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傍晚,部室內的其他成員陸續離開後,莉雅絲叫住了正準備繼續繪製符籙的李純。
“李純,”
莉雅絲的神色帶著一絲屬於部長的認真,
“‘幻妖閣’的魔法結界框架,我初步構思了一個方案。”
“但其中的場景氛圍和能量節點布置,需要你的符咒效果作為核心支撐。”
“我想和你一起實地勘察一下部室後半部分的空間,共同確定結界的最終結構和能量流轉方案。”
李純放下手中的工具道:“好的,部長。”
兩人來到計劃用於打造“幻妖閣”的部室後半區。
這裡原本堆放了一些雜物,空間較大,且有幾根承重柱和隔斷,天然形成了迂回曲折的動線基礎,非常適合改造為沉浸式體驗區。
莉雅絲激活了隨身攜帶的一個小型魔法羅盤,藍色的魔力光束掃描著整個空間,勾勒出三維的能量結構圖。
她指著虛擬投影,紅眸中閃爍著專業的光芒:“我的初步設想是,構建一個多層複合結界。”
“最外層是‘視覺隔絕結界’,確保從外部看不到內部的任何異常,維持神秘感;”
“中間層是‘空間穩固與安全結界’,防止內部特效能量外泄,並確保牆體結構不會因魔法或符咒影響而受損,同時內置應急疏散通道;”
“最內層,也是核心層,是‘環境模擬結界’,它將與你的符咒節點對接,負責放大和穩定你創造的氛圍效果,”
“比如讓‘陰旋符’的風在整個區域循環,讓‘迷障符’的霧氣均勻分布而不凝聚成水珠。”
莉雅絲不僅考慮了效果,更將安全性和隱蔽性放在了重要位置。
他走到一根承重柱旁,用手感知著牆壁的能量傳導性,沉吟道:“部長的結界架構非常完善。”
“關於環境模擬結界與符咒的對接,我有一個想法。”
他指向幾個關鍵的拐角和視覺死角:“這些位置,是氛圍渲染的關鍵點。”
“我可以在這些地方預先埋設‘符基’——一種特製的、能長期穩定存在並作為能量中轉站的靈紋石板。”
“當遊客觸發機關或到達特定位置時,我再遠程激活對應的符籙,能量通過‘符基’放大並融入結界中。”
“這樣既能減少符籙的即時消耗,也能讓效果更持久、更貼合結界環境。”
頓了頓,他補充道:“而且,符咒的能量屬性偏於‘自然’與‘變化’,與魔法結界的‘規則’與‘固定’或許能形成一種奇妙的互補。”
“比如,結界提供穩定的‘場’,而符咒則在這個‘場’內製造動態的‘變’,更能體現東方誌怪中‘虛實相生’的意境。”
莉雅絲認真地思考著李純的建議,紅眸中異彩連連。
她走到李純所指的位置,用手觸摸著牆壁,感受著能量流動的可能性。
“‘符基’作為中轉站……將動態變化融入穩定結界……”
她喃喃自語,隨即抬起頭,眼中充滿了讚賞與興奮,
“李純,你的想法很棒!”
“這確實能解決結界過於‘死板’的問題,讓整個體驗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