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矩陣如同為地球文明鑄造了一麵堅盾,但王也與聯盟高層深知,在廣袤而殘酷的星海中,僅靠防禦無法贏得生存,更無法贏得未來。尤其是麵對“肅正者”這種擁有高度機動性和空間技術的敵人,一支能夠主動出擊、爭奪製天權、甚至能將戰火引向敵人疆域的星際艦隊,是必不可少的“利矛”。
在“盤古”計劃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一項代號為“星槎”的龐大太空艦隊建設計劃,也在絕密狀態下全速啟動。其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支具備跨行星係作戰能力、融合了尖端科技與無上玄法的地球聯合艦隊。
“星槎”計劃的設計核心,並非簡單模仿格倫塔或“肅正者”的科技路線,而是走一條獨特的“融科入玄,道法為核”的路線。總設計師由王也親自擔任,艾琳娜、玄誠子、以及來自全球的各領域頂尖專家組成核心設計團隊。
設計理念基於幾點共識:
1.能量至上:宇宙戰爭的本質是能量的掌控與運用。艦隊必須以更高效、更本源的能源為核心。
2.維度優勢:單純比拚科技水平,地球短期內難以超越“肅正者”。必須發揮修真文明在法則層麵和多維感知上的獨特優勢,實現“不對稱”對抗。
3.靈活與韌性:艦隊需要兼具科技的精準高效與修真體係的應變與成長潛力。
基於此,第一代星際戰艦的藍圖被精心勾勒出來。
“星槎”計劃下的艦隊,並非單一艦種,而是一個功能互補的體係:
·“燭龍”級偵察突擊艦輕型):
·定位:艦隊耳目,高速斥候,遊擊尖兵。
·技術特征:借鑒“元初號”的成功經驗並大幅優化。艦體更小長約30米),大量使用從“肅正者”殘骸中逆向得到的光學迷彩與靈能波動隱匿技術,結合道門“障眼法”與“遁形符”,使其具備極佳的隱身性能。裝備超靈敏的“千裡眼順風耳”複合傳感器陣列。武器係統主要為高速靈能機炮和“無影針”微型導彈,附帶破法與精神乾擾,強調瞬間爆發與快速脫離。
·核心陣法:“小諸天星辰遁法”、“他心通感應陣”。
·“麒麟”級驅逐艦中型):
·定位:艦隊中堅,多功能主力,防禦支柱。
·技術特征:艦長150米,是艦隊中數量最多的艦種。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任務快速更換武器或功能模塊。防禦係統為強化版的“五行輪轉護壁”。主武器為一座可發射多種能量屬性光束,破邪、冰凍、瓦解的“混元一氣炮”,以及數座速射靈能脈衝炮。可搭載數架小型突擊艇或無人機。
·核心陣法:“五行生克大陣”、“北鬥七星聚靈陣”,為武器和護盾提供持續能量。
·“鯤鵬”級巡洋艦重型):
·定位:火力平台,區域壓製,小型艦隊旗艦。
·技術特征:艦長超過300米,擁有厚重裝甲和強大的護盾。最顯著的特征是艦首那座巨大的、結合了格倫塔電磁軌道炮技術與修真界“番天印”理念的“撼星錘”超級重炮,一炮之威足以撕裂小型隕星。側舷分布著密集的導彈發射井和能量炮塔。具備較強的艦隊指揮和電子戰道法乾擾能力。
·核心陣法:“不動明王金剛陣”極致防禦)、“周天星鬥禁法”大範圍空間乾擾)。
·“玄武”級戰列艦旗艦級):
·定位:移動堡壘,艦隊核心,戰略威懾。
·技術特征:艦長達到驚人的800米,是地球工程學的奇跡。其防禦係統空前強大,除了“五行輪轉護壁”的終極形態,還首次嘗試應用了部分從“肅正者”活性金屬中解析出的“自適應納米修複機器人”技術,能實時修複損傷。武器係統包括多門“撼星錘”次級變體、超大功率的“混元一氣炮”,以及正在研發中的、基於空間壓縮技術的“袖裡乾坤”空間撕裂器試驗型)。艦內設有大型道宮,可供高階修士修煉和施展大型聯合道法。
·核心陣法:“兩儀微塵陣”攻防一體,化微塵為宇宙)、“萬仙陣”簡化版彙聚全艦修士之力)。
·“鳳凰”級航空母艦特殊):
·定位:艦載機平台,遠程打擊,支援中樞。
·技術特征:擁有巨大的飛行甲板和機庫,主要戰力來源於其搭載的各式有人無人戰機、轟炸機、偵察機。這些小型飛行器大量運用了“燭龍”級的隱匿和突擊技術。母艦本身防禦較強,但攻擊性武器較少,專注於指揮、後勤支援和釋放回收艦載機。艦載機聯隊可執行偵察、騷擾、飽和攻擊乃至自殺式襲擊等多種任務。
·核心陣法:“百鳥朝鳳陣”增強艦載機協同與能量恢複)、“涅盤重生係統”緊急修複核心區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藍圖既定,一場規模空前的建造狂潮在全球幾個絕密太空船塢中掀起。
·月球軌道,“廣寒宮”船塢:利用月球低重力環境和豐富礦藏,主要生產“燭龍”級和“麒麟”級艦船。巨大的3d靈能打印裝置在真空中勾勒出艦船骨架,工程機器人如同工蟻般忙碌,將一塊塊預製好的、蝕刻著符文的裝甲板焊接上去。
·拉格朗日點,“天工坊”空間站:這裡是“鯤鵬”級和“玄武”級的誕生地。空間站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工廠,內部擁有模擬重力環境。來自地球的預製部件在這裡進行總裝,最核心的陣法銘刻和能量係統激活,則由隨艦的高階陣法師和工程師團隊在絕對無塵、隔絕乾擾的密室中完成。
·地球同步軌道,“蓬萊”巨型船塢:專門用於建造體型最為龐大的“鳳凰”級航空母艦。其規模堪比一座小型城市,無數工程船如同螢火蟲般環繞其飛行。
資源如同洪流般彙入這些船塢。提煉自小行星的稀有金屬,經過丹爐真火淬煉的靈性材料,刻畫著億萬符文的芯片,以及從“肅正者”殘骸中逆向得到的部分零部件……所有的一切,都在為打造這支星空艦隊而服務。
艦隊的建設,不僅僅是造艦,更是人才的培養。一座座“星海軍官學院”和“星空修士培訓基地”在地球和月球基地建立。
未來的艦長和軍官們,不僅需要學習複雜的艦船操作、星際導航、空間戰術,還需要修煉特定的精神法門,以更好地與艦載ai和靈能係統協同。
飛行員們在高擬真的全息靈境中,進行著苛刻的失重環境下的狗鬥和突擊訓練。
而隨艦的修真者們,則需要學習如何在太空環境中有效施展道法,如何將自身真元與戰艦能量係統結合,如何應對虛空中的各種詭異能量和精神侵蝕。
這是一支全新的軍隊,它要求它的成員既是科學家、工程師、戰士,也必須是探索者和修行者。
王也的身影,不時出現在各大船塢和培訓基地。他不僅檢查進度,解決技術難題,更重要的,是為這些即將誕生的鋼鐵巨獸,注入一絲“靈性”與“道韻”。
他在“玄武”級的核心龍骨上,刻下承載“堅韌”與“守護”道韻的符文。
他在“燭龍”級的引擎噴射口,留下蘊含“迅捷”與“隱匿”法則的烙印。
他在“鳳凰”級的指揮中心,布下能凝聚士氣、穩定心神的“清心寧神大陣”。
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卻使得地球艦隊從一開始,就與冰冷純粹的科技造物有了本質區彆,它們更像是擁有部分生命特質和成長潛力的“法寶”集群。
數月之後,第一批“燭龍”級與“麒麟”級戰艦緩緩駛出船塢,在近地軌道編組成型。它們流線型的艦體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與符文交織的冷冽光澤,如同初生的幼龍,雖未經曆戰火洗禮,卻已展露出鋒利的爪牙。
王也懸浮於昆侖號的觀測台,凝視著這支初具雛形的艦隊,眼中沒有絲毫放鬆。
“盾已立,矛已鑄。”他低聲自語,“接下來,就是等待……以及,主動去尋找破局的機會了。”
喜歡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請大家收藏:()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