清楚比較好。
王宣微笑說:"其實我本來打算周末去拜訪叔叔阿姨,親自跟你們說這件事。
在我看來,要是妙妙繼續這樣下去,會埋沒了她的天賦。
隻是沒想到這麼快就見到二位了。
"
夫妻倆對視一眼,這些情況他們完全不知道。
王勝男忍不住問:"王宣同學,我聽說妙妙想參加藝考是你出的主意?"
王宣點點頭。
王勝男急切地問:"可藝考都是從小培養的,我們從來沒往這方麵想過,也不覺得她適合這條路。
她的成績你也知道,如果再分心,恐怕連本科都考不上。
我特彆想知道,你為什麼覺得妙妙可以?"
林大為見妻子太著急,輕輕拍了拍她,客氣地說:"你王阿姨一直希望妙妙能上大學,所以對這個事比較著急,希望你能理解。
"
王宣點頭道:"我理解,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
"
林大為聽著這話總覺得不太對勁,但也沒多想,繼續說:"今天我們就是想聽聽你的建議,了解你的想法。
而且妙妙對這事態度很認真。
"
王宣抿了一口果汁,慢悠悠地問道"叔,嬸兒,你們是不是覺得幫孩子安排好一切,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教導他們,就是不讓他們走彎路的正確方法?"
王勝男立刻接話"當爹媽的想讓孩子少吃苦頭,把自己的經驗教給他們,這有什麼不對?"
王宣沒直接回答,轉頭看向林大為"叔,您也是這個意思?"
林大偉點點頭表示認同。
王宣輕笑一聲"說實話,這種想法在咱們國家太普遍了,從古到今都這樣。
倒不是說這麼做不對,但確實有不少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見兩人都認真聽著,王宣接著說"說到底這是教育觀念的事兒。
家長在傳授經驗的同時,其實已經給孩子規劃好了人生道路。
這很正常,但我個人覺得這種做法不太合適。
"
"怎麼就不合適了?"王勝男不服氣地說,"我們都是為了妙妙好,哪個當父母的不想讓孩子少走彎路?"
王宣解釋道"我的成長環境和妙妙不一樣。
從小家裡就教育我要明白錢的重要性。
雖然這麼說顯得俗氣,但現實就是這樣——錢不是萬能的,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就拿妙妙上的學校來說,一年的學費頂得上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
"叔,嬸兒,我接下來說的話可能不太中聽,你們彆往心裡去。
"王宣先打了個招呼。
兩人點點頭,等著聽他要說什麼。
"我剛才說了,不太讚同父母把自己的經驗強加給孩子。
現在社會表麵上都在提倡奉獻精神,好像談錢就俗氣。
可誰能否認,這個社會衡量成功的標準,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你有多少錢。
"
"窮人為什麼難翻身?因為他們的父母在競爭中已經輸了,能傳授的經驗大多都是錯的。
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思維就固化了,這對將來的發展影響太大了。
"
"比如說,我花幾塊錢就能讓彆人的寶貝兒子扛著水桶爬十層樓;五百塊就能讓父母捧在手心裡養大的閨女陪我喝一晚上酒;五千塊足以讓一個滿懷理想的大學畢業生在無聊的崗位上虛度一個月光陰;要是拿出五萬塊,甚至能救回一條人命。
"
"叔叔阿姨,現在您二位還堅信自己的經驗一定對孩子好嗎?其實很多家長都和你們一樣,本是好心卻辦了壞事。
"
林大為和王勝男被王宣說得啞口無言,想辯解又找不出話來。
還是林大為先反應過來:"王宣同學,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你也承認你和妙妙成長環境不同,你的方法未必適合妙妙吧?"
"叔叔說得對。
不過雖然家庭環境不同,但有些經驗是相通的。
有錢人未必比窮人聰明,隻是思維方式不同。
像我父母從小就不太在意我的成績,因為他們明白再聰明的人掌握的知識也有限,關鍵是要學會用人,善於發現彆人的長處。
"
"可普通家庭的父母呢?雖然嘴上不說,但日常行為早就暴露了真實想法。
多數家長隻盼著孩子學門手藝將來能糊口,從小鼓勵孩子創業打拚的家長實在太少了。
"
王勝男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
但我了解自己女兒,她確實不適合參加藝考。
"
"王阿姨,我懂您的顧慮。
您是擔心妙妙走這條路前途難料吧?既然您說了解妙妙,那您應該清楚她不是讀書的料。
就算按您說的努力學習,我看她最多也就考個二本——這還是在她自己願意用功的前提下。
"
王勝男不服氣地反駁:"要是按我的方法來,妙妙肯定能考上一本!"
王宣沒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轉而笑著說:"就算這樣,妙妙將來的發展空間其實也不大。
她學的是文科,能選的無非就是國際貿易、工商管理、新聞、教師,或者公司裡的文職、策劃、人事這些。
喜歡歡喜:做宋倩背後的男人,推請大家收藏:()歡喜:做宋倩背後的男人,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