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食人魔襲擊商業街邊緣的事件,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頭,在超自然研究部內部激起了持續的漣漪。
儘管事件被迅速且妥善地處理,未引起世俗社會的恐慌,但莉雅絲和她的眷屬們心中都清楚,這絕非偶然。
冥界暗流湧動,駒王鎮作為吉蒙裡家的前沿領地,很可能已經成為某些敵對勢力窺探或試探的目標。
加強戒備、提升實力,成為了部團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犒勞會後,部室內的氣氛雖然恢複了往日的節奏,卻多了一份無形的緊迫感。
莉雅絲加強了與家族情報部門的聯絡,木場佑鬥和塔城小貓的巡邏任務變得更加頻繁和細致,朱乃也開始著手優化部室及周邊區域的防禦結界。
所有人都明白,安逸的日子可能即將結束。
而李純,在這次實戰的刺激與莉雅絲的提醒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純粹戰鬥能力上的不足。
他的道術在輔助、探查、環境調和等方麵優勢明顯,
但在應對突發性的、需要瞬間爆發與絕對壓製力的正麵衝突時,確實存在短板。
他不能總是依賴同伴的掩護或僥幸遇到較弱的敵人。
變強,刻不容緩。
他將修煉的重心,悄然轉向了更具實戰威力的方向。
每日的晨練依舊雷打不動,太極拳的修煉錘煉著他的根基、真氣與對身體的掌控;
與木場的基礎劍術切磋,磨練著他的反應與實戰技巧。
但除此之外,他投入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開始係統性地鑽研《基礎道藏》中記載的幾種低階攻擊性法術與一門名為“流光劍影”的入門劍訣。
修煉地點,自然選在了他那處已然靈氣充沛、靜謐安詳的庭院。
這裡布下的“清淨陣”與“斂息陣”經過他持續的溫養與調整,效果愈發顯著,不僅彙聚靈氣的速度加快,其產生的寧靜氣場也更有利於需要高度專注的修煉。
流光劍影的修煉,並非一蹴而就。
此劍訣雖屬入門,卻已脫離基礎劍法的範疇,開始涉及真氣與劍招的初步結合,講究“以氣禦劍,劍化流光”,追求出劍速度與瞬間穿透力的提升。
李純手持那柄由矮鬆枝削製的木劍,在庭院中反複演練劍訣中記載的運勁法門與步法配合。
起初,真氣運轉滯澀,難以順暢灌注劍身,劍速雖快,卻缺乏那種“穿透”的意境。
他並不氣餒,一次次調整呼吸,凝練意念,仔細體會真氣從丹田升起,沿經脈流轉,最終通達指尖、再注入劍身的細微過程。
數日苦練下來,雖未能真正達到“劍化流光”的境界,但他的出劍速度明顯快了幾分,木劍破空時帶起的風聲也越發尖銳,劍尖偶爾能在空氣中點出微弱的氣爆聲。
更重要的是,他對真氣與肢體動作的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修煉的重點,則放在了攻擊性符籙上,尤其是五雷符。
五雷符作為低階符籙中威力較強的一種,繪製難度和真氣消耗都遠非清淨符、安神符可比。
它不僅要求繪製者對符文結構了如指掌,筆觸精準,蘊含“雷意”,
更需要在激發時,能瞬間輸出足夠的真氣,引動符文中蘊含的“雷樞”,溝通天地間遊離的雷霆之氣,方能顯威。
李純盤膝坐在廊下,麵前鋪開黃紙、朱砂。
他屏息凝神,腦海中反複觀想五雷符的完整結構,體會其中象征陰陽激蕩、五行生克的“雷理”。
每一次落筆,都凝聚著心神與真氣,筆走龍蛇,朱砂的軌跡在黃紙上勾勒出玄奧的圖案。
失敗,失敗,還是失敗。
不是符文結構偏差,就是真氣灌注不均,難以在符文中形成穩定的“雷樞”。
繪製成功的符籙,要麼靈光黯淡,激發後隻能冒出一絲電火花;
要麼結構不穩,未等激發就自行潰散。
大量的黃紙和朱砂被消耗,李純的額頭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真氣消耗巨大。
但他心誌堅定,毫不氣餒。
每一次失敗,他都仔細反思問題所在,調整筆勢與真氣輸出的節奏。
《基礎道藏》中關於“製符三要”——“心要靜、氣要純、意要專”的教誨,他反複體悟。
漸漸地,他繪製出的五雷符,符文靈光越來越穩定,蘊含的雷意也愈發清晰。
這一日午後,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
李純再次提筆,凝神繪製五雷符。
他的心神空前專注,呼吸與筆尖的移動完美同步,丹田真氣如涓涓細流,平穩而持續地注入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