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接連以精妙道術處理了百卉園能量汙染與圖書館古籍湮滅兩大棘手事件後,其“擅長調和能量、處理特異事件”的名聲,在駒王鎮的超自然與學術圈內已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然而,頻繁動用靈覺與真氣處理這些精細事務,雖未傷及根本,卻也讓他深感自身修為的不足——
丹田真氣雖已恢複流轉,卻遠未充盈;
經脈雖暢通無阻,卻仍需溫養拓展;
尤其是對真氣的精微操控與持久力,更需要日複一日的錘煉。
道途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深知此理的李純,在莉雅絲解除了他的靜養禁令後,便將恢複性的日常修煉提上了日程。
他不再滿足於僅僅在庭院中靜坐吐納、溫養真氣,而是開始嘗試進行一些更具主動性、更能錘煉身心、也更符合他道家弟子身份的修煉。
這日清晨,天光微熹,晨露未曦。
李純如同往常一樣早早起身,但他並未留在房中打坐,而是信步來到了庭院之中。經過愛西亞數月來的精心照料與李純自身陣法的不懈滋養,這片庭院早已今非昔比。
草木蔥蘢,靈氣氤氳,薄荷、艾草、萱草、矮鬆等植物長勢極佳,葉片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
在初升朝陽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空氣中彌漫著清新沁人的草木清香與淡淡的靈氣,令人心曠神怡。
他深吸一口清晨純淨而充滿生機的空氣,隻覺丹田內那縷真氣也隨之活潑流轉起來。
他走到庭院中央那片較為平整的空地上,緩緩閉上了雙眼,凝神靜氣,排除雜念。
片刻後,他雙腳不丁不八,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身體微微下沉,雙手緩緩抬起,置於身前,仿佛懷抱虛空。
起手式——太極起勢。
沒有迅疾的動作,沒有淩厲的氣勢。
他的動作極其緩慢、輕柔、連綿不斷,仿佛在水中移動,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與圓融的意味。
雙手劃弧,腳步輕移,重心隨之流轉,如雲似水。
正是道家最為著名的築基拳法——太極拳。
此拳並非用於搏殺爭勝,而是道家導引術、吐納術與技擊術的完美結合,旨在調和陰陽,疏通經絡,強健體魄,凝練精神,乃築基煉己之無上法門。
動作雖緩,卻需意念引領,氣隨形走,內外相合,對真氣的運轉與控製要求極高,正適合他當前恢複與錘煉的需求。
隻見庭院之中,李純身影緩緩移動,一招一式,圓活連貫,如行雲流水。
時而“野馬分鬃”,舒展大方;
時而“白鶴亮翅”,輕盈飄逸;時而“摟膝拗步”,沉穩紮實。
他的呼吸深長細勻,與動作完美配合,吸氣時蓄勁,呼氣時發力,一吞一吐間,仿佛與周圍天地氣息產生了微妙的交融。
隨著拳勢展開,他丹田內的那縷真氣也被悄然引動,並非狂暴奔湧,而是如同溪流般,隨著他的意念與動作,緩緩流遍四肢百骸,溫養著經脈,衝刷著細微的滯澀之處。
他的精神高度集中,意念沉入身體內部,感受著每一絲肌肉的伸縮、每一處關節的轉動、每一縷真氣的流動,進入了一種物我兩忘的“練功態”。
漸漸地,一種奇異的現象開始出現。
以李純緩緩移動的身軀為中心,周圍庭院中那濃鬱的草木靈氣與清晨純淨的朝暉之氣,仿佛受到了某種無形力量的牽引,開始緩緩向他彙聚,如同被溫和的旋渦吸引,融入他的拳勢與呼吸之中,被他悄然煉化,補充著自身的消耗,滋養著真氣。
他的動作看似緩慢無力,實則蘊含著一股“以柔克剛”、“以靜製動”的深沉意境。
周身空氣似乎都因他的拳勢而變得凝練而平靜,地上的塵埃與落葉在他腳邊緩緩盤旋,卻不飛揚,仿佛被一股圓融的力場包裹。
這一切,恰好被習慣早起進行晨間魔力適應性訓練的木場佑鬥看在了眼裡。
木場通常會在清晨於舊校舍後的僻靜樹林中進行劍術練習,今日他結束得稍早,想起李純近日已開始恢複性修煉,便順路來到庭院,想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他剛走進院門,便看到了庭院中央那幅奇異的景象——
李純正以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緩慢而奇特的節奏打著拳法。
那拳法沒有惡魔戰技的爆發力,沒有魔法的光輝,更沒有聖劍的銳氣,卻自有一股圓融一體、和諧自然的韻味,
仿佛與整個庭院的環境、與初升的朝陽、甚至與拂過的微風都融為了一體!
更讓木場驚訝的是,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周圍的自然能量與靈氣,正以一種溫和而有序的方式,向著李純彙聚,被他自然而然地吸納煉化!
這種吸納方式,與惡魔吸收魔力、或騎士修煉聖光截然不同,並非強行掠奪,而更像是……一種共鳴與邀請?
仿佛天地能量自願為其所用!
“這是……什麼修煉法?”
木場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站在院門口,碧色的眼眸中充滿了驚奇與探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沒有出聲打擾,隻是靜靜地觀察著。
作為一名追求劍道極致的“騎士”,木場對能量的感知與操控極為敏銳。
他能看出,李純的每一個動作都絕非隨意,其中蘊含著極其精妙的發力技巧、重心轉換以及對自身氣息的完美控製。
那緩慢的節奏下,隱藏的是對全身肌肉、骨骼、經脈乃至真氣如臂指使的絕對掌控力!
“好奇特的運勁方式……”
“看似柔和,實則根基沉穩,周身一體,毫無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