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王昊像是換了個人。
每天放學回家,他都一頭紮進自己的房間裡,像個閉關修煉的武林高手,對著電腦屏幕冥思苦想。
他試圖完成那份“不可能的作業”。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得硌牙。王昊很快就發現,自己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
他最初的“研究”方法簡單而粗暴——在網上搜索“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大而無當的關鍵詞。結果,搜索引擎瞬間向他傾倒了數以萬計的信息垃圾。
他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些官方媒體發布的歌功頌德式的行業新聞,或者是一些所謂“專家”寫的、充滿了官樣文章的分析報告。這些文章的共同特點就是,通篇都是“深化改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之類的正確廢話,看了半天,除了讓人昏昏欲睡,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結論。
他試著去翻閱他爸書房裡那些厚得能當板磚用的行業雜誌。可裡麵的內容更是讓他頭大如鬥,滿篇都是他看不懂的技術參數和公式。他感覺自己不像是在做研究,更像是在破譯一本外星文明的天書。
幾天下來,那份名為“宏遠實業未來十年”的文件夾裡,除了幾個複製粘貼來的、不知所雲的網頁鏈接,依舊空空如也。
王昊的雄心壯誌迅速地被現實的骨感消磨殆儘。他開始煩躁、泄氣,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楊老師,是不是真的在耍我玩兒?
這個念頭,不止一次地在他腦海中冒出。
就在王昊的研究陷入絕境,耐心即將告罄的時候,楊明宇的“助攻”,如約而至。
那天下午的自習課上,楊明宇像往常一樣在教室裡巡視。他踱著步子,悄無聲息地走到了王昊的座位旁。王昊正趴在桌子上,對著一張空白的草稿紙發呆,上麵畫滿了毫無意義的塗鴉,像一幅後現代主義的抽象畫,充滿了迷茫與掙紮。
楊明宇輕輕敲了敲他的桌子。
王昊嚇了一跳,猛地抬起頭,像個上課開小差被抓包的小學生。
“報告……進行得怎麼樣了?”
“還……還行吧。”王昊含糊其辭地應付著,臉頰有些發燙。
楊明宇沒有戳穿他的窘迫,隻是笑了笑,然後看似隨意地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折疊起來的便簽紙,放到了王昊的桌上。
“我一個大學同學,現在在國外搞學術研究。前幾天跟他郵件聊天,他提到了幾個他們圈子裡最近比較火的新概念,我覺得挺有意思的,順手記了下來。”楊明宇的語氣雲淡風輕,仿佛這真的隻是一次偶然的分享,“你不是在研究製造業嘛,說不定……能給你一點不一樣的思路。”
說完,他便轉身,繼續巡視其他同學去了,整個過程自然得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
王昊將信將疑地拿起那張便簽紙。紙上,是楊明宇那手飄逸中帶著幾分遒勁的鋼筆字,寫著幾個他從未見過的、奇奇怪怪的英文縮寫和網址。itediaab?”
“fraunt?”
“rapidprototyping?”
下麵還有一個中文的論壇名字和一個id——“機械先驅論壇,id:老頑童”。
這些都是什麼玩意兒?王昊一頭霧水。但他敏銳地感覺到,這可能就是楊老師給他的“錦囊妙計”。他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小心翼翼地將那張便簽紙收進了口袋裡,心裡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苗。
那天晚上,王昊再次坐在了電腦前。這一次,他沒有再去大海撈針,而是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裡,輸入了便簽紙上的第一個網址。
回車鍵按下的瞬間,一個全新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大門。
那是一個全英文的網站,界麵簡潔而充滿科技感。王昊連蒙帶猜,點開了一個標題裡帶著“prograaatter”可編程物質)字樣的項目介紹。網頁加載很慢,撥號上網的連接在奮力地下載著圖片和視頻。
當第一張圖片完全顯示出來時,王昊的眼睛瞬間瞪大了。
那是一張動圖,展示的是一堆小小的、像積木一樣的立方體,在電腦程序的控製下,自動地組合、變形,最終變成了一把扳手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