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蘇曉蔓而言,父親的那通電話將她打入深淵裡。
這種從雲端跌落泥潭的感覺糟透了。
接下來的幾天,蘇曉蔓度過了她人生中最擰巴的一個周末。
她把自己鎖在房間裡誰也不見。她的小團體打來電話約她去逛街唱k,她也破天荒地拒絕了,理由是“身體不舒服”。
這當然是借口。真實的原因是她沒臉去。
一個在班級綜合評定裡拿了倒數第一的人,有什麼資格再去當那個團體的老大?她甚至能想象到,一旦這個消息傳出去,劉洋和張倩那些人表麵上會安慰她,背地裡還不知會如何嘲笑她。
所謂的圈子,本質上就是慕強的團體。當你不再強大時,你就是第一個被拋棄的。
這個道理蘇曉蔓比誰都懂。
這次考試她嘗到了“弱者”的滋味。
痛苦之餘,荒唐的情緒開始在心底滋生——不甘心。
憑什麼?
憑什麼楊明宇就能把那個破班級搞得鐵板一塊?憑什麼那群土包子就能心甘情願地被他“洗腦”?憑什麼自己就要被那份破表格定義為“倒數第一”?
還有父親,他憑什麼就那麼篤定那個姓楊的老師是對的?
無數個“憑什麼”在她腦子裡嗡嗡作響。
周六的晚上,她破天荒地沒有看美劇,也沒有聽音樂,而是從書包裡拿出了那幾張被她揉得皺巴巴的月考試卷,和讓她顏麵儘失的《綜合評定表》的複印件。
她看著試卷上那些錯題,又看了看評定表上那一連串的“0分”,羞恥感再次湧向她。
但這一次,在羞恥感之下她還看到了一些彆的東西。
她看到了自己因為輕敵而犯下的低級錯誤,看到了自己在團隊貢獻那一欄裡紮眼的空白,看到了楊明宇在評定表末尾寫下的那句評語——“你的聰明,需要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她把頭埋進臂彎裡,開始認真地思考父親和楊明宇說的那些話。
“適應規則,而不是讓規則為你破例。”
“你為這個班級付出過什麼?”
這個周末,對蘇曉蔓來說是一個人的戰爭。
這場戰爭,沒有勝負,隻有煎熬。
……
與蘇曉蔓的煎熬相比,江城的其他人則平靜地度過著這個周末。
周日上午,王昊的父親王建國正在自家彆墅的茶室裡悠閒地品著一壺上好的普洱。
他的對麵,坐著的是江城另一位商界大佬,主營房地產的劉總。
“老王,你聽說了嗎?”劉總呷了一口茶,好似不經意地問道,“城南那塊地好像要提前掛牌了。”
王建國聽了微微一頓:“哦?消息可靠嗎?我怎麼聽說,蘇市長那邊對那個項目的規劃還有不同意見?”
“嗨,什麼不同意見,不就是利益分配沒談攏嘛。”劉總撇了撇嘴壓低了聲音,“我可聽說了,蘇市長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上頭好像有人在查他。”
“查他?”王建國眉頭一挑,“他能有什麼事?這位蘇市長在圈子裡的風評可是出了名的清廉。”
“清廉?”劉總冷笑一聲,“老王啊,你還是太天真了。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你不懂?他屁股底下坐的那個位置,管著全城的土地和城建,那是多大一塊肥肉?他自己不吃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吃,不代表他不會為了政績,在某些程序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想查,誰的屁股能是乾淨的?”
王建國沒有接話,隻是默默地為對方續上了茶水。
官場上的事情遠比商場更複雜,更凶險。他雖然和蘇德東有過幾麵之緣,但深知這種級彆的博弈不是自己能摻和的。
他隻是有些感慨。
想當初,差點就因為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把公司帶進溝裡。幸虧有楊老師提前點撥才懸崖勒馬。
他端起茶杯,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心裡卻莫名地感到了一絲寒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
周一,新的一周開始。
清晨六點半,江城一中的校園廣播準時響起了熟悉的晨間新聞。
食堂裡,學生們睡眼惺忪地排著隊,打著哈欠,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廣播裡的播報。
“下麵播報一則新聞。據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江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蘇xx同誌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這則新聞在“全市環衛工作會議”、“農業科技下鄉”的報道中顯得並不起眼。
大部分學生對這種官場新聞毫無興趣。對他們來說,“副市長”是個模糊的詞彙,其重要性遠不如今天是吃食堂的肉餡包子還是菜餡的包子?
然而,這則新聞在某些特定的圈子裡瞬間引爆了。
王昊聽到那個熟悉的姓氏時,猛地抬起頭。
“臥槽!”他震驚地看向自己的同桌,“我沒聽錯吧?蘇……蘇市長?”
他的同桌是個消息靈通的家夥,此刻已經掏出了手機,飛快地刷新著本地的貼吧。幾秒鐘後,他臉色大變,將手機屏幕轉向王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