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外的風景開始飛速倒退。依舊是那條顛簸崎嶇的十八彎山路。
但車廂內的氣氛卻與來時截然不同。現在,車廂裡安靜得有些沉重。
隻有發動機嗡鳴聲,和車輪碾過碎石路麵時發出的“咯吱”聲。
這是一種奇異的沉默。它不尷尬,也不壓抑,每個人都還沉浸在分彆的餘韻中,不願開口打破這份寧靜。
楊明宇坐在最前排,透過後視鏡觀察著自己的學生們。
他看到,幾乎每個人都靠在窗邊眼神放空,怔怔地望著窗外那些一成不變的綠色。他們的臉上,還殘留著離彆時的複雜情緒,有不舍,有感動,有平靜和疲憊。
這短短的一周將他們過往十幾年裡那些理所當然的認知顛覆了。
他不需要說教,也不需要總結。此刻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課堂。
王昊的腳邊,小心翼翼地放著那捆精神抖擻的大蔥和一網兜圓滾滾的土豆。
他低頭看著這兩份“大禮”,內心正上演著一場天人交戰。
“我王昊長這麼大,收過的禮物不是限量版球鞋就是最新款手機,這還是頭一回收到這麼接地氣的。”他心裡嘀咕著,“這玩意兒帶回去怎麼跟我媽交代?說這是我暑期社會實踐的‘戰利品’?我媽怕不是以為我爸破產了,我被發配到鄉下種地去了吧?
當他的目光看向那蔥白上還未乾透的泥土時,送他大蔥的那個靦腆小男孩的臉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他想起了男孩說“這是我家今年種得最好的蔥”時,那雙眼睛裡閃爍的真誠和驕傲。
這捆蔥在菜市場的價簽上可能隻值幾塊錢。
可是在那個男孩的心裡,這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
王昊忽然覺得,這捆蔥連帶著旁邊的土豆沉甸甸的,比他收過的任何一塊名表都有分量。因為那些名表是用錢買來的,而這份禮物是用情意換來的。
他小心翼翼地調整了一下姿勢,生怕把蔥葉子給壓壞了。
不遠處的座位上,趙敏和陳靜正並排坐著,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是攤開手心,靜靜地看著那隻躺在趙敏掌心裡的草編蜻蜓。
那翠綠的草葉已經微微有些發乾,但那栩栩如生的姿態和那兩顆畫龍點睛的紅色漿果,依舊令人難忘。
“陳靜,”趙敏忽然輕聲開口打破了兩人間的沉默,“你說,蘭蘭現在在做什麼?”
陳靜想了想,柔聲回答:“可能……在幫奶奶喂雞,或者,在去山上打豬草的路上吧。”
趙敏的指尖輕輕撫摸著蜻蜓的翅膀,喃喃自語:“我以前總覺得,當醫生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為了不再被人看不起,是為了能賺很多錢,給我媽最好的治療……”
她頓了頓,聲音裡帶上了一絲顫音:“可昨晚,當蘭蘭說想成為我這樣的人時,我忽然覺得……當醫生或許還有彆的意義。它好像……是一種責任。”
小小的蜻蜓承載著一個大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從趙敏的心裡傳遞到了蘭蘭的心裡。而現在,蘭蘭的夢想又反過來讓趙敏自己的夢想變得更加清晰,也更加沉重。
它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奮鬥,而是一份關乎傳承和守護的承諾。
陳靜沒有說話,隻是伸出手輕輕地覆在了趙敏的手上,她能感受到趙敏的手心滾燙滾燙的。
另一邊,張偉正抱著那袋沉甸甸的核桃陷入了沉思。
虎子他爹那句“聽說你們城裡娃讀書費腦子,這個補腦”,一直在他腦子裡循環播放。
“補腦……”張偉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又掂了掂懷裡的核桃,“難道我以前打球那麼莽,就是因為核桃吃少了?”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他自己都覺得有點傻得可愛。
他想起在校運會籃球賽上,自己最後關頭傳出的那個球。在以前他絕對會選擇自己硬上,因為他不相信隊友。可現在,他覺得,相信隊友,利用團隊的力量,才是真正的“聰明”,才是真正的“球商”。
那不僅僅是籃球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智慧。
“看來,回去得讓林天那小子幫我查查,核桃到底怎麼吃才最補腦。是生吃,還是煮著吃,還是……砸開直接糊腦袋上?”
他正胡思亂想著,忽然感覺懷裡的核桃袋子動了一下。他低頭一看,一隻賊兮兮的手正從袋子裡摸出了一個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