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資源開采與精煉工廠_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618章 資源開采與精煉工廠

第618章 資源開采與精煉工廠(1 / 1)

“長城”計劃的十二座基石要塞如同定海神針,穩住了小行星帶的防禦骨架;“不周山”號移動堡壘的誕生,則為這片區域注入了強大的機動作戰能力。然而,支撐這一切宏偉藍圖運轉的,是近乎無底洞般的資源消耗。無論是要塞的持續建設與維護、堡壘的彈藥與能量補充,還是日益壯大的遊擊艦隊日常運作,都對金屬、稀土、水冰、氦3以及蘊含特殊能量的靈材有著永不滿足的需求。

若全部依賴從地球或火星長途運輸,其成本之高、風險之大,足以拖垮整個防禦體係。瓦西裡耶夫上將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們的‘長城’不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它必須擁有自己的‘血脈’和‘筋骨’——一套紮根於小行星帶本土、高效而堅韌的資源開采與精煉體係。”

於是,在軍事要塞的藍色光點之間,另一類代表著工業與後勤的綠色光點,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小行星帶的星圖上被點亮。它們共同構成了“長城”計劃不可或缺的生命線——“深空工坊”計劃。

“深空工坊”的選址邏輯,與軍事要塞既有重疊,又各有側重。首要目標是資源富集度。

“伏羲”係統結合前期勘探數據,繪製出了小行星帶的“資源圖譜”。富含鐵、鎳、鈷等基礎金屬的型小行星集群,被標記為“鐵穀”;蘊含大量水冰和揮發物的c型小行星帶,被稱為“冰原”;而那些探測到異常能量反應,可能出產可用於符文刻畫或法寶煉製的特殊晶體或靈材的區域,則被謹慎地標注為“靈髓礦脈”。

然而,資源富集區往往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更容易暴露。因此,選址必須在富集度與相對安全性之間做出權衡。

最終確定的方案是“分散布局,功能互補”:

型小行星富集區。這裡光照稍好,太陽能補充效率更高,且距離火星基地較近,便於技術支持和緊急救援。此處將建立數個大型金屬開采與初步冶煉基地,產出標準金屬錠,作為建設材料的主供應源。

“源泉”集群隱藏在小行星帶中部一片巨大的c型小行星碎片雲中。這裡位置隱蔽,且水冰儲量驚人。水,不僅是生命之源,電解產生的氫和氧更是重要的推進劑和能源媒介。這裡的工廠主要負責生產淡水、液氧、液氫,並為整個小行星帶防禦網絡提供“呼吸”和“血液”。

“靈焰”工坊位置最為隱秘,通常依附於某個大型軍事要塞如“龍首崖”或“鐵壁”,或設置在環境極其惡劣、引力複雜的特殊小行星上。這些工坊規模較小,但技術含量最高,專門負責開采和初步處理那些蘊含特殊能量的靈材,用於製造高階符文、陣法核心乃至法寶構件。

與軍事要塞需要大量駐軍不同,“深空工坊”的建設核心是高度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一艘艘經過改裝的“工蟻”級自動化工程母艦,承載著模塊化的基地核心艙、大型鑽探設備、機械臂和成群的無人采礦機、運輸艇,悄無聲息地抵達預定坐標。

在“鐵砧07”號資源星上,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工程母艦首先釋放出巨大的合金錨索,牢牢抓住小行星表麵。隨後,如同種子發芽般,模塊化的基地核心艙被精準投放到預定位置,自動展開,形成最初的生命維持、能源和控製中心。這個核心艙本身就是一個堅固的堡壘,配備了基本的防禦武器和強大的通訊陣列。

艙門打開,數以百計的“礦蟻iv型”無人采礦機蜂擁而出。這些靈活的機器人根據預設程序,或利用高能激光破碎岩層,或使用物理鑽頭進行精準開采。它們將采集到的礦石裝入自身的貨艙,然後按照“伏羲”子係統規劃的最優路徑,運回基地的原料堆放區。

基地的核心建築,是一座大型的太空冶煉廠。它並非傳統高爐的簡單複製品,而是結合了等離子電弧熔煉、真空蒸餾以及符文輔助技術的複合裝置。

冶煉廠頂部布設著大型的“聚炎陣”和“導靈符文板”,如同向日葵般儘可能收集稀薄的太陽能和宇宙輻射能,轉化為熱能或直接引導至熔煉區,顯著降低了聚變能源的消耗。

在熔融的金屬液流入鑄造模具前,會流經一段刻滿了“祛雜”、“凝心”、“固本”等基礎符文陣列的導流槽。這些符文閃耀著微光,以其獨特的場效應,輔助分離熔融金屬中的雜質,微調金屬的內部晶格結構,使其出爐時的純度與品質遠超傳統冶煉方式。

最終,赤紅的金屬液被導入標準化的模具,冷卻成型為一塊塊規格統一、表麵隱約流動著符文微光的金屬錠。這些“符文基礎錠”在後續的加工中,能更好地與各種能量場兼容,無論是用於建造要塞裝甲,還是製造艦船龍骨,都具有更優異的性能。

在“源泉03”水冰開采基地,景象則有所不同。大型鑽探平台直接建立在厚厚的冰層上,深入冰蓋內部。采集到的水冰被送入封閉的淨化車間,經過多重過濾、蒸餾和符文“清泉陣”的淨化,產出達到飲用標準的純水。一部分純水直接儲存,另一部分則進入電解車間,在高效催化劑和“裂解符文”的輔助下,分解為液氫和液氧,注入特製的低溫儲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最神秘的“靈焰01”工坊,則位於一顆散發著微弱藍光的小行星內部。這裡的開采更為精細,通常由小型化的、加持了“破障”、“凝神”符文的特殊鑽探設備進行。采集到的原礦被送入充滿靈能隔絕材料的靜室,由少數精通煉器學的修士或經過嚴格訓練的技師,借助精密儀器和自身靈覺,進行小心翼翼的分離和初步處理。一塊未經雕琢的“星辰核心碎屑”,或是一捧“虛空塵沙”,在這裡被提取出來,其價值遠超等重的黃金。

一旦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些“深空工坊”便如同人體內無數微小的細胞,開始了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默默工作。

在“鐵砧”集群,無人采礦機日夜不休,將一船船礦石運回,冶煉廠的爐火永不熄滅,標準金屬錠如同流水般產出,被自動打包,由小型拖船集中運往附近的物資中轉站。

在“源泉”集群,液氫和液氧儲罐如同飽滿的乳房,為往來補給的遊擊艦隊和巡邏艇注入新的活力。一艘艘“奶媽”級補給艦,定期從這裡出發,沿著隱秘的航線,將生命之源和動力之源輸送到各個要塞和堡壘。

在“靈焰”工坊,產出的稀有靈材被妥善封裝,由配備了最強隱匿陣法和護衛的高速運輸艇,以最高優先級直接送往火星或地球的最高研究所,或是“不周山”號這樣的核心戰力進行緊急維護和升級。

整個小行星帶,仿佛被注入了一套隱形的、高效運轉的工業血脈。資源從分布各處的“工坊”被提取、精煉,然後沿著規劃好的“血管”—運輸航線,輸送到需要它們的“器官”—要塞、堡壘、艦隊中去。這套體係極大地降低了對外部補給的依賴,使得小行星帶防禦圈具備了長期獨立作戰的潛力。

然而,這條生命線並非絕對安全。帝國的偵察艦雖然難以發現每一個精心隱藏的工坊,但頻繁的運輸活動和能源信號,依然存在暴露的風險。

一次典型的危機發生在“鐵砧12”號冶煉基地。一支帝國的快速偵察小隊,在追蹤一艘受損的地球遊擊艦時,意外捕捉到了“鐵砧12”向外發送的、加密等級稍低的產能報告信號。兩艘“剃刀”級帝國突擊艦隨即脫離編隊,試圖突襲這個看似防禦薄弱的後勤節點。

警報響徹“鐵砧12”的控製中心。基地指揮官並非戰鬥人員,但他沉著應對。所有非必要設備立即進入低功耗靜默狀態,外部防禦炮塔升起,同時,最高等級的求救信號和敵情數據通過備用量子通訊通道,瞬間發送至最近的“龍首崖”要塞和區域遊擊艦隊指揮部。

就在帝國突擊艦開始用精準的火力點射基地的防禦炮塔和推進器,試圖使其癱瘓時,來自“龍首崖”要塞的遠程軌道炮火,如同精準的手術刀,劃破黑暗,在帝國艦艇周圍炸開一團團致命的金屬射流,迫使它們進行規避。與此同時,一支正在附近執行巡邏任務的“影舞”突擊艦分隊,利用其高機動性,從側後方迅速切入戰場,用密集的導彈和靈能脈衝炮對帝國艦艇發動猛攻。

最終,在基地自身防禦、要塞遠程支援和機動部隊快速反應的聯合打擊下,帝國突擊艦被迫帶著損傷撤退。“鐵砧12”基地雖然外部設施受損,但核心功能完好,在工程機器人的搶修下,很快恢複了部分產能。

這次事件凸顯了“深空工坊”體係的脆弱性與韌性並存。它們需要軍事力量的保護,但它們的分散布局和快速通訊能力,也使得敵人難以將其徹底摧毀。每一個工坊,都是一個需要敵人付出代價才能拔除的釘子。

血脈已成,筋骨漸壯

當瓦西裡耶夫在昆侖指揮中心,看著代表資源流的數據線條,在小行星帶星圖上交織成一張越來越密集的網絡,並將物資穩定地輸送到各個防禦節點時,他緊繃的神經終於略微放鬆了一些。

“深空工坊”計劃的成功實施,意味著“長城”不再僅僅是一道靜態的防線。它擁有了自我造血、自我修複、自我成長的能力。來自小行星帶本身的資源,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守護家園的力量。這些沉默的工廠,這些忙碌的機器人,這些在極端環境下堅守的工程師和自動化係統,它們與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一樣,都是地球文明在這場殘酷星河戰爭中,能夠堅持下去的基石。

喜歡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請大家收藏:()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 影視囤貨:從任務中攢夠生存底氣 穿越之我帶著係統混編製 天柱說明書一個穿越者獲七件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